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痉病瘛瘲病总论。瘛瘲者,火也。李今庸,痫证用方

 北京润雨 2023-01-10 发布于辽宁

卷六·解儿难·痉病瘛瘲病总论

  《素问》谓太阳所至为痉,少阳所至为瘛瘲。盖痉者,水也;瘛瘲者,火也;又有寒厥,热厥之论最详。

  后人不分痉、瘛瘲、厥为三病,统言曰惊风痰热,曰角弓反张、曰搐搦、曰抽掣、曰痫、痉、厥。方中行作《痉书》,其或问中所论,亦混瘛瘲而为痉,笼统议论。叶案中治痫、痉、厥最详,而统称痉厥,无瘛瘲之名目,亦混瘛瘲为痉。考之他书,更无分别,前痉病论因之,从时人所易知也。谨按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瘲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瘲也。抽掣搐搦不止者,瘛瘲也。时作时止,止后或数日,或数月复发,发亦不待治而自止者,痫也。四肢冷如冰者,厥也;四肢热如火者,厥也;有时而冷如冰,有时而热如火者,亦厥也。大抵痉、瘛瘲、痫、厥四门,当以寒热虚实辨之。自无差错。仲景刚痉柔痉之论。为伤寒而设,未尝议及瘛瘲病,故总在寒水一门,兼风则有有汗之柔痉,盖寒而实者也;除寒痉外,皆瘛瘲病之实而热者也。湿门则有寒痉有热瘛瘲,有实有虚;热病久耗其液,则成虚热之螈矣。前列小儿本脏自病一条,则虚热也。产后惊风之痉,有寒痉,仲景所云是也;有热瘛瘲,本论所补是也。总之痉病宜用刚而温,瘛瘲病宜用柔而凉。又有痉而兼螈,瘛瘲而兼痉,所谓水极而似火,火极而似水也。至于痫证,亦有虚有实,有留邪在络之客邪,有五不可发汗,即不发汗之辛甘,亦在所当禁也。且伤志过极之脏气,叶案中辨之最详,分别治之可也。瑭因前辈混瘛瘲与痉为一证,故分晰而详论之,以备裁采。

瘛瘲,读音为chì zòng,汉语词语,意思是惊风,痫病,亦泛指手足痉挛


李今庸

四十七、痫证用方
温胆汤加味治风痰阻窍痫证

组方: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8克,竹茹10克,当归10克,炒枳实10克,川芎10克,远志10克,大贝母10克,菖蒲10克,明矾5克
治疗:风痰阻滞,清窍被蒙,症见发病呈间断性,发作前常有头目昏晕,胸闷等。发时随着二声呼叫突然昏仆,牙关紧闭,两眼上翻,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后自行缓解。醒后则遗留头昏、头痛等。事后不清楚其病发过程。
用法:药12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此病非短期可治,当长期服用下列丸药方:当归50克,川芎50克,远志50克,菖蒲50克,明矾50克,陈细茶叶100克。

风引汤治热甚生风痫证
组方:大黄10克,干姜6克,龙骨10克,桂枝10克,甘草8克,牡蛎1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石膏10克。
治疗:热极生风,风扰清窍神明,症见四肢抽搐挛急,牙关紧闭,两眼上翻,目赤,尿黄,脉数等。
用法:药12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痫症:

一.肝风痰浊证:发作前眩晕、头昏。发作前胸闷、乏力。发则突然跌倒,口吐涎沫,神志不清。抽搐,两目上视。苔白腻,脉弦滑。定痫丸

二.肝火痰热证: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而干,咯痰不爽,便秘。发作时昏仆、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三.肝肾阴虚证:发作日久,腰痠,头晕,眼花。五心烦热,记忆力日衰。舌红少苔,脉细数。大定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