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病的先后主次和传变规律

 su4380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作者:张其成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讲标本——发病的先后主次,

第二部分讲病传——疾病的传变规律

 “标本”这两个字都是木字部首,“标”是树梢,“本”这个字的字形就是在树木的下方做了一个指事符号,表示根部、树根,“标本”就是树梢和树根,引申为枝节和根本,也就是主和次,也引申为现象和本质,“标”是现象,“本”是本质。

 “标本”在《素问》中有多重含义,比如前面学过的《移精变气论》说:“标本不得,亡神失国”,是说诊断的脉象面色为标,病人得病的实际情况为本。在《汤液醪醴论》中“病为本,工为标”,是以病人为本,医生为标。那么我们这一篇标本又是什么意思呢?黄帝一开始就问了: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疾病有标与本的区别,刺法有逆治与从治的不同,这是为什么?显然这里讲的“标本”是指疾病而言,也就是标病和本病。因为有标病和本病,所以在刺法上就要逆治与从治。

那么什么是标病?什么是本病呢?就疾病而言,“标”就是疾病的现象,也就是症状;“本”就是疾病的本质,也就是病因。从发病的部位来看,标就在体表,本就在内脏;从发病先后来看,原发病(先病)为本,继发病(后病)为标。这一篇讲的标病本病主要是指发病的先后说的,本病就是先发的病,标病就是后来发的病。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岐伯回答:凡是针刺的方法,必须首先要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搞清疾病发展过程中前后症状的关系,施治时恰当运用逆治与从治,灵活处理标病与本病的先后关系。

那么在治疗上是先治标病还是先治本病呢?


所以说有的病因在标就先治疗标病,有的病因在本就先治疗本病,有的病因在本却先治疗标病,有的病因在标却先治疗本病。因此有治疗标病取得疗效的,有治疗本病而取得疗效的,有采用逆治而取得疗效的,有采用从治而取得疗效的。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如果知道了标本间的轻重缓急,就能治疗屡次见效,万无一失,不知道标本间的关系,可以说就是妄自盲目行医了。这里强调了知标本的重要性,知不知标本的后果是截然相反的,能够通晓标本之道就能药到病除,否则就误人误己。这一句话现在被我们领导人用于治国理政,治理国家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是“本”,哪些是“标”,也就是要搞清楚哪些是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矛盾、次要问题。可见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治国、治人、治病的原理是相同的。

那么在治疗中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要先治疗标病,什么情况下要先治疗本病呢?

这一篇分了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先本后标,先治本病后治标病:“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先患某一种病然后才引发气血逆乱的要先治疗先患的本病,先出现气血逆乱然后才生病的先治疗气血逆乱的本病,先出现寒证然后生病的先治疗寒证本病,先患病然后出现寒证的先治疗所患的本病,先出现热证然后生病的先治疗热证本病,先患病然后出现泄泻的先治疗所患的本病,先泄泻然后发生其他疾病的先治疗泄泻的本病,要先把泄泻调理好,才治疗其他病;先腹中胀满而后心烦的要先治腹中胀满的本病。

第二类是先标后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出现热证然后发生腹中胀满的先治疗腹中胀满的标病,先发生某一种病然后发生腹中胀满的先治疗腹中胀满的标病。

综合起来看,“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凡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大小便不利就要先治疗大小便不利的标病,如果大小便通利则治疗先患的本病。“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如果疾病发作且邪气亢盛有余——实性疾病,要采用本而标之的治法,就是先祛除病邪治疗本病,再调理气血阴阳治疗标病。

如果疾病发作且正气虚衰不足——虚性疾病,采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先扶助正气治疗标病,再驱除病邪治疗本病。

第三类是标本兼治:岐伯说:“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要慎重观察疾病的轻重,(“间”是轻,“甚”是重),要用心意去辨别它。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病情轻者,标本同治;病情重者,只能单独治疗,或者先治标,或者先治本。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大小便不利引发的其他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大小便不利,则无论是本病和标病,先要治疗大小便不利的疾病,因为大小便不利是急症,如果不先治疗是很危险的。后世医家可以通过这些临床经验,在临证时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治反为逆,治得为从”,治疗时违反了标本的道理就是“逆”,治疗时顺应了标本的道理就是“从”。所以说“病有标本、治有顺逆”。

讲完标本顺逆之后,黄帝和岐伯又讨论了五脏疾病的传变的问题。比如心病: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凡是疾病的传变,心病先引发心痛,一日后疾病传到肺引发咳嗽,三日后疾病传到肝引发胁肋胀痛,五日后疾病传到脾引发大便闭塞不通,身体疼痛沉重,再过三日不能痊愈就会死亡,在冬季会在半夜死亡,在夏季会在中午死亡。

可以看出五脏疾病的传变是按照五行相克次序进行的,比如在心病的传变中,心属火,火克金,肺属金,所以接下来就会传变到肺,引发咳嗽,然后金克木,肝属木,就会传变到肝,引发胸胁胀痛,木克土,脾属土,脾受病邪引发大便不通、身重疼痛,此时四脏受邪衰微,如果还不能治愈,累及肾脏,即使华佗在世,也难有回天之力。其他脏腑疾病也都是按照这个规律相传变的。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各种疾病都是按五行相克的次序传变的,也都会有死亡的期限,死期已定就不可以用针刺治疗了。大循环指灸导引术提示如果传变过程不是按照五行相克的次序传变,而是中间隔一个脏器或者隔了三四个脏器传变的疾病,说明病情是相对较轻的,所以就可以用针刺治疗。

快速辩病法

疾病不外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能明以下要点,可快速辩证病也!

  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冻饮料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病之新久,禀之浓薄,脉之虚实以分之。假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浓脉实有力,此实也。假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此虚也。 

一病之表里,全在发热与潮热,恶寒与恶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苔之有无,脉之浮沉以分之。假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胎,脉息浮,此表也。火功开锁疗法提示假如潮热恶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息沉,此里也。 

至于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

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者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者为阴。寒邪客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热邪达表,阳中之阳。而真阴、真阳之别,则又不同。

假如脉数无力,虚火时炎,口燥唇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此真阴不足也;假如脉大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饮食不化,此真阳不足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别,总不外此。

然病中有热证而喜热饮者,同气相求也。有寒证而喜冷冻饮料,却不能饮者,假渴之象也。有热证而大便溏泻者,挟热下利也。有寒证而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也。有热证而手足厥冷者,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是也有寒证而反烦躁,欲坐卧泥水之中者,名曰阴躁也。

有有汗而为实证者,热邪传里也。有无汗而为虚证者,津液不足也。有恶寒而为里证者,直中于寒也。有恶热、口渴而为表证者温热之病自里达表也。此乃阴阳变化之理,为治病之权衡,尤辨之不可不早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