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时祯说中医基础三十四:中医健康观和疾病观、治疗观(一)

 风声之家 2023-01-12 发布于江苏

中医的健康观和疾病观

中医的健康观用便于理解的现代语言来概括就是: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动态平衡系统。人体这个动态平衡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了,出现了失衡就是病态,这就是中医的疾病观。

《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平者,得中也。阴受到阳的制约,不无限向下向内潜藏。秘者,不露也。阳受到阴的制约,不无限向上向外暴露。构成生命体的阴阳两个部分如水乳交融,保持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状态,就是阴平阳秘。

有的人因为《黄帝内经》原文是“阴平阳秘”,就以此否定“阴阳平衡”,这是不对的。阴平阳秘首先是阴阳平衡,如果阴阳不平衡,怎么可能达到恰到好处的互相制约的状态呢?阴平阳秘就是动态的平衡。动态的平衡和静态的平衡的确不同,静态的平衡只需数量相当,动态的平衡是指在相互斗争相互转化中此消彼长而取得平衡。

机体动态平衡的失衡情况是中医疾病观中最重要的概念,称为证。中医是辨证论治,西医是辨病论治。病、症、证是三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医的治疗观(一)

1、医学的目的

医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病痛,消除病痛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更久。所以,一切的医学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人活得更好、更久。判断任何医学行为的价值都应该以是否能实现此目的为标准,背离这一目的的医学行为都是错误的。

2、中医治病就是调理机体平衡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大要以平为期,此其治之之道也。”中医治病叫调理,就是从这里来的。

中医治病就是调理机体的平衡,是根据机体偏离平衡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调整,使平衡重新恢复,就是中医的治疗观,称之为辨证论治。

证,是指机体在特定时空所处的状态,辨证论治就是辨别人体状态偏离平衡的情况进行治疗,使之恢复到平衡状态。

中医治病的立足点不是病上,而是证上。即使是患同一种病的病人,身体状态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即使患的病不同,身体状态相同的病人,治疗方案也可以相同。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人体作为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只要系统的动态平衡不彻底崩溃,人体就能保持存在;动态平衡越接近平衡,人体的状态就越好。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是实现医学最终目的的最直接的医学方法论。

3、没有不治之病,只有必死之证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当机体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根据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使机体重新恢复平衡,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途径。

当机体的平衡被破坏得很厉害,无论是什么疾病引起的,治疗起来都很困难。当平衡被破坏到无法再恢复的时候,机体就必然走向死亡。比如,即使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发生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身上,由于他们的身体自身保持平衡的能力很脆弱,很可能导致平衡破坏到无法恢复,以致要了性命。

同样的道理,即使是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等这些复杂的疾病,已经被西医宣判为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当机体平衡还没有发展到无法恢复的程度,只要对机体状态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估,采用的治疗方法又有针对性,就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特别是这些病在发现早期,身体和正常人比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症状也不明显,说明机体平衡的破坏还很小,彻底治愈的希望就更大。

所以,中医认为“没有不治之病,只有必死之证”。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能因为西医宣布某个疾病是终身疾病,就认为这个病真的没得治了。实际上,无论是哪种疾病,在病人机体还没有发展到平衡无法恢复的地步,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治疗方法,都是可以治愈的。

4、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很多人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严谨。除了思维不正常的人或其它特殊情况以外,谁解决问题都是想从根本上解决,没有人愿意只在表面上解决一下,西医在解决健康问题的时候也一样。问题在于什么才是“本”?不同的医学对本的认识不同,才是问题的关键。

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的这个本,就是阴阳。无论围绕着机体有多少细菌病毒或其它的致病因素,只要机体这个动态平衡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个机体就是健康的。阴阳就是描述动态平衡系统平衡情况的概念。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就是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来作为中医治病的目标,这显然是抓住了医学的根本目标。

把机体上的所有致病菌都杀灭,机体并不一定就能恢复平衡;把机体上长出的肿瘤切除,机体的平衡不但没有恢复,手术创伤还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切断从机体失衡到出现症状间的某一个环节,症状会消失,但是机体失衡并没有恢复。

病人的各种症状,西医的各种检验指标,包括西医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观察到的机体微观病理变化,这些都是表象,机体一旦正常,表象自然就消失。人们不能通过改变表象治好病,而是治好病以后,表象自然改变。

后世中医理论中有“缓则治本,急则治标”之说。这个说法和经典中的“治病必求于本”并不矛盾。

“缓则治本,急则治标”里的标本作为对举的概念,不同情况下标与本之所指不同。标代表现象、外在的、继发的情况,本代表本质、内在的、原发的情况。如就机体失衡与症状而言,机体失衡为本,症状是标;就邪正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就疾病先后言,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就病位而言,脏腑之病为本,肌表之病为标等等。

“治病必求于本”里的本专指阴阳,即机体的平衡情况。

那么该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关系呢?尽管新病、继发病、肌表部位的病相对于旧病、原发病、脏腑部位的疾病来说,只是标,但是当它们成为影响机体失衡的最大因素的时候,就应该先治疗这些病。

如病人大出血,由于大出血会迅速改变机体的平衡状态,危及生命,故不论何种原因的出血,均应紧急止血。若出血只是继发病或者新病,那么就是急则治其标。待血止后再治其原发病或者旧病,就是缓则治其本。但是在治疗大出血的时候,并不是说中医有一个万能的止血药,所有的出血都可以止。中医治疗大出血的止血方法还是要“治病必求于本”,根据机体的阴阳状态来进行调整,血热的要凉血,瘀血的要活血,气虚的要补气,阳虚的要温阳。

再比如肝硬化导致的血瘀水停,血瘀为本,腹水为标。如腹水不重,则宜化瘀为主,兼以利水,瘀化,腹水自然消失,此为“缓则治本”。但若腹水严重,成为比瘀血还要厉害的阻塞气血运行的邪气,病人出现腹部胀满,难以坐卧,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时,则应先迅速去掉已存在的腹水,此为“急则治标”。为什么这时候要先去腹水呢?因为腹水已经成为破坏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这还是“治病必求于本”,还是根据机体阴阳的状态来进行治疗。

所以中医治病最根本的治疗原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指机体的阴阳状态。所谓“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等,也都是根据机体的阴阳状态来决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