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心理学:人生的关键时刻,不要输在心态上

 鱼白书生 2023-01-11 发布于江苏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令人哭笑不得。

一位妈妈对着菩萨祈祷,让菩萨保佑女儿考研考到550分。

一边的女儿笑着打趣说考研满分才500分。

妈妈又赶紧虔诚地改口,让菩萨保佑女儿考到450分。

女儿又解释说,考到350分就能过线了。

妈妈气得白了一眼女儿,又给菩萨提出新的愿望。

视频很短,却很典型。

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考试操碎了心,怕考不好,怕自己发挥失常。

历年的高考,都不乏考生进入考场后紧张焦虑,甚至呼吸困难,无法答题。

还有些人,本来学习很优秀,一到关键考试就掉链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伯恩斯坦在《考试心理学:心理素质和考场表现》一书中提出:一个人的压力水平影响考试表现。

想要在考试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就要学会把压力调节到最合适的状态。

01 你的心理素质会影响你的考场表现

人生处处有考场。

学生时代,各种考试多如牛毛。

成人后,考试也是家常便饭。

考驾照、考职称,考资格证书,考才艺证书,考试无处不在。

我们都渴望在考试中表现出色,逢考必过,但横亘其中的鸿沟就是:压力。

压力是一种心理负担或苛求。

压力不大时,问题也不到,适度的压力还能促进我们的表现。

但很多人一进考场,压力就超标了,感到特别紧张,身体也会出现不适感,发抖发冷,浑身无力。

这种,我们的表现就会不好,达不到最佳水平。

心理学家提出一个理论叫耶克斯-多德森曲线,当压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时,人的效能就会随之降低,过大的压力会让我们丧失最佳发挥。

如何控制压力大小,就看每个人的心理素质。

察觉压力并控制住压力。

考试的结果,不仅跟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有关,也跟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那些心理素质好的人更容易在考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02 管理身体、思维和精神

进入考场后,我们普遍会感到紧张和压力。

压力来源三方面,一是我们对未知考题的畏惧,二是对自己水平的不确定性,三是我们对这场考试抱有的期望值。

这时,每个人应对的方式都不同。

心理素质好的人,懂得客观分析,面对压力,调节自己的身体、思维和精神状态,让自己用最好的心态,应对考试。

本.伯恩斯坦研究了众多考试高手的临场表现,总结了以下经验:

通过深呼吸加脚踏实地,来缓解身体的紧张感。

1.深呼吸,大家不陌生,运用腹式呼吸,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屏住这口气后,再缓缓吐出,反复几次,直到心跳趋于平缓,呼吸节奏稳定。

2.脚踏实地,坐在位置上,将双脚打开和肩同宽,双脚坚实地踩在地面上。和地面保持接触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安全感,让我们不再“坐立不安”。

3.关闭感官。我们有五种感官,感到紧张时,可以关闭其中一种或多种感官。比如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等。暂时跟外界切断某些联系,更能关注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4.自证式预言,心底告诉自己没问题,相信自己的实力足够应付考试。反复几次,让思维处于积极正向的状态,坚定信念,你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5.排除消极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所以就会有不自信的时候。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物时,很容易有消极的想法。不妨把所有消极的观点罗列出来,直视并接纳它们的存在。平时可以多跟师友或家人们倾诉,将这些负面情绪早日释放。

以上这几点,能帮助我们化解因考试而产生的压力和紧张感。

03 在考场上保持最佳状态的必要条件

想要在任何考场上都能拥有最佳状态,就要做好这几点:

1.明确自己的目标。

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内心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要确保目标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渴望。

2.运用SMART 原则是细化行动步骤

目标是一条起跑线,我们还要设定合理的流程,如何行动?哪些步骤?

SMART 原则指的是:

Specific: 明确的

Measurable:可测量的

Adjustable:可调整的

Realistic:现实的

Time-based:基于时间的

面对大量需要学习的资料,合理安排时间并设置可行的目标,按照步骤执行。

3.学会休息。

对,你没看错。

我们需要休息。

每次学习30-45分钟,需要休息5-10分钟,循环三次后,休息时间需要15分钟。

定时休息能让我们放缓节奏,避免陷入筋疲力尽的窘境。

有人会觉得休息是偷懒,感到自责。

其实休息会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精力时刻充沛。

4.不要分心。

分心导致整个过程效率低下,集中精力专注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常见的分心行为有玩手机,看电视,听歌曲,发信息,玩游戏,吃东西等。

分心会带来拖延和低效,想保持最佳状态,就不要分心。

5.勤加练习。

如同演奏家要反复弹奏一首曲子才能完美表演一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

把这些考试技巧和方法,经常练一练,养成习惯,就能自然而然地拥有好的考试状态。

04 万能模型三脚凳

《考试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的很多理念和方法,我们都不陌生。书中的亮点在于本.伯恩斯坦构建了一个可以反复利用,广泛传播的考试模型:

三脚凳模型: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

这三个元素就像三脚凳的三个支点,让凳子稳稳地立了起来。

每条腿也代表了对减少压力和提升表现必不可少的特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挑战,为了成功应对,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三脚凳”,打造强大的内在系统。

无论在考试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我们的内部系统(三脚凳)才是最可靠的伙伴。

本.伯恩斯坦还设计了一个自我诊断的表格,伯恩斯坦表现量表BPI,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哪条腿需要加固,最强的又是哪条腿。

认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弱项,我们就能无惧考试,在人生的各种考场上,卓越发挥,得偿所愿。

喜欢今天的文字,点亮【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关注下方公众号,不错过每期精彩。

作者:鱼白,跑步斜杠人。一周一本书,一赞一公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