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舍类文字瓦当 汉文字瓦中,有一些仅及姓氏,如马、李、焦、陆、金、杨氏、爰氏等,直径一般在14厘米—15厘米,总的说来小于一般的宫苑官署瓦当,可能为私家宅舍用瓦。有些姓氏后并加吉祥之语,如马氏万年、严氏富贵。更有一些,明言用于宅舍,如马氏殿当、梁氏殿当、吴氏舍当(华阴出土,直径14.8厘米)、杨羊富贵吉宜王兮、程氏富贵为天思福禄延年报子孙长宜官秩寿万年。“黄金当璧之堂”辞意则更为华丽吉祥,班固《西都赋》有“裁金碧以饰珰”的说法可与之对应。此当文足见汉代达官贵人宅舍之奢华,这与汉初天子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从中我们也能获悉西汉社会发展的几分信息。 西汉马姓瓦当 西汉李姓瓦当 西汉焦姓瓦当 西汉陆姓瓦当 西汉马氏万年瓦当
西汉程氏富贵二十一字瓦当 西汉黄金当璧之堂瓦当 吉语类文字瓦当 在当今可以见到的内容文辞不相同的三百多种文字瓦当中,吉语瓦当占到一大半。若以文字变化,存世数量论,吉语瓦当更占到各类文字瓦当的绝大多数。 现能见到的约一百多种吉语类瓦,文辞大约有: 万岁、千岁、千秋、与天、无极、万秋、延年、富贵、万世、寿、大富、大吉、长生无极、长乐富贵、寿老无极、与天久长、长生乐哉、黄阳万当、与天无极、与地相长、遂阳富贵、未央利昌、四季平安、乐哉万岁、万岁未央、万岁万岁、安世万岁、安乐未央、安乐富贵、富贵毋央、富昌未央、长生吉利、延寿长久、并是富贵、高安万世、永奉无疆、亿年无疆 、泰灵嘉神、万岁黄堂、永承大灵、寿昌万万岁、当宜子孙、乐未央、大贵富、千万世、宜富贵、大富吉、吉贵昌、大富昌、宜富昌、宜侯王、宜吉祥、大羊、大吉山山、万有憙、富贵万岁、长毋相忘、长生无极、常生无极、长乐未央、长乐万世、宜钱金当、长乐万岁、延年益寿、克乐未央、延寿万岁、与天无极、与天地无极、长生未央、千秋万岁、宫宜子孙、乐琅富贵、大宜之孙、大吉君王、千秋利君、吉祥宜官、千利万岁、日乐富昌、大吉五五、官利昌吉、万年未央、大吉日利、常阳颖用、春材万岁、永保国阜、安平乐未央、大乐万当、五谷满仓、六畜蕃息、(马)甲天下、与华无极、与华相宜、永受嘉福、安邑稠柱、千金宜富贵当、延寿长相思、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千秋利君长延年、秋万岁与地毋极、千秋万岁与天毋极、千秋万岁余未央、万岁富贵宜子孙也、千秋万世长乐未央昌、长乐毋极常安居、千秋万世长乐未央、延寿万岁常与天久长、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以及具有汉赋色彩的: 吉月昭灯、醴泉流庭、成况成雨、道德顺序 加气始降、仁义自成、时序□□、□临□桑 万物咸成、涌泉混流、四极咸依、光龠古宇 流远屯美、屯泽流池、蜀菜□□、神气咸宁 永□不□、斡□不□、掩依中庭、朝阳望□ 方春藩萌、崇蛹嵯峨、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承安、为臣忠信、为子孝等等。 这些瓦当大部分为西汉中晚期之物,少数为新莽(公元9—23年)和东汉(公元25—220年)之物。 西汉为子孝慈瓦当 王莽常生无极瓦当 王莽之时,改长安为常安,余如长生、长乐等亦无不改作常。常字出现在当时的文物上,如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常乐大官漆盘铭文,西汉好汉庙出土王莽各钱范常伴出常乐字样圆石。参照于此,瓦当中常生无极、延寿万岁常与天久长、长乐毋极、常安居以及俄罗斯南西伯利亚阿巴坎城附近出土的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当为王莽时之物。