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本《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现身,如何完整重现百年前青年一代家国理想?

 上海杏花楼 2023-01-15 发布于上海

胡适

《胡适留学日记》是民国五大日记之一,记录了胡适在留美期间的社会见闻、对时代的困惑与思考,是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一代青年的内心独白与思想演变。

“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北京站研讨会现场

“亚东图书馆遗珍”特展展出的《胡适留学日记》皆为胡适亲笔手稿,共十八册,五十余万字,且在日记手稿中随文黏贴了四百五十多张珍贵照片及中英文剪报。“完全保存了原来的真面目”;相较现有各版本,首次集结展出胡适1917年归国后所写的《北京杂记》和《归娶记》,有效填补了现存日记中两年空白,被学者陈子善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胡适文献发现。”是《胡适留学日记》迄今公开发现的最全本,有力补充了此前学术研究中悬而未决的疑案。

北京研讨会现场,多位著名社会及历史学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胡适留学日记》对于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一代思想演变史的重要启示意义,同时,最全本的亮相,也为重新梳理《胡适留学日记》缺失、勘误提供了新的可能。

欧阳哲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要了解胡适走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成长史,要了解近代中国留学生史,最值得推荐一看的书籍就是《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手稿本作为物证,是更具原生态的稿本,保存了原汁原味。亚东版文字更改的情形不少,如1914年10月8日一条,手稿开头“道学课论道德观念之变迁”,亚东本改为“道德学课论道德观念之变迁”,增一“德”字。虽不违原意,似有失原味。手稿本文字带有文言味,经整理后用字明显浅白。亚东版另一种改动较多的情形是拆分,如1914年10月9日一天札记,经整理在亚东版被拆分为三则,同类情形颇多。手稿本的文字自然更符原意,亚东版《藏晖室札记》的文字更动,有些可能是手民之误,有些可能是编者径改。所以,胡适后来在商务本《重印自序》也说明:“亚东图书馆的几位朋友校对过几十万字,用力很勤苦,错误很少。今年我曾自己校对一遍,又改正了一些小错误。”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一套十八册,1912-1918年作, 12×22cm(每册尺寸)

第二、手稿本原有粘贴450多件照片、剪报,亚东版只采用了其中部分照片和剪报。如第一册手稿本中就有几张便条未录入亚东本。第二册手稿本中的一些英文剪报和两张照片也未见载亚东本,此照片题“A NEGRO AND AN INDIA WHO HAVE BEEN HONORED BY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胡适在两张照片中间题字:“此二人为美洲土人,一为黑人,今皆至高位,美之共和精神于此可窥一斑。”第三册手稿本中原有多张胡适照片,亚东版只在“三二、题《室中读书图》分寄禹臣、近仁、冬秀”选择了一张照片;此册的英文剪报大多也未见收亚东版。如此事例,不胜枚举。胡适在1914年5月12日札记中交代了“剪报”之来源:“欧美有一种营业,名曰'剪报’,专为人撷择各国报上有关系之消息,汇送其人。如吾欲得各报所记关于中国之新闻或评论,则彼等可将国内外各大报之消息汇送余处。……其为用至大至便,各杂志及外交人员都利用之。”23他利用了这一方便,迄今北大保存的胡适档案中尚保有大量剪报,大概都是从此途径获得。惜手稿本中许多剪报、照片蕴含的信息后经整理被过滤掉了,这是亚东版的遗憾,现在重现的手稿本弥补了这一缺憾。

第三、手稿本第十七册所收《北京杂记(一)》、第十八册《归娶记》为新发现的材料。《北京杂记(一)》前有胡适的说明:“第十六册仅记三四页,来京时此册在行箧中,为运送者所误,久而不至。故别记第十七册。”1917年9月11日条云:“与钱玄同先生谈。先生专治声音训诂之学。其论章太炎先生之《国故论衡》,甚当。其言音韵之学,多足补太炎先生所不及。”这是胡适刚到北京初晤钱玄同的纪录。《北京杂记》录有胡适阅读方声树《汉学商兑》的读书札记和补记的若干旧体诗作。《归娶记》前有胡适留言:“此第十六册札记,为运送公司所误,到京后数月始收到。故另作第十七册。今又归里,带有此册,即用为《归娶记》本子。” 《归娶记》记载1917年12月16日胡适从北京起程返乡迎娶江冬秀,到1918年2月2日回到北京这四十九天情形,叙说过程十分详细。《北京杂记》、《归娶记》均为新见的文献,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但它们并不属于《胡适留学日记》范围。因为迄今未见1917年7月至1919年7月这两年间胡适日记,所以它们的出土,部分填补了这一空白,作为此书附册处理比较恰当。

