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拆解,个人品牌,门店营销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你好,我是光于。 有小伙伴找我领电子书《最值得深耕的30个互联网创业项目》 目前电子书完成了30%左右,剩下的70%预计在1月21好之前完成。 我觉得这本书的前言部分也比较有价值,今天的文章就是前言部分的节选,想要电子书的小伙伴,文末加我微信领取。 — 1 — 写在前面的话 我预设看这份资料的小伙伴都是普通人,没有特别值钱的一技之长,家庭背景和财力一般,学历一般(不是北清交复这类一流大学),不知道怎么清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其实是一个稀缺能力,需要对自我、财富、商业竞争、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能量管理等有一套清晰的思考框架,绝大部分人其实是不具备的。) 做成一个项目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长期投入和改进需要清晰的自我认知、科学的战略框架、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能量管理作为基础,如果基本盘不牢固,就很难在一个项目上做到长期持续投入和持续改进——这是做成一个项目真正的门槛所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健康,不光不能做事成事,甚至连美好的体验都无法享受,身体是做事成事的基本盘——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到并认可。 但大多数人却没有认识到,清晰的自我认知、个人战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能量管理,也是成事的基本盘,它们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大多数人的这些基本盘都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而不自知——这是他们一直没有赚到钱的根本原因。 我们运气很好,生活在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市场足够大,创富的外部条件是不缺的(项目是不缺的),创富的关键是自己的内部条件是否到位。 在找项目看项目的时候,不要忘记审查自己的内部条件——而且什么时候好项目,其实也和自己内在的兴趣、个性等属性相关。 这个项目对别人是好项目,不一定对你是号项目,别人通过这个项目赚到钱了,你去做不一定能赚到钱,因为,每个人的特质都是不同的,别人有热情的东西,在你看来可能索然无味,别人的容易放在你身上,可能就是过不去的坎。 — 2— 互联网项目的分类 相比传统线下商业,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更复杂,因为互联网重构了很多商业要素,所以,很多新手准备做互联网项目时,往往看不清方向。 理解商业,理解互联网,深度解读可以看这篇文章: 1、从谁给钱的角度,把项目分为两类 传统线下商业比较单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都看得懂。 互联网上赚钱,给钱的可能不只是传统的买你东西的“客户”。 从谁给钱,可以把项目大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买你东西的客户给钱。 比如你在淘宝上开个店,在抖音做直播卖货,给你钱的就是买你东西的人。 第二类是:平台方、品牌方给钱。 比如你有一个10万粉丝的公众号,广告主就会找你打广告,你也可以主动去新榜等平台找广告主对接,给你钱的是广告主,而不是你公众号的读者。 或者,你在今日头条、B站等平台上发文章、发视频,根据播放量,平台会给你相应的收益。 — 3— 好项目的评估标准 没有清晰的价值评估标准,也是很多人不断归零重来,止步不前,不断被骗的根源。 没有清晰的价值判断,你就无法看清一个项目的价值,无法在一个项目笃定,所谓的定力和战略耐心,一定是建立在清晰笃定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迷迷糊糊的开启一个项目,往往会迷迷糊糊的放弃一个项目。 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我认为好项目的标注大致有以下几条: 标准1:长期积累性 不能做一段时间,项目就死了,自己又归零从来,寻找下一个项目,由于没有遵守这条标准,很多人会陷入不断找项目、换项目的循环。 标准2:低成本 很多人投资阵亡率极高的奶茶店,一次性投入几十万,一旦亏损,整个人立马回去打几年工,可能从此不会在接触任何创业项目,更严重的是,一旦亏损,整个人在精神上被打垮了,一辈子打工还债。 低成本,意味着你可以一直在这个生意上磨,磨的时间足够长、足够深,赚到钱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 标准3:天花板高 亏损亏不了多少,而一点做起来,收益可以无限高。 