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研究 | 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记忆危机

 齐一摄现美 2023-01-1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随之引发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高潮。同时,科技、经济与人口等因素的变化也从根本上改造了中国城市社群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组织结构。并且,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推进发展趋势,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系列变革还将继续。

从总体上说,中国城市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从盲目倾心“量”的扩张向在“量”的基础上同时注重“质”的优化与渐变过程,这些渐变主要表现在:

首先,城市发展策略从早期以“经营城市”的观念、按照经济指标为单一标准的城市经济建设,逐渐转向以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实力为发展目标的城市品质建设。这使得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开始对于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完善城市环境、保护城市文脉等问题进行反思。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发展,将更加有赖于由政府部门的政策调控、专家权威专业研究与市民参与设计与评价三者有机的结合,使城市决策趋于合理化。同时,伴随着市民参与城市建设与主体性意识的逐渐提高,城市建设逐渐摆脱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复合互动建构方式,强调城市与人的长期“健康”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增长”。

中国的都市化发展浪潮为中国城市提供了新的经济、社会利益与机遇,但同时表现出的一些背离城市文明与精神本质的问题也已经引起专家们的足够重视与市民们的广泛关注。而其中,尤其在城市物质形态、社会文化、社群心理等方面产生的潜在记忆隐患更值得人们反思。



图片
城市历史文化的缺失与社群记忆认知危机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
城市历史文化的严重缺失

大量的城市建设与改造大多以失去历史感和砍断文化根脉作为代价,导致城市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以及传统历史风貌遭到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

图片
图片
 高楼逼近紫禁城

据统计,北京市曾有7000余条胡同,然而至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3900条,近几年来甚至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1949年紫禁城东侧的南池子有古代院落240个,而现在仅剩31个[1]。在上海,市区中传统多层高密度的里弄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代替。

图片
上海处于新建高层建筑中的老街区

城市与历史文化的断裂破坏了城市独有的特征和精神,导致了'千城一面'、'东西南北一个样'的均质化和趋同化城市形象。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长期积淀而成的,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这种快速而大规模的破坏将给城市的未来带来永远的遗憾。

城市原有物质形态与结构中蕴含了与事件、时间相关的历史、场所意义,它们的彻底清除使城市历史严重缺失,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城市人群的记忆危机。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开头:“北京,变得这么快,二十年的工夫,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与真实。”这段独白也许是对当前中国城市所出现的记忆危机的一种最好描述与批评。

城市如同一张内容丰富的磁片,不断被进行着重新格式化,而人们也被迫一次次地忘却,重新记忆。

这种城市记忆缺失和断层使人们普遍产生“城市越来越记不住了”的认知困难,开路改道、道路拓宽、成片老住宅推平,这些频繁而大规模的变化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赖以定位的记忆物化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之后建造出来的趋同形象使人们越来越分不清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别。难怪地图没多长时间又要换新版弱势群体、出差才几个月回家的人会出现迷路的现象。


图片
城市形象的扭曲与社群记忆认同危机

许多城市建筑在权力表现、商业利益的驱动之下,往往脱离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结构语境,在简单抄袭和克隆中将各种毫无联系的城市设计符号片断移植叠加,人为虚构出大量缺乏深度的孤立影像。

它们如同人梦境中不稳定的碎片和意象,缺乏秩序、完整性和结构性,其结果不仅使人们遭受视觉混乱与疲劳之苦,而且也混淆了人们对城市真实历史和记忆的认知与理解,这种城市历史记忆混乱的现象使城市人受到类似于“错构症”的困扰。

城市固有的物质环境构成了个人生活中对于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常是由与自己的历史和过去有关的一些参照物来确定自我的。这些参照物同时也是同一社会(包括地方、区域民族甚至全球范围)各成员进行或提高统一性与文化认同的最重要标志物。

但是,现代都市物质历史环境快速而剧烈的变迁不断剥夺和异化着人们的真实记忆,现实城市中缺乏文化特征和辨识性的类同形象,难以与人们记忆深处具有浓厚历史特征的形象相吻合。

图片

图片
北京永定门老照片(上图)与重建的永定门(下图)

城市在客体环境与主体意识中形象的错位,以及人与物固有关系的突变,使城市人再难体验到位于城市精神家园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因为与个人或群体的过去相脱离而在精神和心理体验中出现暂时的疏离和失落,产生“文化之根悬浮”的恍惚与“失语”的恐惧。

同时,城市空间急剧而大幅度的转换也强烈地迫使人们在城市历史传统即将消逝的时刻对记忆进行追认,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求成为现代人的“怀旧”病

此外,城市的未来群体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忧虑,因为城市的记忆危机太有可能把城市新生代改造为丧失城市历史记忆的“遗民”(遗忘之民)或“没有面孔的部族”的危险。那些缺乏乡土记忆与体验的新一代,他们能以什么来确定自己的历史身份、位置和进行社会认同呢?

