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预防与治则3

 灵兰小草 2023-04-08 发布于山西

讲师:徐雅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三、治则

(一)概念

Ø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Ø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Ø中医治则的核心是“以平为期”

(二)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1、治则与治法的区别 

  2、治则与治法的联系

  3、治则与治法的层次结构

Ø指导思想:治病求本。

Ø治则: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理脏腑、调整气血,三因制宜等。

Ø治法:

Ø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Ø具体治法: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峻下逐水,清热解毒。

Ø治疗措施: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三)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

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故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临床实际操作中,对外感性疾病,着重病因的辨析;对内伤性疾病,则注重病机的辨析。

如头痛病,既有因感受六淫邪气,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暑湿等所致者,又有因机体自身代谢失调而产生气虚、血虚、瘀血、痰浊、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病理变化而发者。

外感性头痛,辨清了病因,则能确立证候而施治;内伤性头痛,一般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因而必须辨明病机,据病机确立证候,然后论治。

(三)治则的基本内容

1. 扶正与祛邪

(1)概念

Ø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各种虚证。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补津等,均是扶正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Ø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适用于各种实证。发汗、涌吐、攻下、消导、化痰、活血、散寒、清热、祛湿等,均是祛邪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2)扶正祛邪的运用

Ø1)运用原则

① 攻补应用合理,即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

② 把握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

③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Ø2)具体运用

①单独运用:扶正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祛邪适用于实证或真实假虚证。

②同时运用: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扶正兼祛邪:即扶正为主,辅以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祛邪兼扶正:即祛邪为主,辅以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③先后运用:扶正与祛邪的先后运用,也适用于虚实夹杂证。

Ø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应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此时兼顾祛邪反能更伤正气,故当先扶正以助正气,正气能耐受攻伐时再予以祛邪。

Ø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用于以下两种情况:A. 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B. 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此时,先行祛邪,邪气速去则正亦易复,再补虚以收全功。

2. 治标与治本

(1)概念: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① 就邪正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② 就病机与症状而言,病机为本,症状是标;

③ 就疾病先后言,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④ 就病位而言,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等等。

(2)标本缓急的应用

  

3. 正治与反治

(1)正治

Ø概念: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Ø适应证: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正治的应用

①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即以热药治寒证。

② 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即以寒药治热证。

③ 虚则补之: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即以补益药治虚证。

④ 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

(2)反治

Ø概念: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

Ø适应证:反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但究其实质,用药虽然是顺从病证的假象,却是逆着病证的本质,故仍然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反治的应用

① 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

② 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

③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经闭、气虚便秘、脾气虚腹胀等。

④ 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瘀血性崩漏、热结旁流、食积性腹泻等。

正治与反治的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