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元之际隐匿江湖的遗民诗人真山民,其诗风格清丽,颇得晚唐佳趣

 云端书馆 2023-01-12 发布于河北

真山民生活在宋末元初,是南宋遗民,宋亡遁迹隐沦,所至好题咏,自称山民。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宋末进士。

又有李生乔叹以为不愧乃祖真德秀,是以知其姓真,为名儒之裔。然诸说均无确证。山民工诗,所至辄好题咏,因有诗作流传人间,人或拟之以陶渊明。其诗以写麦秀黍离之悲与山林隐逸生活为主。诗学晚唐,风格清丽,颇多警句。

历代对真山民的评价有:“大抵于黍离麦秀抱痛至深,安命委时,无一怨尤之语”,“颇得晚唐佳趣”,有“酸馅气”,无“江湖酬应语”,也无“叫嚣之气”,可称得上是“宋末一陶元亮”“宋代遗民兹其第一流”。

真山民现存有《真山民诗集》。《真山民诗集》里记录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处世思想。也可以说是真山民淡泊、清幽、无诤的归隐侧写。如果不介绍他是遗民,读起来还会觉得单纯是“田园牧歌”式的热爱生活。

1、《晚步》

真山民〔宋代〕

未暝先啼草际蛩,石桥暗度晚花风。

归鸦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

2、《山间次季芳》

真山民 〔宋代〕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许猿分野果,留鹤守云林。

不是闲边客,谁来此地吟。

3、《杜鹃花得红字》

真山民〔宋代〕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4、《新春》

真山民 〔宋代〕

余冻雪初乾,初晴日骤暄。

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

烟碧柳生色,烧青草返魂。

东风无厚薄,随例到衡门。

5、《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真山民〔宋代〕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6、《泊白沙渡》

真山民〔宋代〕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7、《江楼秋夕》

真山民〔宋代〕

楼高古城绕,无奈漏声催。

幽梦风吹断,新吟月送来。

江长渔唱远,云冷雁声哀。

明日重阳酒,黄花开未开。

8、《泊舟严滩》

真山民〔宋代〕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篷。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9、《三峰寺》