标准4:操作难度适中 操作难度太高,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也不太适合,这种操作难度要么是技术上的,要么是个人能力上的,比如,普遍来说,做自媒体做内容,显然比学习人工智能要容易很多。 标准5:能让自己得到成长 比如,做短视频带货,这个项目可能一开始并不能让你赚到很多钱,但只要你真正深入进去,一定能让你积累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做内容的技能、对自媒体平台和算法的认识、对周边产业的了解、对相关人脉资源和信息资源的积累和优化等等,只要你长期不下牌桌,这些东西很可能让你在下一个相关项目中占据优势,赚到钱。 我的意见是:如果一个项目不能让你有所成长,要慎重,就像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更应该看重能力和资源的积累,更不是看重谁多给500块钱,做项目的早起,更应该看重能力和资源的积累,把预期和心态调整好,从赚小钱开始,而不是像网上的很多人一样,满脑子一夜暴富的想法。 — 4— 我推荐的项目操作模式 我推荐的项目,大部分属于“客户给钱”的类型,因为这种模式最符合商业“买卖”的逻辑,适合用来全面提升商业能力或营销能力,而且客户众多,一旦做起来,主动权很大。 项目=卖点+流量 一个项目的好坏,由卖点和流量两部分组成。 遇到流量红利,再烂的卖点都可能变成一个赚钱的好项目。 互联网上搞到钱的人,大部分是抓到了时代的流量红利。 网上搞钱的极简逻辑就是: 持有一个卖点——万物皆可卖,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 搞流量——根据卖点做内容,吸引有相关需求的人群。 卖出去——流量过来,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把东西卖出去。 我比较推荐的是:长期持有一个卖点,努力寻找流量红利 - End - 对个人发展有困惑和交流需求的朋友,加微信1176649440,备注【个人战略基础框架】,领取资料:《个人成事赚钱的5套基础框架》——《成事的逻辑框架》+《成事的能量框架》+《成事的拆墙筑基框架》+《成事的技能布局框架》+《成事的今日执行框架》 对营销、商业和独立创业感兴趣的朋友,备注【项目】,领取资料:《最值得深耕的30个互联网创业项目》,围观吴光于追求个人精进和入世创业的人生,朋友圈持续更新《营销笔记》《10人10书》《每日一问》《光于读书》等内容 关注光于,志存千里 我是光于,终生营销专家,我给自己定了5个40岁前要实现的目标。 1、创办一个集团公司,这个公司以教育业务为内核和基本盘,孵化出3个以上有长期社会价值并且很赚钱的项目,整体营收达到日入百万,银行存款1个亿 2、为一百万人创造长期价值,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人请吃饭,其中有一批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家庭、家族、朋友圈、公司甚至居住地,因为有他们而变得更好 3、习得3+绝活,在用商业手段抢资源这件事上建立巨大优势,为二三阶段做事做准备 4、基于热爱+擅长,活出5种身份(终生营销专家+企业家+讲师教练+作家+投资家),用旅行+咨询+投资的方式去看更广阔的世界,40岁前至少出5本书 5、汇聚一群品行过硬的人,每年在遵义搞百人级别的内部人活动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大逻辑上,分3步走,我称之为新媒体营销+ABC战略: 1、筑基期。 把时间投入到新媒体营销基本盘,卖内容+卖项目+卖技能+卖资源,换来心力、利润、案例、背书、粉丝等资源,形成足以对抗环境变化的根据地。 例如: 不断输出价值,汇聚一批同频的粉丝。 投入时间精力,换来技术。 用技术打造成功案例,用案例升级人设。 用包含人设、案例、故事、技术、心锚等要素的内容,撬动大流量。 用技术等卖点承接流量,换来利润、团队、资源等。 操盘项目多了,基本功会越来越扎实。 粉丝量和基本功不断提升,做项目成功的概率和速度会得到提升。 2、升级期。 在夯实基本盘的基础上,调整和升级基本盘中的某些关键要素,链接到有更大潜能、能形成更强正循环的东西。 例如: 升级圈子,强化信息优势。 升级服务对象和成功案例,从服务普通人到服务企业家,从向下帮到向上强强合作。 升级人设,从知识博主,变成企业家IP。 调整发力点,从脏活累活中解放出来,做轻松又赚钱的板块。 升级项目,用主动寻找和被动吸引的方式链接大资源大机会。 3、结果期。 用新媒体营销资源(技能、流量、工具、资源等)撬动大项目大资源ABC。 做大有两种方式,要么单体业务做大,一把赚很多钱,要么中小业务批量复制,把赚钱的事重复100遍。 串联上面三个步骤的核心逻辑有一条:资源转化。 一个资源可以撬动或转化为另一个资源,如果1步转化不了,那3-5步之内基本上都能转化和撬动。 例如: 颜值可以转化为内容,内容可以转化为流量,流量可以转化为广告收入。 注意力可以转化为技能,技能可以转化为成功案例和利润,成功案例和利润可以转化为更高势能的人设,更高势能人设带来更大的机会和资源。 有了“资源转化”的逻辑,几乎可以用手中的资源,撬动任何我们想要的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