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自测血压不准确?新研究:家庭自测优于诊室测量

 whhbjh 2023-01-13 发布于北京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不到4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而积极控制高血压,是减少高血压可能带来的心血管、肾脏、脑血管等多方面健康危害的重点。想要控制好高血压,定期的血压监控测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很多朋友的认知里,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家庭自测血压不准确,而只有医生诊室测量的才最准确,但近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血压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的时间点测量血压,收缩压的差异可达到30mmHg左右,而在诊室进行的一到两次血压测量,往往难以准确反映人体的真实血压状况。

一直以来,各大高血压指南都指出,通常应该以诊室测量的数值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合理的家庭自测血压,更有助于获得真实可靠的测量结果。

该研究发表于《普通内科杂志》上,研究人员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家庭自测血压,比在医院或诊所测量的血压更准确。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根据最近一次的就诊记录来识别高血压的高风险人群,然后他们随机分配了参与者,统计了在诊室、家中以及医疗机构自助式测压设备上进行测量的后续血压读数。

与此同时,每位参与者也都接受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种检查需要参与者连续佩戴血压监测设备24小时,白天每20到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而夜间则每30分钟到6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这种设备是测量和评估血压水平,了解血压波动规律的金标准,但目前应用远没有单次测量的血压计广泛。

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测量值作为基准值,研究人员对比了诊室测量的数值,以及家庭自测血压的测量值,以及在医疗机构自助设备(如药店、医院候诊大厅)血压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最接近基准值,而诊室测量的收缩压低于基准值,导致了大约50%的病例未被有效地诊断出高血压;而自助设备测量的数值则明显高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测量值,导致了过度诊断高血压的几率增加。

为什么家庭自测血压比诊室测量反而更准确呢?以下的几点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家庭自测血压更能够反映患者的多个时间段的血压情况。诊室测量血压,往往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某个时间点的测试,如果正好赶上血压处于波动的“谷底”,当时的血压正常,但一天中其他时间的血压都明显偏高,可能就会出现漏诊,而贻误高血压的干预治疗。

其次,家庭自测血压更加便捷,受测者的情绪也更稳定。在家自测血压的方法,更加便捷高效,现在的电子血压计也都比较方便使用。而家庭自测血压的方式,也更易于反映患者血压的真实情况。有部分朋友,在诊室测量时会因为紧张或情绪影响,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的情况,但在家庭自测血压的过程中,则血压基本正常,这种假性的“白大衣高血压”同样值得注意,如果没有高血压问题,却吃了降压药,带来的低血压风险同样也会危害健康,得不偿失。

第三,家庭自测血压可以通过测量多个时间段血压,计算平均值,更准确地评估受测者的血压水平。相比诊室的单点测量方法,家庭自测血压可以随时测定,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血压后,计算平均值,方式更接近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测量方式,测量值也就更加接近了。

很多朋友总认为家庭自测血压不准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疑虑,一是认为家用的血压计不准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血压计,只要是正规产品,经过合格检验和符合相关医疗器械标准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可以准确测量血压的,完全不必过分担心,如果想要更准确的家庭自测血压,也可以选择从相关网站进行查询,选择经过认证的血压计型号来购买。

另一方面的疑虑是担心自己测量血压的方式方法不准确,进而导致血压测量值不准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给大家以下几点小提示,供大家参考——

  • 在家庭自测血压前,应注意保持静息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影响以及情绪影响。

  • 测试前应注意排空尿液,不要憋尿。

  • 测试时注意袖带的松紧度,适中即可(可插入一根食指),不可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 袖带的中央部位应该肱动脉上,气管要位于手臂内侧,距手肘关节上方1到2厘米的中央位置。

  • 一般可以采取坐姿或卧姿,坐姿测试时,最好把胳膊放在桌面上,袖带的位置与心脏平齐。

做好这几点,通常都是可以准确自测血压值的,对于家庭自测,特别是不了解自身血压波动规律的朋友可以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应该每天多选几个时间点进行测试,一方面全面了解血压在全天的波动情况,另一方面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确诊高血压问题。

对于已经了解自身的血压情况,波动规律的朋友,在长期控制血压的过程中,仍然应该注意定期地测一下血压,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而在更换用药方案,或者血压出现较大波动的期间,也应该增加血压家庭自测的频率,以了解自身的血压变化情况。

这篇文章介绍了家庭自测血压的一些优势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排除自测血压的一些误区以及准确的自测血压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健康知识,让我们共同助力,一起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