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你已经尽力了,可是领导还是不满意,浅谈正确的工作方式

 新用户3997fVpW 2023-01-13 发布于浙江


案例简述:

同事小A接到领导下达的任务,立刻着手去做,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表现出自己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很快就把做好的成果交给领导。

领导随手翻了几页,扔到一边说道:“你就拿这种方案交代客户?拿回去修改。”

小A心中忐忑,看领导的脸色不好,也不敢多问,拿着方案进行优化,经过反复斟酌自己觉得已经很满意了,又拿到领导面前。

没想到领导一边看一边皱眉说道:“我实在是怀疑,你是不愿意做事,还是做事就没带脑子?”指着方案几处,噼里啪啦说了一通,由于小A心里紧张,领导越说他越懵。

于是就这样修改了五、六次,领导还是不满意,最终方案交到其他同事手中,只是在小A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优化一些内容,方案就通过了。

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你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明明已经尽力去做了,可是领导还是不满意,你以为是领导刻意刁难,实则却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存在问题。

接下来就类似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突出自己的工作成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

文章图片1

01.搞清楚领导思路

当领导安排工作之后,由于“畏上”的心态,明明没有明白领导的思路,却不敢询问,因为怕领导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是怕自己一问任务就交给竞争对手了。

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同时也是私心在作祟。重点不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了如何赢得好感之上,事实上只要把事情做好,自然能赢得好感。同事小A,都没问清楚领导的思路,就开始着手去做,思路不对做的再好,领导也不会满意。

当然有些时候确实领导交代工作不清晰,但更多的时候,领导认为你应该和他的思路保持一致,认为你知道该如何做。如果不知道赶紧问清楚,否则一旦方向错误,越是努力错的越离谱。

别说什么“殊途同归”一切都是为而来工作,领导就是裁判员,你与他思路不一致很可能所有的努力都会泡汤。

不懂就问,哪怕领导对你能力有所质疑,但只要结果满意一切都不是问题。职场上工作与领导思路、节奏保持一致性,十分重要。别拿着无知当个性,非要与众不同突显自己。

文章图片2

02.明确做事的路径

做事的路径十分重要,这是一个次序的问题,职场有些事情,不是越快越好,而是次序要对,明确了做事的路径才能事半功倍。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如果涉及报销的事情,部门经理没签字,财务没签字,你直接找老板签字,别说老板不会签字,就算是老板签字了,部门经理,财务上审核出了问题,比如,发票的贴错了,或者部门领导不知道这件事,结果不难想象。

任何事情,做成很重要,实现的路径也很重要,路径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路径错了很可能事倍功半,这也就是有些人做事看似不急不缓,但工作效率就是高;有些人看似急急忙忙,但事情不是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就像一个救火员。

努力做事很重要,实现路径更重要,就像一条直达车,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而不是七拐八绕,最终才到达地方。

当明确了做事的路径之后,只要按照步骤来做,实现目标将会十分轻松,甚至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把事情优化到无可挑剔。

文章图片3

03.过程中懂得借鉴

许多职场还是学生思维,总是不愿意求人,更不愿意借鉴别人的东西。职场是一个讲结果的地方,至于过程如何,那是有满意结果之后才会考虑的事情。

牛顿都说:“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职场上要懂得“抄”,当然不是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懂得借鉴优秀的地方,完善自己的工作。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会使用工具,借鉴别人优秀的地方,就是在使用工具。就像目的地是北京,放着汽车、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不用,非要步行到达才是能力的体现?

当还不足撑起一片天的时候,站在巨人的肩上,才是让自己更快达成目标的方式。没有满意的结果,过程如何完美,都无济于事。

职场不是学校,不会给你“过程分”,答案才是你最终的成绩。

文章图片4

04.完成别留瑕疵

经常能听到职场“老油条”说:“交任务时,留点明显的瑕疵,让领导体现自己高明改一下,否则还是会挑毛病,不到最后一刻总是修改不完。”

对于这种理论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把自己的格局仅仅放在工作上,并非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不可否认“老油条”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可问题是对自己能力提升却没有半点好处。

这就像赚钱还是值钱,两者之间做选择,或许你认为已经完美的东西,用领导的眼光来看还有继续优化的地方,但如果有明显的瑕疵,领导或许明白你心里的小九九,或许以为你的能力不过如此,即便指出其他的地方,你也无力改变。

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就错失了被重用的机会。多与领导沟通不是坏事,领导提出问题时就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对了解领导的思路、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聪明的人永远都在装傻,愚蠢人的总是在自作聪明。

文章图片5

05.工作在平时准备

很喜欢一句话:“宁可备着不用,不能用的时候没有。”很多工作是在平时的积累,当领导安排工作时,其实自己早已有了方案,只需要按照领导的思路完善即可,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差距。

精明的人工作都在平时,哪怕这项工作看似现在没有用,但已经开始提前做准备了,当需要的时候,自然比别人更容易突出自己。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只是有些人积累在平时,关键时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而有些人拿到任务之后,才开始思考,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这样逐渐拉大了。

有句话说得好:“你以为自己起得早,其实还有那不睡的人。”

这就像汽车的备胎,总是在关键时候,你最需要的时候它的价值才会体现。工作在平时,提前准备,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天赋异禀的人没有那么多,但平时积累的人却不少。这就像存款,你积累的越多,关键时候起到的作用越大,而不是突然赚了大钱,突然起到作用。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