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肺炎,怎么会越治越重呢?

 m361b 2023-02-06 发布于山东

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肺CT显示有肺炎,于是住院治疗,过了几天,发热缓解,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时,却发现肺炎加重了。

如:

例1,

72岁男,12.25日入院时肺炎,1.2日准备复查后出院,结果肺CT示病变增多了。

例2,

男,87岁。1.3日入院时发热已缓解,双肺少量片状影,四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肺部病变却明显增多。

这种情况很多见,好多患者就是因为在外院复查CT,病变增多,心急火燎地来看门诊。

如果发热缓解,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病变在增多,只要没有新鲜渗出影,仍然认为是病情在好转,该出院照样可以出院。这是当下这批新冠肺炎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病变“增多”,并不代表“加重”。

仔细看这些病变,密度较前变实边界变清,其实这是一个结疤的过程,肺泡被病毒破坏后,如同被热水烫过一样,会脱落一层上皮,机体会不断包裹,机化,形成硬结灶,纤维条索影。

这个过程中,破坏的程度有可能还要进展几天,范围有所扩大也就不奇怪了。只在病变形态有机化,纤维条索化的趋势,就说明病情在好转。所以病变“增多”,并不代表“加重”。

例3,

男,77岁,治疗四天后,右肺病变增多,但边界清楚,密度较实。还是一个好转的过程。

例4,

女,76岁,右肺病变多出一片,原先的病变有收缩实变的趋势,只要症状见好,就是好转的表现。

例5,

今天看门诊,就有一位患者,男,51岁。满脸愁容地来了,一字排开了三张CT片子:

12.24日,刚发病时,右下肺小片状渗出影:

12.28日症状好转,复查CT,病变增多,实变,但边界变清。

1.3日再次复查,病变又有增多,呈条索状,纤维增殖灶表现。

因为病变一次次“增多”,于是这位老兄拿着片子到处咨询。心里的“包袱”中装满了各种“答案”,也装满了无尽的焦虑。

其实这是一个新冠病毒性肺炎的经典的吸收好转、恢复的过程。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但好多医生,可能不是呼吸专业的缘故,见到这种情况倍感困惑,甚至强用“猛药”,希望把“肺炎” 一举消灭光。

这位患者十天内做了三次CT,也让焦虑“连升三级”。农村的人,可能没有这个条件做CT,不知不觉中也经过了这么一个过程,却不曾焦虑打扰

听说农村的新冠肺炎重症的很少,死亡的也不多,或因此也。似乎之前听说过的“医生一罢工,患者死亡率狂降”的传说也有了答案。

但也不是所有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加重的过程,有一部分患者治疗没有几天,复查时,明显地就吸收了。

例6,

这位65岁男性,肥胖,嗜好做饭。治疗了十天,肺上的病变大部分都不见了,自己感觉也倍爽。(我直怀疑入院有合并心衰的成分)

例7,

女,81岁,治疗五天后出院,肺上病变明显吸收,这位可能来的时候,已处于肺炎吸收期。因为边界开始变清楚。

例8,

男,89岁,治疗9天后,明显吸收,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这批新冠肺炎,最终会吸收到什么程度,周期多长,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到现在还没有多少经验,大家都在观察,总结中。

这次疫情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平时看起来体质极弱的人,在新冠病毒面前却是无比的强大。

例9

女,68岁,是我们的老病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每年都要住几次院,12.26日出现发热,因有基础病,就住院了,两天后发热缓解,复查CT,始终肺上没有新发肺炎,自觉胸闷,咳嗽症状也没有加重,反而较平时要好些。

例10

男,58岁,自幼支扩史,曾反复住院,近几年病情尚稳定。发热9天后入院,CT较既往未见加重,自觉胸闷咳嗽症状略有加重。

看来上帝还是公平的,平时得小病,关键时候就不会得大病。由于平时细菌的存在,这部分人的淋巴细胞总处于警戒状态,个个都是特种兵,战斗力爆表。并且,这些人中,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一个患肺癌的

 复查CT显示病变增多,并不代表着加重。只要症状见轻,就是好转的过程。如果体内病毒还在搞破坏,发热、酸痛症状能好转吗?所以我现在很不鼓励人们做CT,只要“感觉好就是真的好”, 肺上有没有肺炎又有何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23.1.10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