《藏晖室札记》是胡适留美生活的自供状。胡适在《自序》中说:“他自己记他打牌,记他吸纸烟,记他时时痛责自己吸纸烟,时时戒烟而终不能戒;记他有一次忽然感情受冲动,几乎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信徒;记他在一个时期里常常发愤要替中国的家庭社会制度作有力的辩护;记他在一个男女同住的大学住了四年而不曾去女生宿舍访问过女友;记他爱管闲事,爱参加课外活动,爱观察美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到处演说,到处同人辩论;记他的友朋之乐,记他主张文学革命的详细经过,记他的信仰思想的途径和演变的痕迹。(在这里我要指出,札记里从不提到我受杜威先生的实验主义的哲学的绝大影响。这个大遗漏是有理的。……)这就是我的留学时代的自传了。”

在胡适列举的诸事中,证诸《藏晖室札记》,其实还有些内容他几乎是一笔带过:如他对孔教问题的思考,他对民国初年国内政治动态的观察和私底下表达的看法,这些内容在他撰写的《许怡荪传》中倒是有较多讨论,在《胡适许怡荪通信集》中更有多信涉及。胡适留美的第三年,欧战爆发,胡适平日颇为留心报端对欧战的报道,跟踪战争的进展,且逐渐形成对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国际主义的信仰,这在他晚年与唐德刚合作的《口述自传》中有较多地介绍。这方面的札记内容,当时可能不免引人物议,胡适在《自序》中谨慎地略为提及,没有特别强调。

在近代中国,赴外留学的青年学生成千上万,写日记者也不乏有人,真正在作者存世时以“留学日记”题名并出版的却只有《胡适留学日记》这一部。可以说在胡适生活的年代,《胡适留学日记》是中国留学生群体学业、思想、生活、交谊的唯一公开纪录,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经典读本。

我常常说,要了解胡适走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成长史,要了解近代中国留学生史,最值得推荐一看的书籍就是《胡适留学日记》。只要对民国初年中国国内的学术文化状况作一考察,只要将胡适置于留学生群体中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胡适思想早熟、超前的一面,我们就很自然地会得出这一结论。胡适从留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自觉的自我塑造意识,阅读《胡适留学日记》,就可以看出胡适浸泡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浴场,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形塑自己。

后来亦留美的梁实秋先生曾感慨地说:“我读过他的日记之后,深感自愧弗如,我在他的那个年龄,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而且思想也尚未成熟。如果我当年也写过一部留学日记,其内容的贫乏与幼稚是可以想见的。”25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留学生日记,比方《吴宓日记》、季羡林的《留德十年》、《竺可桢日记》等等,还有没有公开出版的赵元任日记,如果对他们加以比较,更可显出他们各自的思想状态,其段位高下自然立可见晓。

宋广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这次高清版手稿本《日记》——以信息量远远超越于排印本的全真面貌公布于众,其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是大大有功于学术研究的。我们做研究,依然是要看最原始的手稿材料。

手稿本的《胡适留学日记》和广为流传的排印本之间差异是极大的。本人曾仔细比对过手稿本和排印本(胡适留学时《札记》之最早发表,是在《新青年》时代,其后有亚东本、商务本,改革开放后版本更多),它们明显的差异有:第一,排印本《札记》都有标题,而手稿却根本没有。这些标题都是胡适的好友许怡荪所拟而经胡适认可的。

第二,《札记》的时间落款,不像《日记》那样,先记年月日,再有记,而是标注在《札记》后面的括弧之内。第三,以手稿校排印本,明显的能看到中、英文的错误。第四,当初排印时,作者曾根据行文的需要就称谓、译名作了一些改动(虽然不多)。显然,这已经降低了《日记》之原始性。第五,因为是手稿,我们明显看到当初胡适先生写《札记》时前后修改的痕迹。第六,手稿本粘贴的大量照片,在1930-1940年代印制时,格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清晰。而这次影印手稿所做的高清扫描,能真实重现照片人物的神态,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赵元任、胡明复、任鸿隽、陈衡哲等学术、文化名流年轻时的相貌。

