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的练习与提高

 杏坛归客 2023-01-13 发布于山东

明白了美的心灵在写诗中的作用,把这付诸于日常行为,写诗才真正算找到了练习和提高的钥匙。

人人都知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修身养性,但为什么当人们参与其中反倒是常常增加了额外的毛病?比如炫耀,争吵,诋毁,抄袭,妒忌,乃至相互碾压,拆墙脚,背后使绊子,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对这些,俗语好以文人相轻道之,其实毋宁说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修身养性。没有主动的修身养性之心,即使傍上修身养性之事也是徒有其能的,不仅不能修身养性,反而多了些长毛病的地方。

在中国文化里,自古缺少的是有骨气的文人墨客,而不缺单纯鼓捣纸笔的人,故一方面经典的东西弥足珍贵,一方面各种糟粕伪装其中,鱼龙混杂。这种局面正是中国文化的真实写照。传统诗词从形式上讲是中性的,说不上什么,例如雅与不雅,能够说得上的唯一就是如何使用它。

要写诗,尽管形式总是要学的,绕不开,尽管形式的运用是写诗练习的一部分,这也注定属于一个人知道与否和能否应用的问题,只学这个还提不上修身养性,更不能把会用不会用当做写诗能力的提高。正如端起碗吃饭不是真本领,通过端起碗吃饭或吃什么而活出更好的人性来才是真本领一样,诗的形式搞得再明白,运用再自如,也仅仅是初学写诗的一小部分过程,顶多算对这种形式在能力上从无到有的适应过程,不能算对写诗全部本领的真正练习,更不能奢望简单凭这点本领就有实质上的提高。

一件事情或一个做法之所以能够修身养性,是参与的人本就有修身养性之心,然后才成为了修身养性的载体和媒介,否则便说不准载的是什么,或把人引向何方。

写诗就是这样,不过是人们借来说话的方式而已,尚无法确定一个素质不高的人一学起诗来就成了素质高的人,所以会不会写诗是一回事,会不会做人也是回避不了的事。只有把真实的做人和写诗结合起来,诗才称得上有的欣赏,可欣赏,才有打动人、感染人,乃至引导人的资格。叫人们欣赏骗人的诗,也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可能觉得有益,一旦知道被作者绑架了,上当受骗了,对读者而言是很泄气的。

千古事实证明,写诗的练习和提高切不可止于形式和语言本身,要首先培养日常修身养性之心,向真实做人要本领,以求真的心态打造诗的灵感,从平实的生活里锤炼诗的语言,让自己千方百计不同于那些不懂得修身养性的人。也就是说,只有人不俗,诗才不庸,所见、所感、所想、所写之处,才眼光独到,才个性独具。当写诗脱离了人云亦云的趣味和千人一貌的局面,写出来的诗焉能不打动人和感染人?即便做不到这个,至少做到让人有的欣赏总是轻而易举的。

诗要做到有的欣赏,玩表面上的东西总是小聪明,只有关注内容,其实是做到有人诗合一的内涵,才是写诗的大智慧。

围绕这个大智慧写诗,才算得上写诗的真练习。坚持这样的练习,提高是自然的,不然即使把诗的形式练熟了,语言甚至做到了信手拈来,离写出人人称颂,人人受益,人人过目不忘的脍炙人口的好诗,还是差十万八千里,因为此时过得了文字能力上的写诗关,过不了作者欠缺做人涵养的瓶颈关。

本文转载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