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广州十三行(上)︱最初的十三行不在十三行路,也不在文化公园,你知道在哪里吗?

 敦厚书屋 2023-01-14 发布于广东

(本篇文章约3900字,阅读时间约13分钟)

壬寅金秋,广州西堤,江风轻拂,但仍觉暑气扑面。

倚着堤岸栏杆,眺望着西堤(沿江西路)上的粤海关(广州人俗称的大钟楼)、西堤邮局、南方大厦等连片百年建筑,历史感扑面而来,思绪万千。

图片汇集众多百年建筑的广州西堤,已成年轻人拍照打卡热点。

这片江面,这片土地,曾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留下厚重一笔。

时间往前推移三百多年,江岸往北推移二百多米,这里曾经是商通全球、富足环宇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昔日繁荣的广州十三行。

图片昔日繁荣的十三行。水粉画,绘于1760年,大英图书馆藏。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提起十三行,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十三行路”,因为那是人们现在对十三行的唯一印象。但十三行就只有这一个印记吗?曾经规模宏大、拥有辉煌历史的十三行,还有没有留下其他的历史痕迹呢?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决定实地寻访昔日的十三行。

【1】 

十三行的历史

十三行是什么?

按照十三行博物馆的前言:十三行是一个地名,十三行是一片商馆区,十三行是一个商人群体,十三行是一种贸易体制。

据《荔湾区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开放海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等4个口岸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人直接到这几个口岸进行贸易。粤海关由此设立,关址在五仙门内,即今海珠广场西侧。

图片昔日的粤海关。油画,绘于十九世纪初,香港艺术馆藏。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发关于建立洋货行制度的公告,鼓励“身家殷实”之人“承充洋货商”。洋行专门经营进出口对外贸易,洋行商人要对粤海关和朝廷承担义务。经朝廷批准开业的洋行行主,钦赐官衔,以示权贵身份。十三行的洋行就是在此情况下产生,并成为一种公开、合法的行业。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朝廷关闭福建、浙江、江苏三处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揽对外贸易,一口通商,创造辉煌,一直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历时80多年。

图片乾隆皇帝指定广州一口通商的谕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里的洋行数目并不是只有十三间,它是一个动态的数字,随着对外贸易的兴衰而时有变动。据记载,最多时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26间,最少时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4间。

另外,十三行里还有“十三夷馆”,这个夷馆即夷人寓馆的简称,是外国商人营业及居留之所,租自十三行行商所建的房屋。其十三的数字也不是实数,只是对应于十三行的一个称谓。

图片十三行商馆。钢笔画,绘于1839年,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藏。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2】 

繁华的西濠口

据《荔湾区志》记载:当日十三行位于现在的人民南路南段,今西濠口、西堤、市文化公园的一片地区。其范围界址: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南至珠江边,北至今十三行路。

图片《十三行分布图》。图片摄自《荔湾区志》

从位置分析,昔日十三行就位于现今人民南路两侧,包括东侧的西濠口,西侧的西堤和文化公园,共三大块区域。

因文化公园内已没有街巷和民居,故寻访的重点就放在西濠口和西堤。

根据《荔湾区志》上的《十三行分布图》,笔者决定从东侧的西濠口开始寻访。

图片人民南路路口。道路下面就是变成暗渠的西濠出江口,人们习惯将东侧称为西濠口。

提起西濠口,人们第一反应可能是“西濠二马路”,因为那是西濠留下的的仅有印记。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餐厅“人人菜馆”落户“西濠二马路”,创先河地二十四小时营业,加上短短的路面汇聚多间电影院、酒楼、各式店铺,吃喝玩乐齐全,“西濠二马路”一时人气旺盛,成为广州夜生活第一街。

笔者的寻访就从人民南路开始,转入“西濠二马路”,映入眼帘的是不温不火的商业景象。“人人菜馆”早已消失,广州电影院在“西濠二马路”这边的门口已封闭,并被间隔成多个铺面。路面店铺以快餐店、小吃店、便利店为主,曾经的广州夜生活第一街已全无踪影。

图片现今的西濠二马路,已没有往日的喧闹。

那么,历史上的西濠口又是怎样的呢?