以上各种不足乃至错讹,延续了八十年以上了。这次高清版手稿本《日记》——以信息量远远超越于排印本的全真面貌公布于众,其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是大大有功于学术研究的。我们做研究,依然是要看最原始的手稿材料。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胡适留学时《日记》的命名,有《藏晖室札记》、《胡适留学日记》等,这都是胡适生前认可的。本来,胡适留学时就不用“某某室”、“某某斋”等别号了。但为了纪念好友许怡荪,乃沿用“藏晖室札记”之名。事实是,胡适自1913年4月开始以《札记》代《日记》,因此,他留学时期前期是《日记》,后期为《札记》。故,笔者主张,更为准确的命名应该是《胡适留学时的日记与札记》。

还有,《日记》通常是私密性的东西,但早在胡适留学时,他的《日记》就作为交流思想的东西在友朋之间传阅(看过胡适日记的有梅光迪、许怡荪等多人)。至于他后来的《日记》,则有明显保存史料的命意。

杨琥

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

留学美国对胡适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还需要加强对他更加深入的研究。

《胡适留学日记》这批材料均为手稿,非常珍贵。这次看了以后,发现里面确实不仅是史料丰富,同时也完整反映了胡适这一代人的思想演变史。

胡适的《留学日记》,加上他和许怡荪的通信,能够完整地体现出五四那一代青年身上在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他们如何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反映出五四时期那一代人的思想,这非常宝贵。我谈三点粗略的看法:

首先,胡适本人留学期间思想经历过重大的转折:他的救国思想从政治救国转变为教育、文学救国;从英雄、大人物“兴国”转变为只有民众觉醒,才能“立国”。

《胡许通信集》手抄本三册

1911年,在留学初期,胡适学习农学而感兴趣的文学。为此,他给许怡荪的信中解释说,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文学”“是小技,非今日所急。'文学救国’,今非其时,故不欲为。” (胡适致许怡荪信二十)当时,胡适的救国主张是:“今日立国,兵力为上,外交次之,内治次之,道德教育尤为太平时之产品,非今日之急务也。……故今日第一要事,乃是海军,其次则陆军之炮弹,其次则大政治家,大演说家,皆可以兴国,至于树人富国,皆是末事。” (胡适致许怡荪信二十四)

这说明,这时的胡适,最重视军事、政治等手段。但是,经过几年的留学学习之后,胡适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提出救国要自下发之,即要让普通民众觉醒。1914年6月5日,他在给许怡荪的信中说:“民国之不成器,其原因正坐'自上发之’。……近来所主张,以为一国命脉,不在大人物,而在无名之英雄。一言之蔽之,在于国民之政治智识,及自胜能力而已。”又说“自下发之之策如何?造一良好有智识之国民,造一健全之舆论,造一般爱国急公能思想之人才,三者缺一不可也。” (胡适致许怡荪信三十五)

而到他回国的前一年即1916年,胡适更明确地提出了“造远因”即思想启蒙的主张。在1916年1月25日的信中,胡适写道:“要须打定主意,从根本入手,努力造新因,庶几有新果。……适以为今日造因之计,首在造人;造人之计,端赖教育。

……宜努力造因,能令新因多于旧孽,则政治修明,国力之孟晋,文化之日新,不求而自治,不召而自来矣。适非不知政治改良亦造因之一端,惟政治改良乃是造近因,所谓求捷径也。适所谓因,乃远因也。”(胡适致许怡荪信三十九)

由此可见,胡适从留学之初的政治救国,到最后要回国的时候,主张思想启蒙,发起文学革命,使中国芸芸众生觉醒,这一思想变化,对于胡适来说,这是重大的变化。对于胡适思想的这一转变,我们以往注意的不够,而新材料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和理解胡适思想演变的轨迹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

第二,读完胡适和许怡荪的通信,深受启发和感动。他们的通信又促使我翻阅了耿云志先生主编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其他年轻人给胡适的通信,其中有一位年轻人后来成为共产党领袖人物,就是恽代英。我发现,恽代英与胡适的通信中所反映的思想,跟许怡荪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给我一个启发,我想,如果我们从《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里边把当时更多年轻人的通信找出来,加以研究,有可能将更加能够完整地展现五四时代青年的思想和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欢乐与忧愁,他们的希冀与苦闷,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理想与胸怀,他们救国救民的思想与主张。

