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和毛主席之间的缘分开始于蒋介石派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根据地的时候。面对胡宗南率领的几十万大军,中共中央只能暂时撤出延安。
![]() 毛主席的“第一怕”就是“泪”,这里的泪是指老百姓的泪。毛主席一生中见不得老百姓受苦,只要听见百姓的哭声,他常常也会跟着落泪。 1948年5月,毛主席乘坐汽车前往西柏坡,十二年的抗日战争,加上现在进行的国共内战,全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毛主席看着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心中五味杂陈。 突然道路两旁出现了一对母女,小女孩的鼻子不停的往外流血,母亲无助的跪在他的身边哭泣。 毛主席马上命令司机周西林停车,然后亲自走下车询问情况,小女孩母亲抽噎着对毛主席说,自己的女儿得了一种病,村里既没有大夫也没有药。 毛主席马上命令随行的医生为小女孩治疗,并且毫不吝啬的用上了我军稀缺的盘尼西林,最终让这个小女孩转危为安,毛主席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 长征时期,红军队伍路过贵州,贵州百姓常年忍受国民政府和当地军阀的压榨,百姓们食不果腹。经常有百姓对红军哭诉国民党的暴政,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命令红军每人给当地百姓留下一件小礼物。 红军的行为深得贵州百姓的爱戴,在后来在二渡赤水中,贵州百姓甚至拆下自己门板帮助红军搭浮桥。 1976年,在得知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之后,毛主席彻夜难眠,不止一次流下泪水。据他身边的秘书回忆,得知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消息时,毛主席都没有这么伤心。 毛主席“第二怕”便是“血”,自从领导秋收起义开始,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历经艰险,多次于死亡擦肩而过,如此英勇的革命战士居然怕血? 其实毛主席所怕的血指的是战友流的血以及无辜生命流的血。长征时期,蒋介石经常派遣飞机对我军进行轰炸。 在一次空袭中,贺子珍为了掩护伤员钟赤兵,不幸被炸弹炸伤,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马上来到了卫生连看望贺子珍。 ![]() 毛主席和贺子珍不仅是夫妻关系,二人早已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看着贺子珍床边一片片带血的纱布,一向坚强的毛主席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还有一次,红军在强渡大渡河之后打算翻越甘竹山,在大家准备休息时,国民党的飞机再次找上门,当时担任毛主席警卫班长的胡昌保眼疾手快,一把将毛主席推到,护在了身下。 毛主席在这次空袭中毫发未损,但是胡昌保却已经成为了一个“血人”,毛主席紧紧的抱着胡昌保的尸体,许久不愿松开。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平时在中南海办公,中南海山清水秀,麻雀成群,警卫员考虑到这些叽叽喳喳的麻雀会影响毛主席办公,于是开始了一场打麻雀行动。 ![]() 毛主席的“第三怕”便是怕喊饶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毛主席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态度,对待反动分子,毛主席可谓是丝毫不手软,但是对待一起走来革命战友,他却充满了仁慈。 正好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就出了这么一号人物,这名警卫战士趁着战友不注意,悄悄溜走了。这件事的性质非常恶劣,无论在哪个国家,对于逃兵的惩罚一般都非常严厉,如果不严惩逃兵,如何树立军队铁一般的纪律? 更何况这名逃兵常年呆在毛主席的身边,万一他被反动分子策反,必定会泄漏我军诸多秘密,后果不堪设想。 ![]() 在其他警卫员的努力下,这名逃兵果真被抓了回来,他被五花大绑的押进了村子,所有沿途碰见的红军战士无一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毛主席闻讯赶来,看着这名灰头土脸的逃兵陷入了沉思,严肃的问他:“为什么要逃跑啊?” 这名逃兵战战兢兢的回答:“当红军太苦了,主席我只想回家,从来没想过投敌,饶命啊主席。”毛主席看着稚嫩的脸庞长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人说:“放了他吧。” 周围人十分不解,临阵脱逃可是重罪,无论何时都应该严惩,如果就这么把他放了,将来如何管理这支军队。 毛主席却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受不了罪很正常,他和我们一样,也是穷苦百姓的孩子,他只是想回家,又不是叛变,放了吧。” 毛主席为何能够成为人民的领袖,除了他自身的才华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那让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人格魅力。 ![]() 如果说“五不怕”代表着毛主席刚强的一面,那么“三怕”就代表着他柔情的一面。毛主席的这“三怕”把他仁慈的品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家家户户都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离去能够让全国人民都陷入悲伤。 毛主席仿佛是老天爷派来拯救中国底层人民的人,虽说他已告别了他所热爱的人民,但是却留下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