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改 |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改革的力量——思维导学落地路径解读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1-11 发布于浙江
新课标背景下,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变革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更好实现“双减”的应有目的,同时,在20年课改的实践中,有什么样有效的方法能够通过撬动学习力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变革?特别是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新要求,围绕课堂革命的新路径怎样更好地聚焦思维力、学习力?
我们在广泛的实践中发现,思维导学便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有效路径,也具有了“双减”背景下更加务实的落地智慧。

明确思维导学的内涵
思维导学是明确课堂实践方向的教改导航仪;是推动课标落地实施的师训工具书;是促进卓越教师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是落实减负增效目标的实践方法论。
思维导学是以“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与实施改革为主要内容,以“整体学习、关联学习、选择学习、创造学习、对话学习”五种学习方式变革为重要抓手,以激活、发展、优化思维力,进而提升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为核心诉求,终极目标是全面推动以教师的自我革命、学生的学习革命以及家长的育儿革命为核心的育人方式革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体上,这个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坚持一个基本原则,突出一个基本途径,强调三个核心要素,践行五种主要方式,实现一个首要目标。”

思维导学在学校落地“四要”
思维导学实践的抓手,首先体现在“三导”教学设计上。“三导”即“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向”,其包含六个变量,教师不仅要根据学情和思维导学的要求“设计学习目标、规划实现路径、提炼关键问题”,还要做到“达成学习目标、实施实现路径、解决关键问题”。因此“三导”的核心要义是既要关注“导”的过程,科学合理“设计目标、规划路径、提炼问题”,又要注重落实,关注“导”的结果,确保“达成目标、实施路径、解决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设计和落实“三导”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会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并叙写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实施思维导学的基础,也是实施思维导学的首要步骤和基本功。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和学情,为每个学习任务设计基础性、拓展性、挑战性三个层次的目标。目标要“说得清、看得见、摸得着、有层次、有挑战、有激励”,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跳起来能够摘得到的'桃子’”。
教师在制定“三层目标”时,需要将学习任务进一步细化:
一要盘点知识、二是分析学情、三是目标分类、四是规范编写。一线教师常常在编写目标时使用“了解、理解和掌握”这几个表述不清晰的行为动词。其实,“了解”目标的行为动词可以具体到“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理解”目标的行为动词可以具体到“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掌握”目标的行为动词可以具体到“设计、质疑、撰写、解决、检验、总结、推广、证明等”。
如此,有目标的学习才更具有方向性、时效性。整体来看,基础性目标100%的学生要达到,拓展性学习目标80%以上学生要达到,挑战性目标10%左右学有余力、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完成。
二是要学会规划学习目标的实现路径从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学习全过程入手,有效规划学习目标的实现路径,是实施思维导学的关键。设计实现路径要注意区分其开放性、指向性、有效性和灵活性的不同要求: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课型、不同的学生实现路径不同;对实现不同层次的目标有不同的路径要求,比如基础性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拓展性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挑战性学习目标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完成;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路径,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根据三种目标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课型特点设计实现路径。
三是要学会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提炼关键问题。这是实施思维导学的保证。在问题的转换过程中,要根据目标设计问题,把每一个学习目标转换成关键问题,使学习目标与问题一一对应,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同伴答疑、群体展学、教师点拨等途径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更好地做到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教师按照学科的思维规律指导学生改题、编题,进行高阶思维训练,进而把解决问题当成检验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就会让学生学习的“含金量”更高,“减负”也就会水到渠成。
四是要基于“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向”做好教学设计。这是落实思维导学核心要素重要的一环。需要做好两方面的设计:一是学习目标实现路径的文本化(形象化)表达——设计可见的“学习地图”;二是根据实现路径设计课堂学习流程;同时对课堂学习的“流程、时间、教学活动”作出具体规划,这三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构成了逻辑上的铁三角。目标是基础、是旗帜,没有目标就谈不上路径和问题,目标不合理,路径规划、问题提炼再好也没有用;路径是方法、是手段,是消除一切拦路虎,顺利抵达目标的通道,路径不合理,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就会事倍功半;问题是关键,是要害。有了适切的目标,提炼不出好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胖问题或关键问题,目标也将成为无缘之木。