第三,结合《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学界可以对与亚东版《留学日记》不一样的地方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在此仅举一例,如他在美国留学、即将回国时,在《新青年》上刊载了和陈独秀的一封通信,在信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很多主张,简称“八不主义”。

但是,在关于胡适“文学革命”的研究中,有位日本学者提出,胡适的“八不主义”来源于美国印象派诗人庞德(埃兹拉·庞德)的“几个不”(《印象主义者的几条戒律》)。庞德当时写了几个不,这位日本学者将胡适的主张和庞德的文章进行了对比,发现相似之处甚多,他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很有可能是胡适受了庞德的影响。但这位学者在原来亚东出版的《胡适留学日记》中没有找到有关庞德的记载,因此,这反而促使他怀疑:是不是胡适为了保存自己“八不主义”的发明,有意识在日记出版的时候,把他受庞德影响的内容给删除了。现在,胡适日记手稿的发现,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大的促进,可以查证是不是像日本学者所说,胡适有意识隐瞒这一思想的来源。学术界可以就这一问题做一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总之,留学美国对胡适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他自己所言:“适居此四年半,学业所成就,无异于恒人,惟颇通晓此邦之文明学术政教人心,此中所得,远胜读书十年也。”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还需要加强对他更加深入的研究。

姜异新

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研究室主任

《胡适留学日记》整部十八册文献,无论从物态形式,还是到内容主旨,不仅是胡适传记和思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更是不可多得的庚子赔款时代留美学生的第一手史料,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支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发生学研究,具备源头的意义

目前在学界,关于《胡适留学日记》的研究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我简单检索了一下这方面的论文,发现有不少研究者从日记中提炼出文学生活、美国形象、学术成长等等主题展开来阐释,而从文献本身出发研究的比较少,那么,今天我就简单谈一下直接面对原始《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的感受,我认为这部文献比较突出地呈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物证:《胡适留学日记》写于一个世纪之前,作为纸质文物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到今天,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看文物形态方面反映出的信息:

(一)书写工具。首先,我注意到胡适用的是很普通的美国笔记本,上面印着Name、Grade、School、Class。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从K到12年级,一个大学生应该不会再填Grade,也就是多少年级,所以这很有可能就是美国中学生普遍使用的本子。有意思的是,胡适的书写方式是中国式的,他将本子横过来用,自右向左翻页,写的时候是自右至左竖写。

其次,在用笔方面,大多时候,胡适用的是西式蘸水笔,这和钢笔还不一样,我们看胡适的日记主体部分,有时书写到最后一笔,力度大的时候有一种分叉的痕迹,显然,只有蘸水笔才会这样。还有少部分日记是用毛笔、钢笔书写的,这部分大都是在归国日记当中。书写所用墨汁的颜色也有很多种,有深蓝、浅蓝、黑色、红色等等。可以看出,红笔多用作批注来用。

最后,看所用语言。胡适在书写中以汉语为主体,夹杂着英文,汉语有时用文言,有时用白话。文本中还有很多中西各种符号。

胡适(中排左一)和同学持康奈尔大学校旗合照

(二)内容呈现。《胡适留学日记》所用材料非常广泛,有剪报、照片、通信、便签,还有与友人对谈的记录等等,其中加了不少具备当时时代特征的印刷品、宣传页,涉猎面十分广博,全面展现了他的求学、日常生活、娱乐、观戏、郊游等等丰富多彩的经历。有时,胡适还给日记提炼题名,比如,“自课”“朋友篇”。虽然胡适已经很注重编排了,但因为是随时记录下来的,内容又如此丰富,文本难免显得庞杂,乃至无章法可循。今天看来,这种记录模式有点手帐的意味,这正是历史现场感的体现,恰恰是文献原始的意义之所在,也是胡适最初出版日记时采用“札记”这一名称的原因。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局部

我们知道,1939年《胡适留学日记》在亚东图书馆初版时是经过了摘录的,这样就过滤掉了很多原始信息,同时也流失了文物独特的形态元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感受到的现场感。比如,胡适是如何搜集材料的,又如何对材料进行整合、裁剪和修改;他思考问题的步骤、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些在手稿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

原始稿本《胡适留学日记》不是一个写满字的普通的日记本,而是增厚的、延伸了很多副文本信息的超文本,特别是一百年前一些美国印刷品夹页,显然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缺乏的内容。因而,这整套文献无论从书写方式还是内容呈现上来看,都可以称之为东西文化融合的典型物证。

