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外戚崛起逻辑——王莽揭秘(一)

 思明居士 2023-01-12 发布于河北

历史教科书中,王莽总是一个语焉不详的人物,虽然他和笔者的家乡很有渊源,但我只知道他在西汉末年篡夺帝位,但不久又被刘秀推翻,成为西汉和东汉中间的“小浪花”。

网络上有不少言论,说王莽像网文中的“穿越者”,在西汉时期实行社会主义政策,过于超前,败给刘秀实则是天命使然,笔者对此一直都有疑问。

前段时间读到一本书《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里面对西汉那段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观点与传统教科书有所不同。笔者有感而发,结合其他史料,撰写本文,试图还原从刘邦到王莽相关的历史逻辑。

一、西汉初期制度:无奈的“倒车”

  • 郡国并行制

说起王莽,必须从西汉建立开始说起。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依靠制度优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一统六国后,在天下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从而形成天下四十余郡的行政区域划分。

文章图片1

秦朝灭亡后,先是项羽称霸,分封诸侯(此时刘邦就被封为“汉王”),后来刘邦击败项羽,同样分封了诸侯王。此时刘邦还没有提出“非刘氏不得称王”,因此天下有不少异姓王,如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等。

这些诸侯王名义上是由刘邦所封,但其地位与汉朝基本上是并列的,诸侯王统治的臣民也不把自己看成汉朝人,而是有自己的“诸侯国”归属。

下图为高祖十二年(也就是刘邦高唱大风歌的一年),汉朝“十国十五郡”的分布。

文章图片2

这便是汉初十分著名的“郡国并行制”,即在汉朝外部实行分封诸侯,汉朝内部设置郡县,这与秦国未统一六国时几乎一致,换言之,天下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情况。从历史的进程来说,西汉的这种制度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历史倒退,开“历史倒车”。

究其原因,郡国并行制并非刘邦有意为之,真实原因有二:

  1. 首先是战国、秦、西楚以来的惯性使然,秦统一之后只持续十几年,东方六国的民心尚未完全归顺,思想观念还带有战国时代的印记,天下由列国分享是大家脑海里普遍的观念;
  2. 其次依靠功臣、给功臣封侯,“大者王、小者侯”恰恰是刘邦得以被其他诸侯王推举为皇帝的前提。因此刘邦才会说自己成功的原因是“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 非刘氏不称王

郡国并行制实行之初,异姓诸侯王占据天下一半多的土地,对汉朝统治是个潜在的威胁。之前说过,这个局面与秦国未统一前很像,于是刘邦学习年长他四岁的“老大哥”——秦王嬴政,借口诸侯王叛乱,又把这些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灭,其中就包括“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

消灭完异姓王之后,刘邦仍然保留着诸侯国,原因为何?这还要从刘邦的胜利经验说起。项羽在巨鹿与秦将章邯、王离决战,刘邦乘机攻取关中,此时若是有秦国宗室势力起兵,刘邦能否进入咸阳还是两说。(这里暂且不讨论嬴氏宗亲被赵高大肆屠戮的情况)

秦始皇一人称帝,而宗室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导致秦朝统治遭遇挑战时,宗室没有既得利益,自然也不会维护秦朝。刘邦可不想这么干,于是他把原来的异姓王全部换成刘氏宗亲,希望自家宗室子弟能够出于宗法血缘来拱卫嫡系,并且与大臣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

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

《史记·吕太后本纪》

二、功臣、宗亲与皇权的矛盾

异姓王没有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异姓王兼具诸侯和功臣双重身份,现在皇帝与诸侯的矛盾转化为刘氏宗亲内部的矛盾,而皇帝和功臣的矛盾仍然存在。我们逐个解析。

  • 皇权与功臣

功臣分为文臣与武将。汉代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朝时文臣以丞相为首,武将以太尉为首。

文章图片3

军权很敏感,所以太尉虽然掌管军队,但是却没有擅自调兵的权力,因此在刘邦消灭异姓王之后,在剩下的功臣集团中,武将存在感不算很强。丞相开府,下辖九卿,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低位低于丞相和太尉,负责监察。所以丞相的权力是最大的。

