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都在研究自己

 鱼白书生 2023-01-11 发布于江苏

01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
演员马思纯在消失200天后,再次出现在大众眼前。
她上了吐槽大会,看到她的一瞬间,大家都震惊了:这姑娘怎么胖了这样?
马思纯自爆,因为患上抑郁症,她不得不服药,而服药的最大后果就是会长胖。
而且胖了后,还不可以运动减肥,因为会心悸。
所以,马思纯选择安心吃药,对抗抑郁,至于身材走形,等抑郁康复了,她再来考虑。
哪怕现在的身材,和早先相距甚远,即便很多人还在嫌弃她胖,她依然笑得灿烂:“我不想再被身材左右了,做为演员,下了班后,我就是我自己。”


这句话,简直不能赞同更多。
这个一直和体重外形抗争的女孩,终于不再迷茫了。
她的价值将由她自己界定,外界的声音,再也无法扰乱她的选择。
哲学先驱苏格拉底说过:你要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人生的通用难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认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要解决它,办法只有一个: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
 

02

很多人觉得,认识自己有什么难的?我还不了解我自己吗?
问题在于,你可能从未正确地认识过自己。
为什么了解自己这么难?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教育方式带来的弊端。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我们一味地追求分数,学习理论知识,却忘记了向内探索,先了解自己。
原因二在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活在父母的规划这指导中,他们没有机会探索,没有机会试错犯错,学会成长,自己的人生一直被父母掌控,又谈何了解自己呢?


没有机会了解自己,我们就会面临很多难题和烦恼。
武汉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张沛超指出,我们大多数人的烦恼,都因为不了解自己。
确实,不了解自己,就无法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也不会知道如何做,才能令自己满意。
我们就会处于一个不断做错决策,又不断对自己失望的循环中。
想要了解自己,就必须学会探索自己的内在,搞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此,张沛超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叫《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


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教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和案例分析,提出了如何全方位,正确地了解自己。
张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分享了如何才能认识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全书分为五章,每章的标题分别是从容,自然,自在,自由,新生。
这些字眼对应的内容分别是,认识自己,保护自己,顺应情绪,找到价值,以及面对真我。
不难发现,全书将带领我们从了解自己开始,一步一步探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脆弱和强大,找到自己的价值,最后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活好这一生。
 

03

做为一本心理学书籍,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张教授又将给我们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呢?
在书中,张教授说到: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很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以及自己与人相处的模式就是很好途径。
这个观点,颠覆我们之前的认识,我们总以为,只要针对自己,来摸清自己是什么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
我们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
这个方法也叫人际同心圆。
在一张纸上,画同心圆,把那些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写在最里面一环,稍微远一点的人,写在第二环,以此类推,把跟自己有关联的人都写出来,但是,那些让你爱恨交织的人,就不要写进同心圆了。


写出这些人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跟这个人相似的地方,完全不同的地方,比如,你认为父母强势,兄弟姐妹太软弱,老公内向,闺蜜乐观等。
写完后你才发现,你其实骨子里很像父母,带着强势,但你其实又有点软弱。
如果单纯把自己划为一个强势的人,你就会忽略自己内在的弱小。
碰到问题,你只会想到是强势导致的,其实也许恰好是你的软弱导致的问题。
我们时常会误判自己,因此,通过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画一张同心圆,更能帮助我们全面的认识自己。
《我的内在无穷大》中,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跟他人的关系,简单来说,人际关系分为两种:充电型和耗电型。
充电型意味着我们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能量,我们可以感受到自信、果敢和创造力。
而耗电型关系则会让我们感到疲惫,被怀疑、被否定、失去希望。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人际关系,看看哪些是给我们充电,哪些则是放电。
同时,我们还要明白,人跟人的关系是一直在变的,充电型的关系会变成耗电型,反之,耗电型也会变成充电型。
所以我们始终要带着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际关系,努力把耗电型转变成充电型,同时,巩固那些充电型的人际关系。
 

04

除了搞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界定自己的人际关系,我们还能从书中学会一点:修复自己的情绪。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经常说,控制不了情绪,就控制不了人生。
可见,情绪的力量之大。
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语言。
我们要做的就是透过情绪,听到情绪表达的声音,找到本质原因,修复情绪。
比如你的愤怒,其实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它反应了你的脆弱。
顺应这个情绪的指引,我们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愤怒。
对此,我们可以利用书中给到的情绪解药:亲密和孤独。


亲密感带给我们放松、信任、安全和喜悦,而孤独则相反,孤独让我们感到无助、孤立、不安全,无望等。
亲密和孤独是两种相对的情感,你在亲密时是感受不到孤独的,同样,孤独时的你,也感受不到亲密。
但是,不论在哪种情况下,我们都要保持跟自己的亲密,否则我们会有非常强烈的孤独感。
 保持跟自己的亲密感意味着,我们要聆听并记录情绪,看到情绪。
让自己独自一人,仔细体会情绪背后的原因。
看似孤独的情景,却能帮我们真正安静下来,亲密地陪伴自己,坦诚地面对自己,卸下防备和虚假的面具,让自己呈现本来的样子,接纳那些情绪,当情绪被接纳,我们才不容易陷入牛角尖,才能找到对应的方式,疏解情绪。


诚如书中说的那样:我不会让情绪操控大脑做出冲动的选择,我不会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我能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过的生活和自己想要的幸福。
不得不说,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但是,如果不了解自己,我们又怎知那是什么样的幸福?
我们若没有最大程度地善待自己,向内探索自己,我们很难活好这一生。
周国平说过:“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内心无比清楚自己的方向。”
认识自己很难,好在我们能利用张沛超教授的《我的内在无穷大》,40个方法,助力我们突破认知,换个方向看自己,一切迷雾终将散去,我们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