福建崇安城出土有常乐万岁、常乐、乐未央几种文字瓦,陈直先生亦定为王莽时物。陈直先生的断代意见极有价值。但就“长”“常”文字的使用而言,西汉铜镜上也常用“常”以表示经常、长久之意。 王莽长乐毋极常安居瓦当 东汉文字瓦种类较少,较之西汉已大为衰落。主要出于河南洛阳、山东临淄和四川。如洛阳出土的长乐万世、大吉五五,山东临淄出土的千秋万岁、大吉万岁、吉祥宜官、春林万岁,四川出土的宜富贵、大富吉、吉贵昌、大富昌、宜富昌、宜侯王、宜吉祥、大羊、大吉山山等等。 东汉长乐万世吉语瓦当 东汉大吉五五吉语瓦当 东汉大吉万岁瓦当 东汉吉祥宜官瓦当 西汉的吉语文字瓦,有专门用于仓禀的,如出于华仓的与华无极以及五谷满仓等。 有专门用于家畜驯养(如马厩),如旧谱已著录的出于西汉甘泉宫的六畜蕃息、六畜兴旺和(马)甲天下等。 西汉与华无极瓦当 西汉六畜蕃息瓦当 西汉(马)甲天下瓦当 (马)甲天下瓦当 陕西淳化凉武帝村汉甘泉宫遗址出土,直径16厘米。在人类对六畜(马、牛、羊、鸡、犬、猪)的驯化过程中,暴烈的野马驯化晚于性情温和的鸡、羊、猪等。整个欧亚大陆上古时代对马的驯化和家养最早兴起于黑海到里海之间的草原地区。在我国北方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到商代晚期各种文化遗存中,均无马骨的大量发现。在安阳殷墟我们看到最早的二轮马拉战车的遗址。至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作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东汉马援语),马开始为各国大量饲养。西汉为抵御来去无踪的马背天骄——匈奴,对养马业更为重视,建立了许多国家养马场,汉武帝甚至派远征军到今新疆一带去抢马。在武帝时常驾临的甘泉宫遗址发现(马)甲天下瓦,说明这一带可能有专供汉帝使用的皇家马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马厩之马甲天下是不难想象的。 西汉高安万世瓦当 汉吉语瓦还有专门用于陵冢的,如汉哀帝义陵陵区建筑专用的高安万世瓦当。陈直先生曾以此瓦当为高庙之物,为西汉初期之瓦。考古发掘证明高安万世不见于汉长安城中的高庙(今东查家寨南),而出于渭北的义陵。其瓦心周饰联珠为西汉晚期瓦当物证。此瓦直径一般在15.5厘米—18.2厘米左右。 在西汉京畿地区皇室建筑使用的文字瓦中吉语瓦占有重要比重,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长乐未央、长生无极、长生未央、与天无极、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 千秋万岁瓦当 是汉代吉语瓦当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时间较长的瓦当之一,如汉代京畿以外的辽宁亦有发现。此瓦版式极多,往往篆法精纯,“千”字在四字中笔画最简,汉代无名工匠往往巧加变化,有的如仙鹤凌空欲飞,姿态十分生动。在考察的几十种千秋万岁瓦中,只有个别瓦当中央圆饼周饰联珠,总的说来,这类瓦当西汉中期使用更多些。 西汉千秋万岁瓦当 西汉千秋万岁瓦当(华仓出土) 西汉千秋万岁与地毋极瓦当 华仓曾出土一品千秋万岁瓦,边轮残,残径11.7厘米,当面施红彩。文字用鸟书,灵飞奇诡,为汉瓦文字中罕见逸品。另外千秋万岁系统中的千秋万岁与地毋极和千秋万岁与天无极亦为汉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西汉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瓦当 长生未央瓦当 汉武帝时最兴盛的甘泉宫遗址和建于西汉中期的钩弋夫人云陵陵园和陵邑建筑遗址使用的文字瓦当中此类瓦当均占极大比重。