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断人体是否平衡的四法

 止喧 2014-04-16
 

 
 诊断人体平衡的四法
 
    “八纲辨证”法,就是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组辨证标尺,来衡量疾病性质的方法。正常情况下,身体应该保持阴阳平衡的状态,最基本的诊断方法是由“表里”判断病位的深浅,“寒热”判断病症的性质,“虚实”辨别邪症的盛衰,“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其中,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由此,将疾病分别归属为表证或里证,寒证或热证,虚证或实证,最终综观整体病症特点确定病症,如表寒虚证、表热实证等病症类型。
 
 
 
阴阳五行的法则及其应用
 
 

什么是阴阳五行?阴气和阳气有什么作用


    阴阳五行互为因果,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万物,根据其属性,都可分为阴、阳两大类。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面,也就是阴阳的两面。


◎ 阴阳五行


    阴阳没有实体存在,古人创造阴阳的动机和灵感,源自大量的社会生产实践,宇宙间的万物起源变化、发展、消亡的运化过程,都具有普遍性的自然规律,因此成为连接万物的纽带。古人将阴阳统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由对立性质合成的虚化的整体形象,即“阴与阳”。“阴阳”的并列,体现出双方的对立与平衡状态,以及万物的生发由阴初生至阳为极盛,阴在先,阳在后.合称为“阴阳”。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宇宙是由这“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宇宙间万物万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的相牛相克如同阴阳,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所谓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为作用。《内经》根据五行之间的生克规律,分别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界定,如: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 阴阳两气的作用


    阴阳有一个物质性的基础来源,阴气具有寒冷、黑暗的性质,有向内收缩、向下运动的性能,能够起凝聚作用;阳气具有炎热、明亮,外向的性能,能够起扩散作用。两者以鲜明相反的性质表达出对立关系。阴气、阳气以温度、亮度、运动为基准,表达了矛盾双方在本质上的统一关系;阴气、阳气双方的量变体现了一条消长互变规律。它们之间强烈的性质反差,又在物质中普遍存在,古人之所以将原型创造成为形象,是为了扩大阴阳包容的内涵,以满足形象物质的要求。

 
 
 
 
 
 
中医的疾病观 人为什么会得病



◎ 概说


    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就是寒热、虚实、燥湿等。生理、病理概念是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痰饮、积聚等>。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机体对外界环境能适应,内部各方面活动相协调,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或“阴平阳秘”,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是健康。反之,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正常的机体存在着调节机制,使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维持自体动态平衡,并可适应外界的变化。当内外因素作用于人体时,削弱或破坏了这种调节功能,或其强度超出机体适应限度时,就会导致机体动态失衡,产生疾病。中医理论把这种内外因索称为“病因”。所以,疾病就是由于病因作用于机体,破坏人体内稳态,导致动态平衡失调或者被破坏的状态,而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


    人寄生于自然界,时刻受到自然的影响。不良自然环境会直接干扰体内的气血运行,气血是在全身循环运行的,那么病症也会全身性扩展。并且,身体哪个部位气血阻滞严重,哪个部位的病症就相对突出。病因作用于人体,能否致病,还取决于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经常运动健体,合理膳食,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产生疾病的原因


    人体内部气血运化失调。体内各脏腑、组织、系统的生理运化功能产生故障,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此时,外邪就会侵入人体,产生病态。中医病因学将其分为三种:外因,如六淫;内因,如七情;不内外因,如饮食、房事、外伤等。总之,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就是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此消彼长的两方面。
 
 
 
 
 
 
 
中医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
 

◎什么是中医养生


    养生就足保养生命的意思。
    古人认为养生重在养性,养性重在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调和。中医学把精、气、神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
    中医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形神兼养三方面。天人一体,是指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寒热温凉.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阴阳失调是身体致病的主因,提出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措施,维持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兼养就是通过运动以锻炼形体,通过静养以调摄情志生活,达到身心的调修。
 
◎防重于治

    中医养生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以及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警醒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及时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养生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使各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隐患减小到最低。所谓“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从而达到末病先防”。如是即可预防早衰和疾病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