分享

这些情况别忽视,小心子宫内膜癌!| 文稿

 安小易说肿瘤 2023-01-10 发布于上海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妇科癌症中位列第二,在部分发达城市,已位列妇科癌症第一。哪些人属于这一癌症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危险信号需要注意呢?

1

未来的妇科第一大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根据最新发布的报告,2016年我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约为7.1万和1.6万。在所有妇科癌症中,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位列第二,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其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在中国,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55 岁,其中70%-75%为绝经后妇女,不过近年来已呈现出患者年轻化的趋势。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20年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我国HPV疫苗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将使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因此在将来,子宫内膜癌预计会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癌症。

2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属于这三类人群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增加。此外,有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初潮早与绝经晚、从未怀孕或生育、有卵巢肿瘤、接受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女性,子宫内膜癌风险也会增加。接受单一雌激素治疗5年以上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增加10-30倍,但如果采用避孕药这类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的话,风险则不会增加。

遗传也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因素之一,患林奇综合征的女性,一生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达60%。林奇综合征相关的内容,欢迎回看我之前发布过的视频。如果想从生活方式上进行预防,可以从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坚持运动做起。

3

哪些危险信号需要注意?

说完了一级预防,我们来说说二级预防,也就是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各种阴道流血,这一症状在肿瘤早期就可能出现。如果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紊乱、月经过量、月经淋漓不尽、阴道异常排液、绝经后阴道流血、下腹疼痛等情况,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如果忽视这些信号,使癌症进展至晚期,可就悔之不及了。

不过,也有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临床上难以发现。有哪些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该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呢?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期介绍。

资料 / 素材

输入

【参考资料】

[1] Zheng, Rongshou,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2022 年版)

[3] 林仲秋. FIGO: 2015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J]. 浙江医学, 2015 (22): 1799-1803.

[4] Amant F, Moerman P, Neven P, et al. Endometrial cancer[J]. The Lancet, 2005, 366(9484): 491-505.

[5] Morice P, Leary A, Creutzberg C, et al. Endometrial cancer[J]. The Lancet, 2016, 387(10023): 1094-1108.

[6] Sorosky J I. Endometrial cancer[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2, 120(2 Part 1): 383-39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