另外汉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遗址、少府或其他官署建筑遗址、武库遗址、建章宫遗址亦有出土。瓦文变化多姿,清吴大澂在陕时曾统计约有120种不同的篆形,但罕见瓦心饰联珠者,时代相对偏早。 西汉长生未央瓦当 西汉长生未央瓦当 长乐未央瓦当 是西汉文字瓦中最主要和常见的几种之一,普遍使用于西汉中晚期的宫殿和帝陵陵区建筑遗址中。这类瓦多当心周饰联珠,此为西汉中晚期瓦当的突出特征。未央者,未尽之意也。《诗·小雅·庭燎》云:“夜如何其?夜未央。” 西汉长乐未央瓦当 与天无极瓦当 多出于汉长安城内重要宫殿遗址,亦常作与天毋极。此类瓦饰联珠者无多,多为西汉中期之物。西汉中期修建的京师仓在五岳之一的华山脚下,又称华仓。华仓专用吉语瓦与华无极当从与天无极化来,近于长安见到一品和与华无极版式完全一致的与天无极瓦当,可以为证。华指危乎高哉屹立天地之间的华山。与天无极语还见于汉短箫铙歌及武帝封泰山文。《汉书·路温舒传》有“与山石无极”语,后汉《史晨后碑》又见“与地无极”语,此皆汉人常用祝颂长久长寿之辞。 西汉与天无极瓦当 西汉与天毋极瓦当 长生无极瓦当 普遍见于汉长安城宫殿基址及西汉中晚期帝陵陵园建筑遗址,与长乐未央均为存世最多之西汉文字瓦。此类瓦或有直径达22厘米~23厘米者,庞硕典庄,足见当年汉家宫阙之恢宏奇伟。长生无极当从长生未央和与天无极两瓦文中综合而来,时代自应略晚于后二者。长生无极瓦几皆在瓦心周饰联珠,显示出西汉中期偏晚及晚期特点。 西汉长生无极瓦当 延年益寿瓦当 多见于汉城内宫殿遗址,流行于西汉中期,数量远较前述诸瓦为少。延年益寿系统的瓦当约有十种,其中飞鸿延年、延寿长相思、延寿长久都是汉瓦中的精品。延年益寿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美好愿望,《尚书·洪范》早把寿列为五福之首。 西汉延年益寿瓦当 西汉飞鸿延年瓦当 说到瓦当,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十二字瓦,恐怕是最著名的瓦当之一。此瓦直径一般为15.8厘米~16.5厘米。它一直是汉代文字瓦当中字数最多的一种,近年才被新发现的西汉“程氏富贵为天思福禄延年报子孙长宜官秩寿万年”二十一字瓦当超越,但其重要地位并未动摇。十二字十分稀少,历来备受金石学家重视。但谈及时代,过去多只能以瓦文近小篆,定为秦物。秦李斯小篆泰山残石只残存九字,此瓦十二字,为秦代真迹,受到格外垂青,自不难理解。曾以得到一秦代瓦罐便喜不自禁的自号缶翁的艺坛大师吴昌硕1920年见到费龙丁藏十二字瓦,欣然为之铭曰:“研和璧,瓦嬴秦,字十二,琅琊魂……”缶翁以为此“秦”瓦得秦《琅琊刻石》(亦李斯篆)之神。十二字瓦广为各种瓦当谱录所记载,在近年的文章专著中还屡被人指为秦物。实际上,它应为西汉中期瓦当。过去人们多不明此类瓦当的准确出土地点,或云出于汉长安城,或传出秦阿房宫。20世纪60至70年代,考古学家在汉长安城武库遗址的西汉中期地层中出土了这种瓦当,从而从地点和地层上科学地解决了十二字瓦的时代问题。从文字内容上讲,《尚书》《诗经》都有“维天降命”之语。《诗经》中并有“君子万年”“奉考万年”的提法。《尚书·洪范》中五福,一曰寿,三曰康宁。可见十二字瓦文内容多源自《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秦始皇曾下令“焚书坑儒”,限《诗》《书》藏于国家博士,他人谈论《诗》《书》一概处以极刑。如此他会张扬地将出于儒经的瓦文置于自己的宫殿上吗?再从史书中看,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神灵、元、康宁之类的词成为西汉中晚期的时髦语言。再从十二字瓦的出土地点上看,也十分符合儒家思想。