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大略雄才:此人暴霜露,斩荆棘,谋国定制

 蔓萝花 2023-01-11 发布于安徽

       太平天国中,说得上大略雄才者寥寥无几,不超过五个,一只手足以数完。永宣这里先要说的就是冯云山。

       1851年秋,太平军占领桂西永安城(今蒙山县),太平天国分封诸王,冯云山被封为西王,排名第四。永宣要说,如果这时候按实际功劳排位,冯云山应为首座。

       冯云山有大略雄才。在鸦片战争后的晚清时代,他能敏锐地找到推翻清廷的时机和土壤。他和洪秀全一起创教,以拜上帝教为契机,打造根基。在洪秀全放弃之时,他一个人也坚持下去了。正是因为他的才略优于洪秀全,所以才能看得更深远,才更坚信这份反清事业能够成功。就连杨秀清组织编纂的《天情道理书》里都说冯云山“历山河之险阻,尝风雨之艰难,去国离乡,抛妻弃子,历尽艰辛,坚耐到底”。

       当冯云山在广西把拜上帝教发展地如火如荼之时,他又能做出更长远的规划。那就是计划举旗起义,开创一个新的政权与国家。金田起义前夕,冯云山就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包括法规与制度,宣传口号等等。所以起义后一路上就能打仗与施政都有条理,半年后占领永安城时就能迅速成为一个制度完善而初具规模的新政权。这就比以往缺乏精细组织与制度的农民起义要高超许多。

       冯云山对太平天国的诞生有汗马功劳,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国之母,他孕育了太平天国。

       “谋立创国者出南王(按即冯云山)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谋立创国何其艰难,非大略雄才不能为也。所以永宣说冯云山当之无愧。

       太平天国大略雄才:此人力挽危局,开疆拓土,谋定天京, 没有此人就没有南京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里,如果说谋立创国的冯云山居功至伟,那么可以和他匹敌的就是杨秀清了。冯云山孕育了太平天国,但杨秀清光大了太平天国。没有杨秀清就没有后面的南京太平天国。

       杨秀清颇为大略雄才。在拜上帝教阶段,他就能胸怀大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而力挽危局。金田起义之后,他更是三军统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时,一度陷入迷茫,大部分人情绪低落,想回广西老家打游击。这时候又是杨秀清力挽狂澜,发布《奉天讨胡檄文》,提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口号,把农民起义的层次提高了。果然,此檄一出,三湘震动,太平军立刻得到了拥护与壮大,直接兵指长沙,随后饮马长江,克武昌。

       杨秀清在武昌又敲定了东下南京建都的方略。南京是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特别是政治方面,是唯一够资格和清廷都城北京分庭抗礼的南方城市。从政治策略方面来说,杨秀清当时抉择是正确的。从经济方面说,南京的位置更是比北京优越得多。

       太平天国从广西山区来到了江南的南京,改南京为天京。杨秀清开疆拓土,谋定国都,至此,他成了太平天国功劳最大的人。随后又主持北伐西征,连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在太平天国里就是功勋盖世。

       另外,杨秀清还深知立法安民。当太平军进入南京之初,杨秀清就首先整顿营规,立法安民,这也是大略雄才之举。凡是新克复地方,东王杨秀清的安民严令一出,任何官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入民家门口的即斩左脚,右脚踏入民家门口的即斩右脚,法立令行,严严整整,务必做到太平天国向民众保证过的“圣兵不犯秋毫”的严明纪律。他懂得爱护人民,向太平军将士教育爱民的道理,要他们关心广大人民的疾苦,团结好天下劳苦大众,要“有衣同衣,有食同食”。因此那时候太平军所到之处民心悦服,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既然如此,力挽危局,开疆拓土,谋定天京,立法安民,北伐西征等等,无一不证明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里最杰出的大略雄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