(而皇权与以丞相为代表的相权,历史上一直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相权多则皇权少,反之亦然。汉朝继承秦国时期的制度,相权比较大,如东汉末年的丞相曹操,蜀国丞相诸葛亮。

后来到了隋唐时期,建立三省六部制,丞相的权力分散。到了明朝朱元璋时候,把前后几任宰相都杀了,老朱决定自己干。可惜后代子孙没有老朱的好体力,只能另起名目搞了“内阁”制度,帮皇帝分担部分工作。明朝的皇帝相对懒散,所以出过几个权倾朝野的首辅,如严嵩、张居正等。清朝则设置军机处,大臣几乎是皇帝的附庸,君主专制达到巅峰。)

皇权和相权的博弈,争得的治理天下的统治权,也就是管理权。皇帝内心害怕大臣们管理权太大,导致最后归属权也要夺走。特别是开国功臣们,有权力,有功劳,还有各自势力拥戴,一般都会成为皇权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皇权稳固后的首要打击对象。(如朱元璋诛连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

西汉初年刘邦就面临这种情况,从春秋战国,到秦一统六国,再到楚汉争雄,最后到刘邦临终,天下子民没有统一的归属认知,皇权的统治非常薄弱,一旦有风吹草动,“城头变幻大王旗”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中国人现在90%以上是汉族,就是在汉朝时形成了民族认同,可惜刘邦临死时还没有。)

刘邦临死前,吕后问他宰相人选,刘邦先说出“萧何之后,曹参可以”,吕后继续问,刘邦又说之后“可以让王陵和陈平搭班子,让周勃当太尉。”吕后再问,刘邦就说不可知了。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吕后问得如此详细,刘邦安排得也很明确,吕后却在刘邦死后秘不发丧,向这些勋臣们隐瞒,直到四天之后,有位大臣告诉吕后,秘不发丧意味着对功臣不信任,而现在功臣们内掌大权,外领重兵,如果这种不信任蔓延开,那就会群起攻之,刘氏和吕氏都会灭亡,吕后这才发丧。

  • 嫡系皇权与同姓诸侯

诸侯国虽然是宗室,但除了定期奉朝请之义务,地位是独立的。国王自行选聘除丞相之外的官吏,而且官吏的名称印绶俸禄和汉朝等同;自己建立宫廷;自己征税自己用,甚至还能偷偷铸钱——俨然“独立王国”。

汉廷给这些诸侯王的文书,形式上等同于外交文书,虽然号称君臣,实际上和敌国差不多,边境线上也互设关卡防备,一些重要军事物资比如战马,更是严禁流通贩卖。

功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去,他们的官职不会世袭,因此其威胁性是下行的;但诸侯王却恰恰相反,世袭之后,随着血缘的疏远、年龄的长成,更重要是财政的积累,其威胁性是上行的。

第一代统治者刘邦在世时,这些同姓诸侯都是自己的儿子、侄子,自然表面一团和气,不幸的是,在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后,伤重不治,最终驾崩。

三、皇权突围之路

  • 外戚——还是娘家人靠谱

在刘邦驾崩后,十六岁的太子刘盈即位,相对于功臣和诸侯,皇权无疑是弱势的,此时就需要太子母亲——也就是吕后的势力救场,汉代第一代外戚就此产生。

所谓“外”,那只是从宗法的角度来说,若从皇帝自身情感而言,比起叔伯、表兄弟们,母亲才是至亲。(即使在现代社会看来,孩子往往也和母亲最为亲近。)也就是说,外戚从一开始就是皇权的一部分,这一基因深深镂刻在汉朝的皇权之中。皇室要想对抗功臣和诸侯,外戚是必要的补充和依靠。

吕后为了增强吕氏的力量,替自己的宝贝儿子保驾护航,她不惜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誓,将吕氏家族的成员封王,并让吕产担任相国。(吕后也没有违背刘邦对于身后丞相人选的安排,萧何、曹参、王陵、陈平按部就班地继任丞相。汉初同时有多位相国,吕产担任其中一个,只是增强皇权力量。)

