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历史上的众多帝王,大多都是毁誉参半的,鲜少有人品、才华、治世之功无可诟病的人。对于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如此,人们称赞他广开言路,任用贤能,缔造了贞观盛世;也有不少人指责他玄武门之变过于残忍,晚年也“渐恶直言”。 可是对他的有一句评价我认为却有些偏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李世民的艺术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轻视了。在书法上,他也足以让初唐四大家北面称臣。唐代书法也在他的推动下,实现了极度繁荣。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王羲之的狂热粉丝,他不遗余力地在全国搜寻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同时还有虞世南褚遂良等一众大家与他一起谈论书法;在这种外在条件的加持下,加上他自己对书法的热爱,李世民的书法不可能差。不仅不差,而且是相当好的。
李世民对书法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引行书入碑刻。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件行书碑刻就是李世民的《温泉铭》,这件作品在书法史上的意义是里程碑式的。 不幸的是,《温泉铭》原石在李世民去世的前一年就已经损毁了,这件作品在书法史上,人们只闻其名,不见其书。直到1900年,敦煌的藏经洞被打开,道士王圆篆在里面发现了《温泉铭》的唐代拓印孤本。 后来此作又被法国文物贩子伯希和带到法国,至今也未能回国,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 李世民虽然更偏爱王羲之,但这件《温泉铭》更多地是继承了“小王”王献之的笔意。此作一反唐初的温润平和的书风,文字欹侧奔放,点画都结实爽利,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启功先生称其是“龙跳虎跃温泉帖”,犹如当年“二王”风致再现。
以《温泉铭》为代表的李世民书法,对唐朝诸位书法家,后世的八大山人等众多书坛宗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泉铭》不仅展现了纯正的“二王”风度,这种欹侧奔放的书法风格,在唐代也是极为少见的,是我们学习“二王”的范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