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长征途中,唯一成建制被消灭的是哪支部队?

 铁血老枪 2023-01-15 发布于上海

红军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每一位红军战士都值得后人尊敬。

红军在那个年代,拿着落后的武器,却与有着美械装备的国军作斗争,即使如此,在毛主席指挥下的红军依旧是赢多输少。

但即使是这样,长征途中红军还是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在其中还有一支成建制的队伍被消灭。

这支队伍就是由“断肠明志”的英雄陈树湘率领的红五军三十四师。

他们虽然被消灭,但精神不朽。

那么,他们是在哪场战役中被消灭的?有着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

文章图片1

参加革命、成为34师师长

1905年,陈树湘出生在长沙小吴门一个菜农家庭。

湖南是一个英杰辈出之地,虽然出身菜农,但陈树湘却也为社会上的贤人志士们所影响。

于是,陈树湘开始不顾一切参加革命。

他先后参加新民学会举办的长沙反日爱国运动,又在清水塘从事我党筹备的秘密工作。

1921年,是我党诞生的一年,当时还在长沙的毛泽东来到了清水塘,与清水塘的共产主义者相见。

作为即将参会的湖南代表,毛泽东需要了解湖南境内的同志们的意见。

也是在这里,陈树湘与毛泽东和杨开慧女士相识,并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

文章图片2

1922年秋,陈树湘正式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1925年加入我党。

在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他又参加了北伐军,在叶挺部队中担任排长。

后来,毛泽东回到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陈树湘也积极参与其中。

可以说,陈树湘的每一步都是紧跟毛主席,他也凭借自身的努力,在多次游击战中指挥军队作战中取得胜利。

1930年,他成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特务队队长,负责毛主席、朱德等人的警卫工作。

虽然没有进入学校系统地读过什么书,但在毛主席的身边,他也学到良多,包括游击战的精髓。

文章图片3

他将学到的理论与实战经验相结合,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当时在闽西也有着游击队,中央为了集合兵力,于是将这支游击队改编成红34师。

红34师是一支有着丰富游击经验的队伍,他们在闽西地区一直坚持游击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1934年4月,这支队伍被中央划归到红五军,由陈树湘担任师长、程翠林任政治委员、王光道任参谋长。

红34师下辖100团、101团和102团,每个团约有1700人,整个师有6000余人。

文章图片4

当时,我党正由博古、李德领导,处于“左倾”主义时期,也因此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这让党中央开始思考红军接下来的道路。

毛主席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战略转移。

这个提议遭到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反对,但党中央其他人员赞成该决议,于是红军踏上了万里长征的路途。

但李德等人却将这一次大转移变成了“大搬家”。

在李德等人的坚持下,红军的一切物资,尤其是那些造纸币的机器等都要带上。

这也导致红军队伍的转移步伐异常缓慢,也为之后红军“断尾求生”埋下了伏笔。

文章图片5

情况紧急、陈树湘临危受命

1934年11月中旬,在党中央的指示下,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决定绕道湘南进入桂北。

蒋介石得知红军动向,于是下令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16个师在后方负责“追剿”,又让桂军在全州、兴安等地阻击红军。

按照蒋介石的计划,红军将被逼到湘江以东,而这,也是红军最后的“死地”。

此时,对红军来说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

当毛主席了解到后方队伍因为那些物资步伐缓慢后,他气得向中央要求下令让队伍抛弃辎重。

但李德却反驳他说:

文章图片6

“这是党中央的财产,将其丢弃将是红军巨大的损失。这个字我不签!”

李德的一再固执,让后方的队伍,始终无法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前面部队的步伐。

而敌人的部队,也趁机对后方红军实行包围。

见此情形,毛主席只能一边指示让队伍放下辎重,一边向党中央周恩来同志等人报告此事。

周恩来也知道此时“存物就会失人”,因此与其他党中央的领导向李德再次提出放弃辎重。

最终,李德终于答应在文书上签字。

后方部队也终于得以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文章图片7

但先前落下的路程,又岂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跟得上的?

为了延误我军前进的速度,蒋介石甚至派出仅有的几架飞机对我军进行狂轰滥炸。

大路是不能走了,有的只能是林间小道,但这样一来速度只能再次降下来。

在这个关头,在湘南道县的陈树湘收到了来自中央的《政治命令》。

党中央要求陈树湘的34师做好接应友军,掩护友军抢渡湘江的准备。

与此同时,陈树湘也收到了红五军团首长叫他去开会的命令。

文章图片8

11月26日,陈树湘带着师团领导,来到了道县仙子脚镇军团指挥部,负责指挥的一个是军团长董振堂,另一个,则是被博古从红军总参谋长贬到红五军当参谋长的刘伯承。

看到陈树湘等人进来后,董振堂先开了口,他说:

“同志们辛苦了!但眼下,还需要你挑更重要的担子!”

陈树湘站了个军姿,之后回答道:

“为了中央和红军前途,红34师愿意继续殿后掩护!”

董振堂听到后说:

文章图片9

“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眼下情况越来越危急,蒋介石已经让湘军、桂军和中央军在潇水和湘江布了口袋,等着与我们大决战。现在我们已经进了口袋,危在旦夕!”