第二、中西文化比较的思维方式

实际上,胡适拓展了日记这一文体的功能,他把这十八卷本叫作“Thinking Aloud”,也就是“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其实这并不是私密日记,也不是文学性日记,而是以读书札记为主的思想随笔、文化记录,是一种综合性文体。从中可以看出,胡适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有时,他一天写几千字,思路非常通达流畅。

不过,我很奇怪在七年的留学时光里,胡适并不完全写英文日记,而是坚持主要用汉语,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是为了要记下这特别的留学经历。从最初下笔那一刻起,他内心期待的读者就是自己的同胞,就感到了向祖国报道作为第二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是如何浸润在西方文明当中,有哪些新鲜的所见所闻、感想记录,他预感到这样的文本将非常有价值。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它最初其实就是在《新青年》先部分发表。

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新媒体发达的时代回望,你会觉得,胡适的札记书写类似于现在的博客和个人微信公众号,除了不能加入小视频,和即时互动之外,其他方面的功用在当下是有传承的,可以说是新媒体写作的前身。

《胡适留学日记》还显示出美国教育体系对胡适的深刻影响,如何一点一滴地形塑了学贯中西的大师,这一点,如果与他的课表、作业联系起来考察,会更加全面。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任何社会现象要有自己的观点,鼓励互动交流,多运动,强调演讲的重要性。在阅读方面,不仅要求海量,还要求速读,方式有精读、泛读、深度阅读,等等。

胡适非常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上述各方面的能力,从一个不爱运动、不爱社交的内向孩子成长为非常阳光自信、充满活力的留学生。他不仅与其他中国留学生讨论出了“文学革命”这一名词,还追踪时世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情况,写下自己对中西不同政体的看法。我们知道,回国后的胡适发表了很多时评文章,是这类写作的高手,其实就是这样有意训练出来的。这些都体现在了留学日记里,尤其体现在他所做的剪报、粘贴的照片等等延伸性的副文本材料。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一套十八册,1912-1918年作, 12×22cm(每册尺寸)

胡适在阅读时自觉引入比较的视野,与在国内读书时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特别喜欢中西文学对读,今天读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明天肯定要读西方文学作品,后天再读中国传统文学。具体说,今天读的是《左传》,那么明天就读狄更斯;今天读《古诗十九首》,明天就读莎士比亚,就这样逐渐养成了中西文化比较的自觉意识。他把《安娜传》与《石头记》、《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比较,锻炼从一种语言迅速切换到另一种语言的感受力,不仅如此,读完后他还当即写下评论,训练自己的书评式写作,这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缺乏的一种现代文体。在这样的读写训练过程当中,胡适的思维方式就不断从禁锢走向敞开,从一维走向多元。

所以,我们发现,愈是在留学期间,胡适的中国文学功底反而愈是深厚。可见,对于研究胡适的中外阅读史,留学日记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手材料。

通过这样独特的留学日记,我们对学贯中西的大师是如何养成的,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实际上,胡适思想草创期所呈现的丰富多元的思想从排印本中是不难总结出来的,然而手稿这种现场感和原始性,却是排印本无法取代的。《胡适留学日记》整部十八册文献,无论从物态形式,还是到内容主旨,不仅是胡适传记和思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更是不可多得的庚子赔款时代留美学生的第一手史料,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支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发生学研究,具备源头的意义。

邹新明

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服务中心主任

展览也是反映胡适跟亚东非常密切的关系,胡适对亚东肯定有投桃报李的想法。

亚东图书馆出《留学日记》是在1939年,之前章希吕做了一些工作,包括《札记》的标记也是章希吕给做的,这是胡适自己在《序》里已经说的。

今天我们看整理本和手稿原件多有不同,比如说胡适原来写的“道学家”,整理本里面成了“道德学家”,还是有一些不同。胡适自己对他的日记很重视,他在抗战期间曾经把他的日记和一些东西放在天津的银行,后又由祖望带到美国去,后来江冬秀又重新带到台湾,再后来因为不放心,又运回美国。胡适如此重视自己的日记,《留学日记》却流出,确实让人疑惑。我猜大概有一部分原因是,《留学日记》已经出版,其他日记没有出版,类似于胡适重内容轻版本的收藏风格,比如,他曾用一部明版书与北大图书馆交换一部清代版本的书。

