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成王第5章:东进江准

 梦想童年594 2023-01-11 发布于江西

#历史杂谈#

能够让当时称霸中原的齐国只挣了个面子而罢兵,楚国一下了声名大振。这样,在华夏大地以中原为分界,初步形成了南北两大集团,在北方是以齐国为核心的,聚集了鲁、卫、郑、燕、邢、曹、曾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我们暂时称北方集团吧。

在南方,则是以楚国为核心的,包括巴、蜀、邓、蔡、陈、郧、绞、谷、轸、鄀等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或者部落,我们暂且称南方联盟吧。当然,相对于北方集团而方,南方联盟这些国家相对比较弱小,且有的已经成为了楚国的附庸,有的后来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县,有的只是近于无奈而表示服从楚国的。

于是,中间一些缓冲地带的小诸侯国日子便不好过了,尤其是楚国并不满足只要江汉地块,灭了许多小国之后,楚人实力得以大大向北延伸,并以江、汉为大前方,沿淮河东进,先后迫使陈、蔡两国归顺楚国,还灭掉了息国和邓国。在楚国的大棒下,汉东各国虽然表面上向楚人称臣,但已开始结盟,并且千方百计找机会向中原大国靠拢。

这里便有江、黄、弦、道、柏等国,结成同盟并向齐桓公表示要求加入北方集团。楚成王感到了危机,这样下去,大楚的势力范围将不断被齐国侵蚀喽。那些个蛇鼠两端的猴子小国,不给点颜色不是行了,得杀只鸡儆儆了。

公元前655年,楚成王向其中一个国家发动了突袭,这个国家便是弦国。说起来弦国也真是委屈,自己作为一个子爵小国,又不是姬姓国,这些年来在夹缝中生存已属不易,而且为了向咄咄逼人的楚国示好,弦国甚至连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江、黄、弦、道、柏等国都不敢多打交道。唉,亲家们结成同盟,自己还是得谨慎一点为好,两不得罪明哲保身吧。

弦国自以为持观望态度会给自己带来喘息之机,但楚国可不是这样想的。楚成王分析了一下形势,认为趁弦国还未加入四国联盟,也未加入北方集团,及时灭了吧。

一个面积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小小诸侯国,在大楚面前,那是相当于一只小灰鼠在黑猫警长面前。灭弦之战,没什么亮点,反正就是楚国大兵一到,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弦国根本没办法抵抗,弦国国君仓皇逃到了黄国。弦国就这样死了,灭弦的主帅是令尹斗文。

弦国,是春秋时期一个子爵小国,就在今山西省光山县西部、北部和罗山东部一带,境内竹杆河、寨河两条河流穿过,形成一大片淮河南岸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利用农耕。直到现在,光山县的茶叶非常优质,是全国粮油基地。对了,光山一带的皮影戏和花鼓戏也是比较有名的。

弦国死后,其后人便以国为姓,于是便有了弦姓。过了几十年,便有一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商人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便是弦高,一位大智大勇的爱国商人。我们在讲郑国专门讲了两个章节。

令人伤心的是,弦国被灭,江、黄、弦、道、柏这四国同盟,号称弦国的亲家,却居然不敢出来为弦国出头,这也难怪,实力不济,那年头,就是靠实力说话的。弦国被灭的直接因素是江、黄、弦、道、柏这些国家作为弦国的亲家,投靠了齐国。而令人更伤心的是,他们的投靠对象齐国,居然仍旧忌惮楚国,春秋江湖上,根本听不到一句公道话。

楚成王是胸有成竹:你齐国以首的八国与我们大楚是订了合约的,我不来攻你们这些中原国家,你也别来干涉我讨伐那些个未订立合同的国家。

齐桓公确实也没办法,再说弦国根本不是自己的小弟,楚国这样也算未违反合约。于是,当时的武林盟主、北方集团老大齐国就眼睁睁看着弦国被楚国灭了。

黄国等江淮诸国本来还以为齐国会来替他们出头,结果齐桓公没有理睬他们,作为中原武林盟主,齐国实在太忙了。

齐国不但太忙了,齐桓公也老了,他刚即位时的一些雄心壮志也已经实现,现在是需要休息的时候了,那些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美女、由中国厨师祖师爷易牙亲自烹饪的美食,他都需要享受享受了。江湖上那点事,就让你们自个折腾去吧。

而此时的楚成王,正是血气方刚的英武之年,在与齐国订立了互不侵犯条约十多年后,楚国一方面继续向东向南扩充地盘,一方面楚国在令尹子文的主政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兵强马壮、人才济济。楚成王见齐国不想有所作为了,便决心去捊一捊齐国的虎须。这根虎须,正是黄国。

公元前649年冬,楚成王亲征黄国。理由很简单:黄人不归顺我大楚。这个理由其实是很野蛮的,不归顺我便要灭了你,那全天下那么多国家,不归顺的多了去了,你楚国都想灭?所以,楚国讨伐黄国,其实是没有多少正当理由的。

在以实力就是道理的没道理的春秋战场上,黄国只能奋起反击,抵抗楚国侵略者。黄国抵抗了整整半年,终于在公元前648年夏天被楚国所灭。这半年,相信黄国不但向齐国求过援,也向周围的江国、道国、柏国求过援,但在强大的楚国面前,黄国只能算是垂死挣扎。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隆古乡,以黄国都城为中心的黄邑地区,地处如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界,沃野千里,水陆交通方便,农业发达,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黄国一度作为淮河流域的霸主,黄国处于江淮之间,扼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为楚国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直是楚国的眼中钉。这次楚成王灭黄之战,整整用了半年时间,足以说明黄国是比较强大的。

黄国建立于公元前2148年,亡于公元前648年,活了1500岁,赢姓,黄氏,西周以前称黄夷,春秋称黄国。黄国是远古颛顼大帝的后代所建,与其他许多小国一样,当时帝王的后代是很多的,王子王孙那么多,朝廷是无法供养的,于是便分封一堆子孙到全国各地,食邑当地,靠当地人民的赋税和贡品来延续后代,逐步形成了黄氏宗族。

黄国被灭后,黄国臣民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在湖北一带便有了随着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

黄国被灭后,子孙后代便以黄为姓,黄国也成了中华黄姓的发源地,名人辈出。如战国四公子楚国春申君黄歇,西汉著名丞相黄霸,东汉孝道楷模黄香,三国名将黄忠、黄盖,唐朝农民领袖黄巢,后唐教子有方典型黄峭山,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清代广东武师黄飞鸿,近代民国开国元勋黄兴,近代著名革命家黄炎培,红军著名将领黄公略,战斗英雄黄继光,前外交部长黄华等等,其名人之多,枚不胜举。

(未完待续,谢谢关注,欲知后事如何,欢迎继续关注《璀璨春秋--楚国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