从《十三行分布图》中看到,1777年(即乾隆四十二年)时的江岸线,西濠口东侧的仁济医院(可能笔误,应为博济医院,即今孙逸仙纪念医院)有一半范围还在江中。

图片《十三行分布图》局部:西濠口部分。图片摄自《荔湾区志》

原来,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是博济医院。博济医院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其前身是由美国医学传教士伯驾于1835年创办的眼科医局,原地址正是在十三行商馆区内的豆栏街,1859年正式命名为博济医院,1865年迁至仁济大街(即今“仁济路”),直至现在。

图片伯驾与华人助手。绘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图片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为博济医院。

从《十三行分布图》看到,1777年(即乾隆四十二年)时,西濠口西侧因为靠近十三行,已出现“宝顺大街”、“普安街”、“怡和街”等多条街巷和多个洋行。

现今寻访,在“西濠二马路”由西往东走,惊喜发现《十三行分布图》上显示的、1777年以前的三条街巷,在经历了二百多年后,竟然还存在,留住了历史的印记。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靠近人民南路的“宝顺大街”。进入街内,只见都是各种空调、水管等设备管道,这里已变成新亚大酒店的后巷,当然也不可能见到当年组成“宝顺大街”的天宝行和同顺行。

图片宝顺大街西濠二马路一侧冷冷清清。

图片宝顺大街门牌。

在街内一路向北,走到“仁济西路”这边的街口,“宝顺大街”的另一头又是另一种景象。由于“仁济西路”对面便是“十三行路”,这边“宝顺大街”的房子都成了各种时装仓库,人来车往,非常繁忙,好像是在重演着十三行昔日的繁华。

图片宝顺大街仁济西路一侧非常繁忙。

“宝顺大街”东边的便是“普安街”,这里曾经开设有十三行四大富商之一卢文锦(官名茂官)家族经营的广利行。

图片卢文锦画像。广利行行主,曾为行商首领。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走在“普安街”上,全然感受不到十三行富商风光的氛围,也没有感受到二百多年古巷的历史厚重感,感觉这里更像是如今城中村握手楼的始祖,管线混乱,最窄的地方两人通过需要侧身而过。

图片普安街牌坊。

图片普安街门牌。

图片普安街仅有一米宽,感觉像城中村。

再往东寻访,“普安街”的东侧便是“怡和街”。说到“怡和街”,这是因为十三行四大富商之一伍秉鉴家族经营的怡和行所在地而得名。

清嘉庆六年(1801年),伍秉鉴(官名浩官)接手父亲伍国莹创办的怡和行,逐渐做大做强,成为十三行中的主要洋行,并于1813年出任十三行总商。

图片伍秉鉴画像。怡和行行主,1813年出任十三行总商。图片摄自十三行博物馆

伍秉鉴是个商业奇才,他主理的怡和行不仅经营丝织品、茶叶、瓷器,购买大量田产、宅院、茶园、店铺等,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保险等业务。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财产已达2600万银元,据说已是那时期的世界首富。

现今的“怡和街”虽然有深厚的历史,但街容街貌却是现代感,缺乏富历史感的建筑。比起旁边的“普安街”,虽然也身处十三行商圈内,但街巷尚算整洁,少了些脏乱差,有些专门维护的感觉。

图片怡和街牌坊。

图片怡和街路牌。

图片怡和街小巷,尚算整洁。

【3】 

最初的十三行在西濠口

可能人们会问,十三行不是在文化公园、十三行路一带吗?怎么会在西濠口?

原来,据民国学者梁嘉彬著的《广东十三行考》(1937年初版,1999年再版)记载,清代外国人不准入城,故洋人夷馆只能设在城外靠近西濠的今“十三行路”以南至珠江边一带,即今文化公园一带。

清顺治四年(1647年),官府在广州城东西城墙的南端,分别修筑鸡翼城至珠江边,以保护南面城墙外的新商业区。出于治安考虑,清初十三行各洋行就设在受鸡翼城保护的新商区内,即今一德路至西濠二马路一带,所以最初的十三行洋行就设在西濠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