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中大语文 2023-01-11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正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不能够体现通史精神的是(  )

A.吕不韦《吕氏春秋》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白寿彝《中国通史》 D.翦伯赞《中国史纲》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D    2.D    3.A    

4. ①首先明确史书分类,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②进而从理论层面阐释通史之“通”的内涵。

③然后通过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

④最后提出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 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

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

③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

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前者更有价值”错,文中“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介绍了两种体例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并没有作出谁更有价值的比较。

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根据原文“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 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错,“会通”是汇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错,文中无此意。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能……”错,条件关系不成立,原文“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A.《吕氏春秋》虽有“春秋”二字,但不是一部史书,《四库全书》把它归为“子部”。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4段,第一段,“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主要介绍通史和断代史的分类。第二段,首先从司马迁到章学诚对通史概念进行阐释;然后对通史之通,从“纵通”“会通”和“横通”大的角度进行释义。第三段,首先分析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然后从“'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的两个角度,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第四段,“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总结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正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把握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编纂自成一家,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

由“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可知,新的中国通史要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

由“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应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继承历史优良传统,话语体系要符合时代的特点。

由“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关注中外读者的接受能力,利于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