落实思维导学需要“减”和“变”
了解思维导学的理论建构和落地要求之后,我们就能看到:作为一种改革路径、教学方法,思维导学的核心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促进学生学好。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又想学、又会学”呢?
思维导学的解决策略是“减”和“变”。减,即“减少”课业负担(包括减少机械作业,减少外界压力,减轻精神负担)”;变,即“变革”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变革,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减”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按照“三导”设计,做到目标清晰,路径明确,问题精准;二是通过改变评价方式、改变评价规则,关注学习进步等途径,更重视学习过程,更关注学习进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不是更重视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差距,减少学生的外界压力;三是改变课程实施方式,更加重视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减少学生的精神负担。
“变”则是变革学习方式,我们主张聚焦五种学习方式:
一是整体学习。基于单元(章节、模块)的整体学习、基于概念体系的整体学习和基于现象理解的整体学习。这种“编织知识的大框架”“先见森林再识树木,先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再聚焦关键问题”的整体学习,与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围绕一个个具体知识点展开的教学相比,更容易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对知识点的整体感知,实现书本“由厚变薄”。
二是关联学习。关联学习是指基于概念之间,基于学科之间以及基于知识与社会、生活、科技前沿之间关系的学习方式。关联是一种连接,建立新知与旧知、概念与概念、知识与知识、理想与现实、现实与未来的联系,帮助构建网络,形成结构。关联学习在于前伸后延,求同存异。关联学习最忌讳的就是由“课本教师”到培养“课本学生”的死循环。
三是创造学习。创造学习是基于知识发现、基于改题编题、基于学科思想的学习方式。创造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事实证明,从接受模仿到发现创造,使课堂学习成为创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知识本身的魅力,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就会享受学习的快乐。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创造过程,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思维导学还给出了创造学习的一般流程,即“强化预备知识,创设关联情境,尝试解决问题,归纳形成结论”。
四是对话学习。基于小组学习、师生交流、超越文本的对话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情境,改变被动、单向的教学方式,使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语言,在问与答、给予与获得、相互争论与达成一致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思维导学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彰显对话学习“平等、创生、交往、互动、批判”的特性;强调通过“选拔讲师团、培养学科长、开展'一帮一’”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老师;通过“行为、内容、流程、风貌、写作、效果”等六个方面培养学生展讲能力,使之爱讲、会讲和善讲。思维导学所倡导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材中的人物对话、与文本相关的扩展内容和与潜在研究成果对话”,不仅与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要求一致,而且在内容形式与运用上都有所创新。
五是选择学习。选择学习是基于学习目标、课后练习、自由分组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同伴有效展开合作学习,促进因材施教原则的落实。在选择教学中,应下放选择权,把教材内容取舍、课程进度和课程难度的决定权交给师生;正确理解教学进度的含义,即教学进度的关键不是教到哪里,而是学生学到哪里;确立适合的难度,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练习分层,根据分层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充分理解并应用好这五种学习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链接生活,依据学情,融合教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学习方式的主人,创新应用,培养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这便是以思维导学的方式落实思维导学的主张,以真正激趣、提动力、发展思维力的方式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

以五位一体研课体系撬动教师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思维导学的学校落地,我们也建立了五位一体的研课体系,从而促进学校教研的深度变革。在多年的实践中,思维导学专家组成员,每进一校必进课堂,每次听课,必做系统教研,形成了“研说观评改”的集体研课模型。
研即集体研课。学校实践中的一般流程是:备课组安排研究主题,执教教师按照思维导学的整体要求设计教学方案,组织集体研课:执教教师先汇报研讨课设计思路,备课组教师围绕思维导学课堂教学观察的六个要素提出修改建议,备课组长小结。集体备课结束后,主讲人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说即结构说课。主要包括——说目标设计:目标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分层设计,学生课前完成目标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同学生达成目标的可能比例;说路径规划:实现路径和课堂流程是否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每个目标达成可能需要的时间,拓展性和挑战性目标达成的措施;说问题解决:问题与学习目标是否做到了一一对应,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上课之前,备课组再次集中组织结构说课。根据课堂观察“六要素”,备课组长要求每位教师分别选择一个观察要素做好观察准备——执教教师汇报修改后的教学方案——观察教师或观察小组就各自的观察要素质疑和咨询——执教教师进一步调整、完善思路。
观即全员观课。执教教师上课,观课教师根据课堂观察要素和备课组长布置的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一至两个小组的学生表现,围绕观察要素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观察。观察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特别注意记录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
评即要素评课。要素评课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学校需要建立细致完善的“课堂评价流程”,包括“自评”和“他评”:执教者从实施反差、可复制经验、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四个维度自评,观课者进行相关补充,使教师对课堂的理解逐层深入。整个过程要求必须是“对话式”:数据支持,褒奖进步,建议为主,平等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观察者要说出自己在以后的课堂中如何借鉴被观察者的设计与实施步骤,自己执教时会在哪些方面进行怎样的修改。
改即改进课堂。根据备课组各位观察教师的建议,执教教师认真修改设计方案,然后再在其他同类型班级上同一节课,备课组其他教师按照原先的观察点继续观察,主要观察执教教师改进课,落实备课组建议的情况。
在思维导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六个维度的课堂教学数据观察模型:一是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二是实现路径的规划与实施;三是关键问题的分类与解决;四是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五是多向交流的运用与效果;六是教师点拨的智慧与启迪。
具体实施时,有必要采取轮流分类观察的方法,教师每次围绕一个维度进行观察和评价,下一次观察时再变换角度。这样,一是可以充分观察,做到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相结合;二是可以减小实际观察的难度,提高观察的效度。教师把每一个维度都观察以后,就会对思维导学的设计与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操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在实战中夯实课改行动
有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有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更多可能。我们基于众多学校教改实践,不断改进思维导学的落地方法,总结教师培训经验,提炼教师成长实施路径,先后围绕思维导学的理论与实践、学科建设与教师成长出版了“思维第一”系列丛书,同时也先后在西安、北京、重庆、郑州、杭州、昆明等地以引导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开展思维导学工作坊、高级研修班、特训营等,全面采用“做中学”指导策略,引导教师一起研讨、改进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师一起观察改进的课堂实践、评估课堂得失,从而有效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课堂育人水平。
同时还两次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开展面向未来教师的“特训营”,通过引导式、交互式、体验式学习,实现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师范生提升面向一线教学实践的能力。
这样的“做中学”式手把手指导,总是坚持调动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积极性,落实引导、交互、体验式指导的核心理念和实施策略,以课改的方式推动课改,真正起到了激发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不仅是众多教师身上发生了重要变化,更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享受学、智慧学的根本转变,成就了学校节节攀升的动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努力推进课堂革命,不断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和以生为本的师生观,建构更具科学性的学习模式,探寻更有思维含量的课改路径。
教育人,需要确定一个方向,选择一种路径,执著前行,为教育强国贡献一份主动的力量,为人才强国贡献一份教育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