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数与术数

 dflxyfy 2023-01-15 发布于黑龙江

1、象数包括“象”和“数”

1.1象包括卦象、爻象、半象、覆象等。

《易经》的六十四个卦画组成的符号体系,是古人通过卦象认识世界的。这种“观象”“取象”的认识方式,我们经常见到。比如我们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用一些浓缩版的画像符号来表示具体事物。

《周易·系辞传》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通过卦中的各种象来认识世界万物。

  • 卦象包括八卦的卦象和六十四卦的卦象

  1. 八卦的卦象: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坎为水、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除此之外,还有乾为天、为君、为父等等。这些都是八卦的卦象。

  2. 六十四卦的卦象:由八卦两两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的卦象。比如火风鼎,整个卦象如同一个鼎的形状。具体可以参见《周易·大象传》

  • 爻象:不同的爻也有自己的爻象。比如在空间位置上,《乾》卦告诉我们:初爻为渊、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天地之间、五爻为高空;比如将卦象对应人身,《咸》卦告诉我们:初爻为脚、二爻为小腿、三爻为大腿、四爻为腹、五爻为背、上爻为脸颊。

  • 半象:八卦是由三个爻组合而成的卦象,所谓半象就是两个爻组合而成叫做半象。比如《睽》的二爻说“遇主于巷”,这个巷就是二爻阳和三爻阴组合的一个“半兑”象。

  • 覆象:所谓覆象就是将八卦倒过来就是覆象。比如《中孚》卦的九二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三四五爻是一个艮卦,艮卦是倒过来的震卦,所以是“其子和之”

1.2数包括大衍之数、策数、天数地数

  • 大衍之数

《系辞传》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通过对五十跟蓍草的操作得出一个卦象

  • 策数

《系辞传》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在《易经》中,阳爻的策数为36,阴爻的策数为24。《乾》卦由六个阳爻组成,6×36=216;《坤》卦由六个阴爻组成,6×24=144;《易经》一共64个卦,共384爻,其中192为阳爻、192为阴爻,这样192×36+192×24=11520.

  • 天数地数

《系辞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个和河图合。

术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术数包括了天文、历法以及各种预测手段

“术数”(数术)这个词是从西汉开始出现,他是一种“术”和武术、医术、兵术、养生术等等一样,是一种技术,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是中国古代的“方术”

术数和象数不同,术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预测未来、推演吉凶、各种社会自然现象怎么发生发展的。

西汉的刘歆将术数分为了天文、历法、五行、蓍龟、杂占(梦占、测字、求雨等)、形法(风水、相面、制器)六大类。

清代的《四库全书》也对术数进行了分类,收录了50部书,分为了六类,主要有

  • 数学:《太玄》《皇极经世》等

  • 占候:《灵台秘苑》《开元占经》等

  • 相宅相墓:《宅经》《葬经》《青囊奥语》等

  • 占卜:《灵棋经》《京房易传》《六壬大全》等

  • 命书相书:《李虚中命书》《三命通会》等

  • 阴阳五行:《遁甲演义》《太乙金镜式》等

基本上广义的术数包括了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各种预测的方式;狭义的术数则专门指预测未来吉凶的方法。

象数和术数的区别

1.象数用来解释《易经》;术数用来预测吉凶

象数经西汉、北宋的发展,主要是用来解释《周易》经文的。《周易》中的所有卦爻辞都可以从卦象、爻象中得到说明和解释。另外,象数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比如中医、天文等。

而术数更加偏向于实际生活中,为现实生存提供帮助。帮助人们预测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从个人层面帮助人们趋吉避凶;而大的层面,比如西汉就用术数预测气候变化,国君可以根据该结果提前制定好相关的决策。

2.术数本于阴阳五行;象数触及古代哲学思想体系

象数的内涵相比术数要大很多。术数包括了各种预测手段,其归根结底为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更注重实际效果。研究术数,大多把握占的技术理论以及准确度;而研究象数则需要把握其符号、思维方式、宇宙变化的内在规律等等。

发布于 2020-03-10 14: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