中国城市景观空前的变化速度、城市形象的趋同与无序、社群的认知认同等心理危机固然使人们产生困惑与担忧,但其实在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恰恰是与社会体系、社会心理、城市建设价值观等密不可分的诸多原因,其中包括:

  • 外来强势文化的入侵与社会心理

外来强势文化以高科技、现代生活方式、新颖的视觉冲击、超前意识等吸引大众,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观念与行为方式,并逐渐接受外来文化。

国人长期受封建意识影响,闭关自守、思想禁锢,突然面临城市化、全球化、市场化的过程,“拿来主义”盛行,导致对本土文化的漠视。正是在这种国情大背景下,外来文化乘虚而入,在潜移默化中改造着人们对传统城市文化的记忆。

表现在建筑领域,优秀的传统民族和地区建筑文化日渐被国际化和边缘化,甚至有濒临消失的危险。许多城市盲目推崇“香港”“纽约”“东京”模式,完全忽视了城市自身社会历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人口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当前城市中出现的种种形象趋同、建设无序、历史风貌遭到破坏的现象,其实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建筑文化依然在调整摸索和尚未完全成熟的集中表现。

  • 城市建设价值观的错位

城市的发展与特征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积累过程,不是短期的突变结果,只有在保护城市文化与促进城市发展之间保持辩证关系,才能保持城市连续、完整、独特的发展。

但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却普遍以功利主义为主导。一些城市领导急功近利,将城市长期目标的发展变成一种体现个人政绩的短期行为,盲目求快、求新、求变,片面地强调西方建筑中形式化、装饰化、表面化的东西,忽视其中理性、科学、人性化、生态化的本质内涵长官意志与权力所及之处留下了许多令人尴尬疑惑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经常成为市民调侃的对象

图片
针砭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时弊的漫画

同时,他们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城市生活空间品质以及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甚至打着“恢复传统”的名义破坏宝贵的本土文化,这种“速食发展式”的非系统指导方针的失误直接给当前城市的整体性发展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和恶果。

此外,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化的转变,房地产商自私、短见,将建筑作为商品,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也开始在城市建设中大行其道。在这种不甚健康的市场利益驱动下,某些地方行政管理者与房地产商人对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进行纯商业化操作与炒作,给城市带来了许多平庸化、低俗化、麦当劳化的败笔。

而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中又掀起一股“唯外国建筑师主义”的热潮,他们将中国城市变成实现奇思妙想建筑形式的“试验场”,由于普遍缺乏对于城市整体环境、历史文脉的考虑,而造成城市建筑各行其是、参差不齐,缺乏和谐整体性风格,有时甚至连起码的技术经济性也存在问题。

以上种种错误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形象以及建筑整体品质的提高,而且这些与既有城市文化格格不入的城市败笔甚至建筑垃圾正不断模糊和侵蚀着现代人真实的历史文化记忆。

  • 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建设往往都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公众不仅参与少,而且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期间往往执政者重经济发展、房地产开发商重短期利益,而导致市民(特别是城市中的中低收入者、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与需求(特别是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经常被忽视,因此很容易造成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权利的损害。

究其根本,除了政府领导层面的问题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过去的设计评价标准很多还是基于理性的、外在固化物质形态的层面上,而忽视设计中那些变化的、软性的,与居民感知体验、生活方式相关以及空间形态等内在社会文化等非物质性的东西。

对于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来说,特别要结合心理学与社会学的领域对城市设计进行反思,或者说,需要突破以往的专业局限,确立一种扩大的、更富于交流性与合作性的规划观念,来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注释:
[1]每年消失600条胡同,北京地图俩月换一版[N].北京晚报,2001-10-1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