刘伯承在一旁摊开地图,接过话说:

“先我军一步抢占了全州的敌人正在朝咸水圩和红一军团所在阵地推进;桂军四十三师也在向北压迫界首一带的渡点;桂军在绕恭城、老虎关一带,正向新圩推进;在后方,周浑元的三路军一直对我军紧追不放。”

陈树湘听到这,也知道红军的局势已经相当危险,他的目光逐渐变得坚毅。

文章图片10

刘伯承站起来对他下命令说:

“现在,中央军委要求红34师仍作为全军后卫,掩护主力红军抢渡湘江。”

陈树湘与其他师团干部一起,向刘伯承和董振堂行了军礼。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担任全军后卫,风险明显增大,你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刘伯承叮嘱道。

“请军团首长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红34师不会给首长丢脸!”

说完,他就领着程翠林等人离开军团指挥部。在临别时,刘伯承再次叮嘱:

“树湘同志,全军都等着你们完成任务后迅速渡江,已经要把干部、战士们都带回来!”

陈树湘用力点了点头,离开了指挥部。

文章图片11

血战湘江、英雄34师的牺牲

红34师被安排的任务,不仅要在新圩抗击桂军,还要继续打击第三路“追剿军”周浑元的部队——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按照刘伯承的指示,红34师要掩护红八军团渡过苏江、古岭头,再绕回来打周浑元部。

待红军主力都已渡江,再准备渡江事宜。

如果被敌人阻断,那就返回湘南打游击。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陈树湘与程翠林等干部,马不停蹄地带着队伍,赶往苏江渡口掩护红八军团。

一直等到11月29日,红八军团才顺利渡江,之后他又带着34师回到红一军团身后,构筑阵地。

文章图片12

周浑元部的第三路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他们仗着有猛烈的炮火和飞机,对34师的阵地不断轰炸。

在陈树湘的指示下,敌人被打退了一次又一次。

大后方的蒋介石得知后,对周浑元一顿臭骂,之后命令周浑元加快步伐,务必将红一军团留下。

为了尽快突破红34师的阻击,周浑元下令部队在30日晚全部出动,火力全开。

整个阻击阵地上,信号弹、照明弹轮流闪动,又有各种炮火爆炸的火光——34师各位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但仍在坚持。

文章图片13

红100团守卫在阵地前沿的二营营长侯德奎与战士们站在一起,他的声音一直在战士们耳边响起:

“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决打退敌人进攻,保证党中央和兄弟部队抢渡湘江!”

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身上受了再多伤也没有停下扣动扳机的手。

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刺刀上前,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一位福建籍的连长,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即使身上肠子被敌人炸断,他还强撑着向战士指示继续战斗。

文章图片14

这一幕,让在师部的陈树湘眼眶通红,但他知道,34师不能退——一退,革命就真的要失败了。

他下令,班长牺牲就副班长指挥,副班长牺牲就队长指挥。

在战士们的英勇牺牲下,周浑元部始终无法突破阵地,中央和兄弟部队也赢得了充分的时间完成渡江。

文章图片15

断肠明志、34师壮烈牺牲

12月1日,中央和红军主力部队都顺利抢渡湘江,再次从国民党军的布袋中突围出去。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陈树湘第一时间准备突围,但在这里战斗了这么久,敌人早就将34师隔离在了湘江以东,西区的道路已经断了。

了解到渡江无望后,陈树湘指示部队东返,准备回湘南打游击战。

但红34军已经深陷敌人包围圈,先前的作战已经让这支部队损失太重。

底层的战士们不了解这种情况,他一个师长又怎能不清楚?

因此,他召集师、团干部,宣布了两条决定:

文章图片16
  1. 寻找包围圈薄弱点突围,前往湘南打游击;
  2. 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的话,让干部们都心中一沉,他们各自领着任务回到了自己队伍,开始指挥队伍突围。

但这时候广西方向的敌人也对红34师发起疯狂进攻,一直在后方进行追剿的周浑元部、来自广东方面的敌人,在这个时候纷纷对红34师发起进攻。

紧要关头,陈树湘向几位团长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

但在敌人强大火力的包围下,红34军最后只剩下陈树湘领导的师直和团余部突围来到江永县左子江。

文章图片17

战士们刚想休息,枪声突然又响起,陈树湘也在战斗中身受重伤,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继续指挥作战。

最终,这支部队也被敌人全歼,陈树湘也被敌人俘获。

敌军长官听说:抓了一个红军师长,高兴得发狂,他对陈树湘进行严刑拷打想要套出我军的信息,但陈树湘始终紧咬牙关。

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将陈树湘带到县政府,向上级领赏。

文章图片18

在路上,陈树湘趁敌人没有注意,狠下心将手伸进了受伤的腹部,将自己的肠子绞断,以死明志,实现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至此,红34师除了零星几个战士侥幸活下来外,全师六千多人悉数牺牲——红34师也成为红军在长征路上唯一成建制牺牲的队伍。

江对岸的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痛苦万分,眼泪也从他的眼角流下,他不断喃喃着:

“我的34师啊!六千闽西子弟,全牺牲了!”

文章图片19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

红军出发时有8.6万余人,渡过湘江的却只有3万余人。

34师的牺牲,换来了红军新的一片天地,也让红军干部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左倾”主义的错误,间接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

但这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

“唯一成建制被消灭”,这个形容不但不是红34师的“耻辱”,反而是34师全师为革命英勇牺牲,为红军辉煌牺牲的赞美!

时至今日,中华民族都未曾忘记红34师的壮举。

以陈树湘为代表的34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将名垂青史、光耀未来!

参考文献:

陈树湘断肠明志 新湘评论

铁血将军陈树湘刘志新

《喋血湘江》 伍禄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