胡适跟亚东图书馆的关系,我之前写过一篇小的文章,关于胡适在亚东出的第一本书,他翻译的小说集《短篇小说》,他的出版(交给亚东),我的理解是为了报答汪孟邹,帮助亚东图书馆。

胡适在留学之初没有那么有名,也是逐渐出名的过程,胡适留学期间遇到经济上的困难,曾经想翻译一些小说,这最初是王云五在上海时跟他说过,翻译既可以提高英文,又可以解决一些经济问题。他最初第一篇翻译小说是《割地/最后一课》,发表在《大共和日报》,是靠他在上海的那些关系。《大共和日报》编辑叶德争,曾是《兢业旬报》编辑。

后来他的发表是汪孟邹帮助他,当时是约稿,在《甲寅》发表翻译小说《柏林之围》,也是都德的小说。胡适跟陈独秀《新青年》的关系也应该是汪孟邹联系的,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胡适回国到北大任教是汪孟邹帮他联系的陈独秀,而且大概他给许贻荪的信里说过,他对回国的期望本来没有那么高,就是二流的学校或者是当记者。

汪原放致胡适信札

在汪原放的回忆中,亚东图书馆在1913至1918年只出了六七本书,除了章士钊给他们从《甲寅》里编的《名家小说》,其它主要是一些地图,发行量很不好,很不景气。

胡适在1919年的时候,他把《中国哲学史大纲》书稿交给商务以后,集中精力又翻译了四五篇小说,主要是为了凑足一本小说量给亚东。亚东拿到高兴坏了,很快排版发行,发行了很多,包括后来帮他们出第二卷本的翻译小说,以及标点本白话小说,胡适做了很多考证文字。他跟亚东的关系确实是胡适对亚东做了很多帮助。比如展览中汪原放1934年给胡适的信,提到亚东遇到危机,想转让给商务印书馆,这里面应该也是胡适牵线。

1936年的时候《新青年》前七卷影印让亚东出,胡适和蔡元培当时都题了词。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今天的展览也是反映胡适跟亚东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想胡适对亚东肯定有投桃报李的想法。

席云舒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

重新根据手稿本对照出版的亚东版或商务版,校勘出一个差错比较少的或者尽量避免差错的《胡适留学日记》,非常有必要

这套《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在2015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消息非常得振奋。这部手稿本不仅有《归娶记》、《北京杂记》这些新的内容,我对照了一下原稿扫描件和出版的《胡适留学日记》,其实不只是有删节,个别的地方胡适在出版的时候也有增补。比如介绍两个美国人照片的那一页,手稿上只有一句话,但是出版的《胡适留学日记》里是一段话,是有增补的。我非常期待能把它们做个完整的对照。

胡适留学期间与友人合照

还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的那套《胡适日记全编》,我们非常感谢曹伯言先生做了那么重要的工作!但是有一个工作就是日记里的英文做了翻译。英文的翻译,前边有老师提到,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人名上,有的是外国人有中文名字,很多都是按照音译来译的;还有中国人有英文名字,像顾维钧,胡适写的是他的英文名字V. K. Wellington Koo,音译过来就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什么人。英文人名的翻译差错不是一处两处,整个《胡适日记全编》里面有好几百处,甚至可能有上千处。我想,重新根据手稿本对照出版的亚东版或商务版,校勘出一个差错比较少的或者尽量避免差错的《胡适留学日记》,非常有必要。

第二点,关于新材料,我这些年一直在做胡适的新材料,当然我关注的都是胡适的英文佚文。这次展出的胡适给汪原放的几封书信都是新的,还有亚东图书馆的编辑讨论《藏晖室札记》出版问题的那些书信,不仅前面各种版本胡适书信集里没有,中华书局的《胡适来往书信选》里面没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年刚出的《胡适全集·胡适中文书信集》里也没有这几封信,所以这几封信很重要,这是一个新材料。

丁小明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员

胡适研究、特别微观研究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在此呼吁有关方面能尽量将亚东图书馆遗珍这批文献流布出版,嘉惠学林。

我们知道近现代学术发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新材料的发现,亚东图书馆遗珍这批文献无疑是这样的新材料,其中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2015年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展览除了留学日记,还有其他新材料,主办方是否可以考虑把相关文献做一个“原色的出版”,让学界除了在座的学者之外,其他研究者也能有分享或者第一时间看到新材料。

