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 绿 口 袋 虹口的 “我们平常不太注意到口袋,只是在冬天,当我们把手插进口袋时,就会感受到它是一个温暖的、有安全感的空间。” 贴身、便捷 正是口袋公园的迷人之处 比邻浦江的北外滩街道,辖区内不仅拥有现代繁荣商业区,也有历史风貌保护区,可谓寸土寸金。 为了满足城区居民对于绿意的渴求,北外滩街道先后建设了多个“口袋公园”,提供了功能更加完善的休憩场所。 【虹口的“绿口袋”】 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北外滩」那些美丽的“口袋公园”~ PART· 1 ![]() 见缝插针,拆违建“口袋公园” 01 永年里 地址:梧州路11弄15号 在梧州路11弄15号的二楼,有一个汉阳居委,在居委的楼下有一个口袋公园,名唤「永年里」。 ![]() 这个美丽的小园子是提篮桥街道“五违四必”整治行动中,创造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社区景观。这里集聚休闲、健身、景观等多个功能于一体,成为了居民们新的活动场所。 ![]() 白墙之上描绘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灰砖黛瓦、雕花窗棂显露出江南的清雅。墙下摆放着各式的运动器材,是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 沿着鹅卵石路漫步,约十米的距离后左转上楼,你就会发现一个新的“小世界”——口袋公园的空中花园。 ![]() 在这里,远眺是魔都高楼大厦的繁华,近观是老上海弄堂的民居本色。 ![]() 02 汇山苑 地址:临潼路207号 总面积:408平方米 「汇山苑」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五脏俱全”。公园内不仅栽种各式绿植花卉,还设置健身步道,为周边居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深受大家喜爱。 ![]() “汇山苑”,寓意汇山别院,取自上海老马路·汇山路(现霍山路)的英语谐音“wayside”,既有历史沉淀,又寓意海纳百川、高山流水。 ![]() 为了和周边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公园入口采用了石库门风格的设计。 ![]() 阳光下,镶嵌在老房子中的汇山苑别具风情;布置了精巧美观的绿化小品,一派生机盎然。 ![]() PART·2 ![]() 精雕细琢,打造“城市会客厅” 01 北外滩城市花甸 地址:大名路武昌路交界处 总面积:2824平方米 「北外滩城市花甸」以木栈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 靠武昌路侧为主观面,西侧植物品种相对简单,强调植物的线条感;东侧的自然味道更浓重一些,植物结构较为复杂,品种多样,以斑块状种植为主。 ![]() 花园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草甸,但更注重景观结构和色彩,是将生态种植与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融合的新形式。 ![]() 建成后的花园在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城市里,给市民提供了一处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休憩场所,让大家能够体味自然界的变化之美。 ![]() 02 雷士德花园 地址:东长治路505号雷士德工学院前方 总面积:1603平方米 1934年,雷士德工学院建成,采用英国哥特复兴和装饰艺术派风格。作为近代上海著名的工科类院校,曾培养出一批不可多得的人才。建筑前面的「雷士德花园」,是这里醒目的标志之一。 ![]() 雷士德花园位于北外滩的核心地区,背靠优秀历史建筑;以“开敞绿地、景观共享、映衬历史、延续风貌”的设计愿景,打造集观赏、交流、漫步、休憩于一体的虹口地标口袋公园。 ![]() 将雷士德工学院时期的“大草坪”与海员医院时期的“银杏树林”,作为场地最重要的自然记忆给予尊重和延续。复原中央开阔的弧形草坪,并保留银杏、香樟等大型乔木,使其成为具有历史感的现代城市公共景观。 ![]() 同时,一件兼具艺术性与科技感的动态数字视觉装置,坐落在椭圆形草坪的中轴线上,喻示着“雷士德工学院”已经焕彩新生。 ![]() 这件名为《DS# Transition 转化》的作品,变幻闪烁于近百年前的古典建筑与现代化的白玉兰广场之间,成就了“昨日历史”与“今日创意”的世纪同框,体现出时间与空间的绵延起伏。 ![]() ![]() 北外滩街道充分利用公共空间 为市民打造 「受欢迎」的“口袋公园” 让虹口 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 ![]() 部分素材来源:《虹口报》;周到上海;公众号(绿色上海、上海虹口、文明虹口、虹口绿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