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练太极拳如何避免走弯路

 人杰地灵h8p9lk 2023-01-11 发布于湖北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市陈式太极拳小架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陈修文:

习练太极拳如何避免走弯路

内容图片

陈修文在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本报记者 高小豹

“作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我觉得太极拳不仅能提升自身免疫力,还能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大家度过非常时期。”1月4日,市陈式太极拳小架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陈修文说。

陈修文表示,自己坚持数年习练太极拳,不知不觉中,原来“病怏怏”的身体变得灵活强健,精神矍铄。他认为,练好拳要有好的师父引领。找对师父是由太极拳的特点决定的。太极拳讲究内外兼修,习练时不仅有形合,更多的是意、心、力、筋骨之合,是一种感觉和体会。这就要求师父不仅会打拳,还要懂拳,更重要的是能讲出太极拳的行功运劲之迹,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总结表达能力,使习练者能听的懂、找的着感觉。

以单鞭的分掌为例,他表示,自己的师父面对面传授,“右手拽着绳头,眼观左手,徐徐分开,左手仿佛扯一根线”。这些话既生动又贴切,习练者很快能找到感觉。还有,同一个动作,师父对不同的习练者讲解就可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方式不同,师父会因人施教。

“试想,如果没有好的师父,或者仅凭看视频练拳,是要走很多弯路的。”陈修文说。他认为练好拳必须先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拳理,即规律。《拳谱》上讲,“静之则合,动之则分,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要求含胸拔背,开胯扩膝、松肩沉肘。社会上流行着众多拳式套路,归根到底拳理都一样,都讲松沉、阴阳、开合,要求上下相随、全身贯通、随曲就伸、动静相宜、虚实分明,这些讲的都是拳理的运用。习练太极拳,需要先明其理,循其道,才能事半功倍,硕果累累。

他说,练好拳坚持苦练是根本。师父讲的再好,练不到身上也枉然。拳架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用拳理不断规范要求自己躯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肢体比划逐步过度到外三合、内三合的渐进过程,是一个去除肌肉僵劲,筋骨逐渐归位,发挥强大力量的过程。这一过程因人而异或长或短,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只有持之以恒、不间断地习练,才能达到纯真的境界。

“练好拳要做到多听、多看、多想、多悟,结合自己习练的感觉,再用拳理来衡量,得出最优的结论,作为自己改进的方法,只有多悟,行拳才能提升的快。”陈修文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