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3-01-15 发布于山东

我的父亲是一个和蔼可亲普通而平凡的人,今年65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这和他当兵期间磨砺是分不开的。

父亲19岁离开家乡,怀着对祖国满腔热情告别父母,参了军报效国家。父亲是个铁道兵,修铁路,开凿山洞,架桥梁。父亲当兵10载,随着铁道兵转战四方,很多铁路都有父亲工作过的足迹!

父亲亲眼看见自己的战友被隧道塌方的碎石掩埋而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跟我讲述铁道兵如何艰苦,如何危险、但中国人是不会向任何事情低头。正是有着这种不屈的献身精神,中国的铁路飞速发展,令世人惊叹!父辈们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地沉淀··..就像多年没有启封的陈年老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父亲和千千万万的铁道兵一样,转为铁路工人在北方边陲一个三等小站任职,已退休十余年

二十年前寒冬的凌晨两点,北风呼啸,雪花飞舞。父亲在巡道时,发现停在货场二道上的一节火车皮下行了,铁鞋没有固定在铁轨上脱落了。急得父亲满头是汗。喊人是来不及了,值班室离扳道房有二里地。父亲急中生智,把穿在身上的棉大衣脱下来垫在铁轨上,火车皮才缓缓地停了下来,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因为下站有一列火车开出来了。事后父亲受到了表扬,还给我父亲发了一件崭新的棉大衣。

父亲每当提起此事,引以自豪地说:“如果不及时巡道,后果不堪社想,我把棉大衣脱后,单薄的衣服被寒气打透了身体的每一个毛血管,冻的说话也打颤,尽管这样,父亲的心里是暖和的,避免了一场不该发生的事故。

父亲这一辈子,生活从没平静过,就像河水每天都荡起一层层涟漪一样。说起我那饱尝风霜的父亲,这辈子的确很不容易。在我的记忆深处典藏着永不褪色的一页。时光飞逝,世事更迭。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我五岁母亲得病去世,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和弟弟,又当爹又当妈,还要上班,很是辛苦。组织上也给介绍了几个,因我俩年幼,怕后妈对我俩不好,没有同意。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使出浑身解数,经常给我哥俩变换着样做可口的饭菜。父亲总是把肉这些好吃的夹给我和弟弟,我认为父亲不喜欢吃肉。长大后才明白,这是父爱的伟大。无私所在啊!

那时,我羡慕别人的父亲晋升搞职称提工资,我就瞧不起您。特别是别人对我说您工作太勤劳,太认真,人又忠厚老实,尽沾重活干,干了多年连工资也没有涨,我就将火气往您身上发,现在想来深感内疚和不安

记得上初一时,要到二百里地的学校上课,在那住宿。父亲知道吃食堂,伙食不如自家,买来猪肉用小火炖了一大盆,坐火车给我送来。父亲说:“自己没有舍得尝一口”,我听了眼睛湿润了,声音哽咽说:“爸,多注意身体。”望着父亲消瘦且憔悴渐渐远去的身影,泪水涟涟。朱自清先生忘不了父亲的背影。我却忘不了父亲慈爱祥和的眼睛。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总想起父亲刚强的眼神,给我信心和力量。

父亲还会一手的针线活,经常“挑灯夜战。”望着父亲“飞针走线”的样子,是如此地娴熟,一针一线都是韵味,穿着父亲亲手做的棉裤,心中充满无比的温暖。男人做针线活很少见,左邻右舍的大娘、阿姨们都羡慕不已。说我有一个很能干的父亲,我的脸上就会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如今父亲已退休,侍弄他的“一亩三分地”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值得高兴的是父亲五十岁时续了一个老伴,待我们也很好。我哥俩也娶妻抱子。岁月不饶人啊!时间老人却悄悄爬满了父亲的额头,染白了双鬃。无情的岁月不曾有片刻的停留,悄无声息的啃食着父亲的青春,那些栉风沐雨的日子,悄无声息地锈蚀着父亲曾经俊朗的容颜。

前几天回家看望父母,老俩口正在园子里忙的不亦乐乎!园子里结满了累累硕果!金灿灿的玉米棒穗穗丰腴、向日葵颗颗饱满、土豆硕大······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收获一个沉甸甸的秋天!

每当看到父亲笑逐颜开的样子,我心里感到十分的幸福和慰藉。父亲虽然退休二线,仍关心着国家的大事小情。哪里受灾,献上微薄之力。父亲不是巨人,然而他却把我哥俩放在他那瘦骨嶙峋的肩上,以便让我们看得更远。父爱是山,含辛茹苦的把我哥俩拉扯大,我们在宽大羽翼下成长。天下父母亦如此,为了儿女操劳一辈子。岁月悠悠,人心不老,愿天下父亲、母亲一生平安、健康长寿!

作者:苏承全

摘自《通辽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