文章图片4

但是吕氏当权,侵犯了功臣和诸侯的利益,于是在吕太后死以后,诸侯王(以关东王齐王刘襄为首)就联合汉朝大臣们把吕家一网打尽,吕氏一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吕氏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外戚,“不幸”倒在了黎明之前。

吕氏被诛灭之后,需要立新的皇帝。原来的汉惠帝刘盈早在二十三岁就病死,之后是吕后专权,立的皇帝年幼,且均不是刘盈亲生,功臣们不敢拥立带头反吕的齐王刘襄,因为害怕再造吕氏,于是选择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中年长的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

当时汉廷、功臣和诸侯之间有多不信任,从刘恒所在的代国大臣们的言语可见一斑:

“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称疾无往,以观其变。”

《汉书·文帝纪》

意思就是功臣不可信,最好称病不要去。最终代国中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功臣虽然强大,但刘姓诸侯王更强大,“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 ”,所以大可以放心去当皇帝。

刘恒即位后,听从贾谊的意见,决定强化皇权。他先是封舅舅薄昭为轵侯,以巩固皇权——看,还是娘家人靠谱!然后要求在长安居住的列侯都必须返回自己的封邑:

“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违德。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汉书·文帝纪》

当然功臣们是不服气的,他们留在长安不仅享受荣华富贵,而且在诛灭吕氏家族的时候,抱团串联,交通消息,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一旦返回封国,就被打散了。但是汉文帝以绛侯周勃为例,免去其丞相之职,然后令其返回绛国。有此范例,功臣们只好乖乖返回封地了。

但是贾谊还是受到抨击,汉文帝不得将其贬到长沙,其实是一种保护。《滕王阁序》中“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说的就是这段往事。之后贾谊担任梁王太傅期间,梁王不慎坠马而死,他纠结于身为太傅的失职,更伤悼于壮志难酬的抑郁,不久死去,年仅三十三岁。后人有诗云“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便是对这位年轻才子的感慨。

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朝已建立半个世纪,内部功臣问题已经解决,一度在高帝时期占据了汉朝三公九卿和王国相、郡太守总量90%的功臣们,到了文帝时期就下降到50%,到了景帝的时代下降到30%,而像窦婴、田蚡这样的外戚,逐渐变得炙手可热。

功臣们逐渐凋零了,诸侯国的威胁就越来越大。

  • 削藩—强干弱枝

汉代削藩的过程,持续了好几代皇帝。

汉文帝时期,诛灭吕氏家族时立下大功的齐王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在刘恒当了皇帝,齐王刘襄的目的落空,不久病逝。文帝二年,刘恒将刘章封为城阳王,刘兴居封为济北王,实际上城阳、济北本来就是齐国的郡,从老大的国上割下两个郡给老二老三封王,其实是“明赏暗贬”。

文帝三年,刘章去世,两个月后,刘恒到代国匈奴前线视察,刘兴居举兵造反,但两个月后失败,刘兴居自杀国除。十二年后,刘恒又借齐国绝嗣之机,将齐国一分为六给了齐王的子孙,齐国被肢解。

与处置齐国的方式相似,另一个颇具实力的诸侯国淮南国也是国王刘长谋反,在被流放的路上自杀,国除;又过了十年,淮南国被一分为三。

汉景帝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力行“削藩”,因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所谓削藩,就是削减王国辖内的郡县。如赵王此前有罪,被削去常山郡;胶西王卖爵被查,削了六县;楚王在文帝薄太后去世服丧期间“私奸服舍”,削去东海郡。

诸侯国当然不服气,于是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其他几个在削藩中受损最大的诸侯国也响应,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曾经认为受了晁错的蛊惑,将其斩杀。战争仅仅持续三个月就平息。击败七国的汉朝将军们,除了功臣后裔周亚夫,还有外戚窦婴。

文章图片5

景帝挟平叛之威,从容对诸侯国进行削弱:

拆分叛乱七国,方式如下:

    1. 有的诸侯国直接改为汉郡;
    2. 有的大国划出若干郡建立新的诸侯国,让自己的儿子当国王;
    3. 有的旧诸侯国虽然原封不动保留,但国王换成自己的儿子。
  1. 给诸侯王和侯国降格剥夺了诸侯王的治国权力,王国宫廷的官职或是降格,或是裁撤,官吏由汉廷选拔再由诸侯王任命。
  2. 把王国境内的侯国都迁到汉郡里,使侯国接受郡守的管辖。

这样,汉朝终于真正有了帝国的样子:

  1. 地方上,王国和侯国基本郡县化,诸侯的势力大大削弱;
  2. 中央里,外戚们日益活跃,与功臣后代和从地方拔擢上来的文法官吏们分庭抗礼。

到了汉武帝时期,还有更绝的一招,就是“推恩令”。

汉景帝的削藩虽然有效,但毕竟有违汉家以孝治国的标榜,那么反其道而行之。以往诸侯王只有宗子(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现在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这样既能普施仁义,宣扬孝道,还能削弱大国,一举两得。

文章图片6

推恩令实施后,汉朝和王国正式演变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王国宗室们再也没有对抗汉朝的实力汉初那横跨数郡的诸侯国,到后来只有几个县的版图了。

  • 武帝改制中朝官

经过几任皇帝的努力,诸侯和功臣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汉武帝还是不太满意。

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官们,与皇家的关系渐渐疏远,早已没有萧何、曹参时候的交情了。武帝觉得他们用起来不太顺手,其实内心还是觉得相权太大,需要削弱。

人类做事一般都喜欢用自己亲近的人,这样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纵然雄才伟略如汉武帝刘彻也不例外。

他主要采用两种做法:

  1. 加强中朝官制度中朝官由皇帝直接差遣,不专任行政职务,一般负责出谋划策,领头的是大司马、大将军。(与之对应,负责行政的正规官称为外朝官,如丞相、太尉等。)中朝官有以下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出入禁宫的宫官和省官,有的本身就是宦官,有的是出身低微的年轻人。另外一类是刘彻宠信的外朝官员,就授以侍中、常侍、散骑之类的加官,允许出入宫省。
  2. 另一类就是外戚。虽然吕后干政在先,但吕雉代表的是刘邦,因而不影响汉朝的外戚特权和传统。从文景时期的薄氏、王氏家族,到武帝初年的窦婴、田蚡,后来的卫青、霍去病等外戚,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毕竟诸侯宗室们从血缘上都是高皇帝子孙,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但外戚没有,所以不会争位。
文章图片7

宗室的削弱、王国和侯国的郡县化、中朝官和外戚对皇帝的忠诚,使汉朝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刘彻下诏,其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朕甚悼之……

这是现有史料里,汉朝第一次在诏书里使用“一统”这个词。这意味着,在刘彻手中,刘邦时期汉朝与列国并存的“天下”彻底转变为由中央和地方组成,且地方被中央牢固控制的一统“帝国”。

这也意味着,中央集权基本不会得到地方的挑战,宗室拱卫中央的义务名义上还在,但权力实质上已被剥夺,功臣列侯也不再是相对独立的强大力量。

但是,皇室大权独揽,也隐藏着如果中央权力失守,皇室权力必将旁落的隐患。

尾注:

本文花了大量篇幅,回顾了西汉“建政”的演变过程,重点在说明,外戚干政在西汉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外戚崛起,源于皇权集中过程中,对抗外部诸侯和内部功臣的实际需要。

西汉作为中国统一后第一个长期持续的王朝,其政治制度虽受周朝和秦代影响,但也有需要新问题需要历代统治者探索。后世看外戚干政的后果,在西汉时期是无法完全预料的。正如唐朝和明朝时代的宦官干政一样,每一代人都有历史的局限性。

当然,汉武帝后期还是觉察到外戚干政的危害,于是他在立太子刘弗陵时,杀掉其母亲,可是后来者没有察觉或者无力改变,新皇登基时,加封外戚还是成为了西汉传统。后续我们会看到王莽是如何通过外戚的身份逐步走向巅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