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笔记(89):闻香识原料

 风在香 2023-10-30 发布于云南

元旦喝到一款茶样,只知道是易武三合社的,其他信息--季节、茶树大小、茶园环境、制作工艺等等一概不知,基本属于盲品的状况。

但润茶的那一刻,当我闻到散发出来的茶香,便意识到那茶的原料不赖。我并未刻意凑近盖碗去闻,而是注水过程中便有源源不断的茶香迎面袭来,原料底子薄、香气不足的茶,断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再一点,那茶香与我手里比较好的原料--蚂蟥谷、犀牛塘、帕沙等等所散发的茶香,在纯净度、愉悦感上表现得十分接近。太熟悉了,所以一旦闻到便有似曾相识之感。自然,在挂杯香、杯底香、盖香上的表现,那款茶也有上佳的表现。

茶汤入口,亦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柔和、细腻、顺滑,苦味、涩感程度轻,属于一闪而过的情况,但并不影响其生津、回甘的表现;饮后口腔、喉部清新湿润,常有清甜的回味。香气、滋味、口感,整个品饮过程令人身心舒适。

说起易武茶,不少人脱口而出“香扬水柔”,这种感受非亲自品饮不能体会,我觉得,这款茶样便较好地体现了“香扬水柔”这四个字。

香可扬,因而冲泡时茶香四溢,迎面扑来,不必凑着鼻子费力去嗅;汤水柔,饮后清新、润泽、回甜,令人感到舒适。

普洱茶,尤其普洱生茶,我一直是原料主义者,不少茶客似乎也都是原料主义者。或者不懂拼配,或者认为不必拼配,就单纯追求原料的真实与纯粹。就像这款茶的香气,如果原料基础不够厚重,再高明的手段也造不出那样的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