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完整成长的“无边界学习”

 渐华 2023-01-11 发布于山东

有人说,传统课堂教学基本遵循这样的“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学生填充很多知识;填完以后,学生在频繁的考试中成了“烤鸭子”;最终学生走向社会变成了“板鸭子”。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课程教学重构,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促进教学不断优化,从而实现完整育人,是摆在中小学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坐落在打响改革开放第一枪的地方——蛇口。有着改革文化基因的地方就要敢于不断创生新的经验,学校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学校以“无边界学习”理念重构教学关系,着力解决当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碎片化、能力单一化等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何谓“无边界学习”

“无边界学习”是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突破固有的边框束缚,建立适应未来教育的新边界,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完整成长。就课程教学而言,“无边界学习”就是建立完整的全学科理念,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体系与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矛盾,推动环境重建、课程重组、课堂重构。

“无边界学习”能有效解决观念、机制、方式3个方面的矛盾:在观念层面,存在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家长的惯性育人观念与教育发展需求和核心素养培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机制方面,存在传统校园组织管理机制限制师生成长、限制社会教育资源应用、限制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等问题;在教与学方式层面,存在落后、单一的学习方式导致固化的单科教学,阻碍校园空间与学习时间的合理配置,阻碍学生面向未来、多元发展等问题。

“无边界学习”打破了学校、学科、时间、空间等界限,通过课程资源的多元化组织,突破既有的知识中心、教材中心的定式,实现“学习内容无边界”;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式,实现“学习方式无边界”;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突破已有的教法定式,实现“教法无边界”,使学习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世界的整体性学习。

“无边界学习”不等于无主题、无方向、无目标,也不等于对某个目标、某个主题进行无止境探索。在现行教学体制下,无边界实质上是指模糊边界、柔化边界,学习者围绕某一主题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打破教学中时间、地点、任务和结果的单一性,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好课堂一定是学生能高度参与的课堂,一定是学生能充分体验到快乐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思维被最大限度激活的课堂。“无边界学习”的教与学致力于模糊“传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不再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而是追求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评价的多元化、生成性和激励性。

“无边界学习”的四种样态

基于“无边界学习”理念,学校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跨学科、跨时空、融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探索。

一是学校常规课堂教学形态:基于教学中师生关系发展的过程,我们把课堂分为“实效课堂、生态课堂、无为课堂”三种不同形态阶段,教师实施教学的策略也各有不同。

所谓实效课堂,即教师关注知识的落实、教学效果和具体的制度建设。所谓生态课堂,即重视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教学方法充分适应学情的变化,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让教学更自然、更高效。所谓无为课堂,即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主题和方向,关键时候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通过这种课堂形态的分类探索,教师可以较好掌握各阶段不同班级的学情,并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是面向未来的“双线”教学。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传播的路径已经常态化。3年疫情的居家学习给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打开了另一条路径,即线上教学。未来学校教学必将是学校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共存、混合式学习交融的时代。因此,我们提出了“双线”教学课堂模式。“双线”教学就是线上线下教学的简称。“录播”课堂是“双线”教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即同年级2—4个班同上一个老师的课。这样既可以解决优秀教师资源不足的难题,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实现线下即时沟通指导,还可以实现优秀教师同一时间对多班上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并且可以增加其他教师学习的机会。

三是“全资源育人”课堂。为什么是“全资源”?因为所有有用的资源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未来的学习实质是利用资源、会用资源的过程。资源就是学习的内容。资源的选择是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需要融合沟通的方式。如果以“学”为中心,为学所用的都是资源,除了有形的工具资源外,学生自己(认知、创想)、师长(经验、经历)、社会人(人脉、资源)等都是需要重新认识的重要资源。

四是统整大课堂。统整大课堂以“无边界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以“生活即教育、天地即课堂”为愿景,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学习平台及社会资源,打破学科边界,进行跨界融合;打破空间边界,拓宽学生视野;打破时间边界,改变课堂定式。

课堂教学实现要素

“无边界学习”课堂强调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没有时间给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识记、思考、练习、交流、积累,学生的学习就无法有效;教师过于饱和的讲授会替代学生主动思考,每一位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制定适合学生的目标,并且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实现目标,用目标去激励和要求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

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确保课堂优质高效。

“无边界学习”课堂倡导教师“不要带显微镜去看每一个孩子”。因为如果用显微镜去看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永远没有你满意的结果。新课标提出的“大单元教学”,旨在建立知识框架结构,呼唤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学校提出打造成功课堂的5个标准,即自信、兴趣、自控力、团队意识、学习意识。学校还设立了5个目标,即层级目标、纪律目标、常规管理目标、学生成长的长远目标、人生观价值观目标。

学校强调反思教学。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改进提升教学。尤其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其自控力,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于是,学校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方面是构建有结构支撑的课堂,实现知识学习的无边界,另一方面是引导教师掌握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到“有魅力、幽默、学生敬畏又喜欢、师生关系和谐”,要能随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时根据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学校还探索了如下多种教学模式:一是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前置学习—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拓展延伸。二是先学后讲课堂模式:先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3分钟;略讲——根据内容简要介绍内容,5—10分钟;小组探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10—20分钟;质疑问难/小结。三是讲解交流学习模式:提出问题—独自作业—讲解解答—小组讨论—讲解总结—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快速应答。四是问题探究课堂模式:设计问题,直接抛给学生;提供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组织讨论,有效控制时间;集中注意力,精确讲解;提出问题,解决还存在的疑惑;总结归纳,厘清思路。五是练习讲解复习模式:提供练习题——抽学生板演与集体作业相结合,注意各层次学生都有,不要在乎对错;引导学生讲解——优秀学生直接解答,表达力不是很好的,教师可提供一些引导性语言予以帮助;教师精确讲解——教师的引导语言要精练准确,而且要有师生之间思维的充分交流;复习测试效果。

“无边界学习”打破了传统一师一班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双班、多班、同级、跨级同步教学,具有同步传声、同步影像、多屏影像、多模式影像切换、师生跨班互动等功能,能达到教师资源优化、学生资源扩大、学习资源共享、节省课时总量等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自2014年提出“无边界学习”理念以来,这一成果已经完成了从1.0“理念建构与实施”、2.0“结构化学习研究”到3.0“全资源育人”3次迭代。两年前,“无边界学习”实践探索荣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者系特级教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11日第6版

作者:王小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