汉代儒生在解释“武”字时说,“止戈为武”,那么把息止于戈希望国家万世长久、天下安宁的瓦文置于国家武器库的房檐上,不是十分合适的吗?现代人不是也常讲“和平是对军人最高的奖赏”吗? 西汉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十二字瓦当 出土十二字瓦的西汉武库在汉长安城中,按今天的行政区划在西安市北郊未央宫乡大刘寨。武库在汉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东西长约八百米,南北宽约三百二十米。武库中的建筑物主要有兵器库和守兵营。各种兵器均分类库藏,置于兵器架上。武库始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王莽末年毁于战火。鉴于武库性质的特殊性,其安全保障格外重要。故西汉首都长安城中武库专用十二字瓦,瓦身表面布满三棱尖锥,为其他汉代宫殿所不见。 吉语瓦当中有一类十分特殊,文辞采用汉代辞赋语言,其实物主要发现于茂陵陵区和汉长安城,现举两例。 西汉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十二字瓦当(上部尚残留三棱尖锥) 布满三棱尖锥的筒瓦 西汉醴泉流庭瓦当 醴泉流庭瓦当 直径18厘米,初藏咸阳刘氏大风阁,80年代得于咸阳茂陵农家。后入藏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此瓦外廓为两道旋纹,拓片所现最外一道旋纹实际并不凸起。1975年,茂陵陪葬墓东500米曾出土光曜坎宇、道德顺序、加气始降瓦当3品,面径皆18厘米,与醴泉流庭瓦直径形制字法风格别无二致,四瓦应出土于同一地点。 醴泉者,甘美之泉也。《汉书·宣帝纪》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诏有“醴泉滂流,枯槁荣茂”语,可为醴泉流庭瓦作绝好注脚。此瓦与前举三瓦及同地采集的泱茫无垠、屯(纯)泽流施、与民世世、天地相方、永安忠正、咸况承雨等瓦用词皆为汉赋体。此类字瓦集中见于茂陵陵区及汉长安城一带,属西汉中期之物。武帝时重用文士司马相如、朱买臣、东方朔等,辞赋盛极一时。《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辞赋七百余篇,其中武帝时期就占四百余篇。昭帝和宣帝亦好辞赋,效武帝故事,延揽了许多辞赋家。所以众多汉赋辞瓦出土于武帝宣帝时代的茂陵陵区和霍光墓区也就不足为奇了。目前上举数瓦除“道德顺序”见到同范瓦二方外,其他皆为孤品。推测这些瓦当为茂陵陵区(包括霍光墓区)某个或个别几个大型祠堂建筑专用,数量极少,而且这些四字汉赋语瓦当时可能是从祠堂椽头从右向左顺次使用,从而由瓦当文字组成一首完整汉赋的,如现在可以见到的一些风格尺寸完全一样的“与天”“无极”(还有“千秋”“万岁”)瓦应为连续顺次使用一样。 西汉咸况承雨瓦当 咸况承雨瓦当 面径18厘米,藏咸阳刘氏大风阁。主人告80年代在茂陵附近与醴泉流庭瓦一同得于农家。后入藏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咸,副词,相当于都、全。况,副词,相当于正好、恰。“咸况承雨”大抵都是用来承接雨露或正好用来遮蔽风雨之意。 《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书影 本期栏目图文由陈根远先生提供,内容选自于文物出版社出版,陈根远、朱思红编著的《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第四章106—128页。使用时文字标点有所改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