真山民〔宋代〕

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

云深不碍钟声出,日转还移塔影斜。

廊下蜗黏松砌藓,佛前蜂恋插瓶花。

竹床纸帐清如水,一枕松风听煮茶。

10、《山人家》

真山民 〔宋代〕

片云隔断嶂西峰,三两山花屋角红。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

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

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

11、《幽栖》

真山民 〔宋代〕

鹤护松扉久不开,蒲团端坐思悠哉。

故交只向梦中见,闲事不经心上来。

双屐蹑云春采药,一筇拄月夜观梅。

东风似见山童懒,自与幽人扫径苔。

12、《山间早春》

真山民〔宋代〕

小桃枝上认年华,随分红开一两花。

将谓春风只城市,也吹春色到山家。

13、《草》

真山民〔宋代〕

草枯根不死,春到又敷荣。

独有愁根在,非春亦自生。

14、《蜜蜂》

真山民〔宋代〕

酿成百花脾,聊尔了口腹。

人知口中甘,谁料腹中毒。

15、《吉水夜泊》

真山民 〔宋代〕

入夜始维舟,黄芦古渡头。

眠鸥知让客,飞过蓼花洲。

16、《刘伯山寄隐》

真山民〔宋代〕

寄隐幽踪何处寻,春风十里薜萝深。

青山不说是非事,黄鸟自赓长短吟。

百折畏途休著脚,十分明月是知心。

不应误放桃花出,惹得渔翁话古今。

17、《春晓山行》

真山民〔宋代〕

风扫连阴作快晴,瘦筇伴我出山扃。

路从初日红边过,人在野花香里行。

古木殊无趋世态,幽禽懒作弄春声。

棕鞋踏遍山南北,只与白云相送迎。

18、《春日》

真山民〔宋代〕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19、《临江晓行》

真山民〔宋代〕

茅舍乱鸡声,疏林淡见星。

霜轻留草绿,雾暗失山青。

踪迹去来燕,交游聚散萍。

浮生原是客,不必恨飘零。

20、《夜话无上人房》

真山民〔宋代〕

蒲团一榻上,坐到夜将分。

窗月灯昏见,岩泉雨歇闻。

茶葡胜饮酒,禅语当论文。

只恐红尘迹,涴师松下云。

21、《春游和胡叔芳韵》

真山民 〔宋代〕

春光泼眼明,占胜得新亭。

棠醉风扶起,柳眠莺唤醒。

非无杯泛绿,安得鬓皆青。

且事日为乐,歌声莫暂停。

22、《兴福寺》

真山民 〔宋代〕

为厌市喧杂,携诗来此吟。

鸟声山路静,花影寺门深。

楼阁庄严界,池塘清净心。

松风亦好事,送客出前林。

23、《溪行》

真山民 〔宋代〕

春暖溪西路,行吟又几回。

水清明白鹭,花落失青苔。

云过日吞吐,树摇金往来。

渔歌听未了,欲去以徘徊。

24、《夏晚江行》

真山民 〔宋代〕

行尽山头路,江空带夕晖。

风蝉声不定,水鸟影同飞。

萧散乌藤杖,轻鬖白荣衣。

试呼垂钓者,分我半苔矶。

25、《山亭避暑》

真山民 〔宋代〕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26、《道逢过军投宿山寺》

真山民 〔宋代〕

穷途欲焉往,薄暮此相投。

蟋蟀数声雨,芭蕉一寺秋。

乡关来枕畔,时事上眉头。

长叹为僧好,今逢更说愁。

27、《渔浦晚秋旅怀》

真山民〔宋代〕

西风吹梦越中游,剪剪轻寒入短裘。

雁字不将乡信写,蛩声空和旅吟愁。

邮亭冷雨孤灯夜,渔市斜阳一笛秋。

是处山川即吾土,仲宣何用怯登楼。

28、《宿南峰寺》

真山民 〔宋代〕

禅房花木锁深幽,借与诗人信宿留。

幡影分来半廊月,磬声敲破一林秋。

僧偏好事能青眼,佛本无心亦白头。

试问青松峰外鹤,閒边曾见几人游。

29、《述怀》

真山民 〔宋代〕

不敢尤人敢怨天,愁来觅酒醉来眠。

五穷有鬼遍相虐,九转无丹别自全。

游食惧违新下令,力耕苦乏旧存田。

灵台坐受忧兵触,荏苒霜华剥鬓玄。

30、《山行》

真山民 〔宋代〕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浥溪花笑欲迎。

涧暗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

远峰忽转还如绕,险迳徐行亦似平。

莫谓诗成无与和,风篁也解作吟声。

31、《闲中》

真山民〔宋代〕

敢咎章缝解误人,甘於闲处著闲身。

腹中书在温仍熟,梦里诗成记不真。

引鹤徐行三迳晓,约梅同醉一壶春。

今朝有喜谁知得,新换衔头号散民。

32、《春感》

真山民〔宋代〕

春光元自好,我却为春愁。

但见柳青眼,不知人白头。

一身浮似寄,百岁去如流。

赖有芒樽在,花前日醉游。

33、《李修伯山居》

真山民〔宋代〕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

未应闲此事,尚可扫玄经。

34、《兰溪舟中》

真山民〔宋代〕

一舸下中流。西风两岸秋。

橹声摇客梦,帆影挂离愁。

落日鱼蝦市,第烟芦荻洲。

篙人夜相语,明发又严州。

35、《闲居》

真山民〔宋代〕

虚明两竹窗,济楚一书房。

风动鸟移树,花香蝶过墙。

身安知病少,昼静觉春长。

未必全无事,终焉也胜忙。

36、《寄郭月篷》

真山民〔宋代〕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

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

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37、《访李延不值》

真山民〔宋代〕

白云满空山,山空不未归。

拄杖莫敲门,恐惊白云飞。

38、《独坐》

真山民〔宋代〕

寒斋淡无味,孤坐思悠悠。

时事三缄口,年光一转头。

有书遮老眼,无药疗闲愁。

假使丹心在,衰迟也合休。

39、《宋道士同游白云关》

真山民〔宋代〕

扶携方外友,来入白云关。

八九峰如画,两三人倚栏。

棋声敲竹外,帘影落花间。

一曲瑶琴罢,翠阴生昼寒。

40、《楼居》

真山民〔宋代〕

携书来过此,便觉少尘埃。

檐冷留云宿,窗明报月来。

闲愁山隔断,幽梦鸟呼回。

湖海元龙气,从渠俗子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