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路商场:先施公司

 书柜茶室 2023-01-14 发布于上海

提起旧时上海的形容,“十里洋场”大约会是第一个在脑海中绽放的词汇。“十里洋场”之说,其实并非静安寺到外滩的这十里长街,而是以其时俗称的“四大公司”为中心,“周匝十里”的商业圈。作为“四大”之首,先施公司在 20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就矗立于现南京东路街头,为海上繁华商业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到先施公司,首先要提及的,就是它的创始人——广东香山籍商人马应彪。马应彪原是澳大利亚华侨,在悉尼学习了全球百货公司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从一个商人角度,预见了正在崛起的百货商业体系对国家格局的改变。他先后在香港(1900 年)、广州(1910 年)两地开设先施公司,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后来,他被日益繁华的上海国际大都市所吸引,两次派人来上海调查。

当时的上海,已有在清末相继设立的惠罗、福利、泰兴三家英商创办经营的外资百货公司。但它们一贯以欧美人为消费对象,与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疏离。马应彪敏锐地捕捉到了华人消费市场急剧上升的购物需求,决定在上海设立以中国消费者为主要对象的环球百货公司。

1917 年,一座华丽的七层巴洛克风格建筑在上海南京路浙江路口诞生。那就是“不计工本、精益求精”的上海先施公司大楼。

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其外观采用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貌腰线突出,局部有巴洛克式装饰。大楼最初建设时为五层,后增高至七层,这座以商品橱窗和霓虹灯广告牌装饰的钢筋水泥建筑,在南京路传统砖木结构为主体的二层楼商业建筑群中显得非常醒目,它也是当时南京路最高的建筑。

先施百货大楼沿街的骑楼式券外廊与街道相通,屋顶设有屋顶花园、茶座。在大楼正门入口处的上方设计有一处三层塔楼“摩星塔”,其平面由下而上逐层收小且由方变圆,以塔司干式柱支撑。塔内设置有时代感的大园时钟,上方装置刻有“先施”字样的大型霓虹灯广告,成为上海“时髦”象征的标志性新景观。

1917 年 10 月 20 日,先施公司正式开业。作为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和经营的现代化百货公司,先施提出了“不二价”的经营理念,以“始创不二价,统办环球货”为口号,首创商品明码标价,实施售货开具发票制度,改变了国人讨价还价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