大家都提到胡适《藏晖室札记》到《留学日记》整个出版过程,现在大家看到的,大多还是以整理本的《胡适留学日记》为主。事实上,手稿本跟整理本之间还有一个誊清本,这个誊清本在华师大。我想从手稿到誊清本再到最后整理本,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团队来做完整的校对和整理,将整个过程还原出来,对胡适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将是极大的贡献,这可以说是 “胡适研究的再出发”。

再者,前面几位学者提到除了《留学日记》,现在看到其他材料可以跟《留学日记》进行互证,特别是跟亚东图书馆这批相关文献进行互证,可以看到胡适除了《留学日记》以外,他的《文存》出版跟亚东图书馆也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汪原放的四通信跟这个都有关系。这四通信我有整理并且已写文章,可能会今年发出来。我的体会是胡适研究从宏观上看也许目前没有太大的空间,但是新材料的发现和微观研究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胡适致汪原放、章希吕信札

1922年写本

一通一纸 水墨纸本

19.5×27cm

举一个例子:胡适写给汪原放的第二通信是讨论了一个细节,就是关于《胡适文存》(第三版)的修改,其中修改了胡适《国语文法概论》一文中的内容。胡适《国语文法概论》这篇文章是跟一位叫陈承泽先生争论的,陈承泽认为胡适的比较文法不对,用西方文法来比较中国文法是不对的,中国文法有一套体系,不需要用西方的概念来衡量,胡适跟陈承泽有一个争论,他认为陈承泽的这一认识比较偏颇,他认为文法有共通的东西。但是他在三版前跟汪原放的通信提出要修改这篇文章,究其由,是因为陈承泽1922年刚刚去世,胡适在致汪原放的信中有一个对陈承泽的评价,认为陈承泽是一个可佩服的学者,并且自我检讨,他觉得前面跟陈承泽的争论里面有用词不恰好,他提出修改,这里我们把三稿跟前面的版本对比以后发现修改蛮大。

当然,胡适了不起的地方还在于是他很坦荡,他《国语文法概论》三稿的中加了一个案语,来说明他为什么修改这篇文章,其中也谈到跟陈的交往、对陈的认识及改变。可以说,正是这通信札及相关信息的指引,使我有幸进入胡适与亚东图书馆的这个历史现场中,在这个现场中,不但能看到胡适跟亚东图书馆的互动,还能看到胡适的人品和品德。

我想这就是新材料所带来的意外收获,以此推之,我以为胡适研究、特别微观研究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在此呼吁有关方面能尽量将亚东图书馆遗珍这批文献流布出版,嘉惠学林。

秦素银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研究室副主任

胡适是中国现代标点符号的创设人,现在看到日记手稿本,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使用他拟定的标点符号的

刚才好几位老师都提到《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版的价值,我也非常赞成。我想就利用手稿本研究的例子谈一下手稿本的价值。

胡适是中国现代标点符号的创设人,据胡适1914年7月29日记,胡适决定从当天起凡作文都加上标点符号,并参考中国旧式的标点符号与西式标点符号拟定了几种句读符号并规定了句读符号的用法。我之前很希望看到他是怎样使用标点符号的,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去做。但我们通常看排印版日记是无法看到他是如何使用标点符号的,因为出版的时候日记被加入了后来通用的标点符号,他当初如何使用标点符号这一信息被抹掉了。

现在看到日记手稿本,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使用他拟定的标点符号的。我今天看到手稿本,看到胡适确实是像他所说,1914年7月29日之前日记是没有标注标点符号的,但从7月29日起开始标注他自己拟定的标点符号(见图一)。

图一1914年7月29日胡适日记手稿

胡适拟定的标点符号中,有一个符号比较特别,新式标点符号确立后没有再使用的,就是地名国名旁加双直号,我们在胡适手稿本中可以看到胡适多次使用双直号(如图二),我个人为认为这可以作为鉴别胡适手稿真伪的一个证据。

图二1914年8月20日胡适日记手稿

胡适在使用标点符号的过程中,应该还会有一些变化,这对于研究标点符号这一工具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些只能在手稿本中才看的出来,这也是手稿本的价值之一。

唐娒嘉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归娶记》的研究对我们理解胡适的情感问题、婚恋观等等提供一个更为生动的视角与思路。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从《藏晖室劄记》到《胡适留学日记》更名的问题。胡适的挚友许怡荪曾抄录编选出部分《藏晖室劄记》,1916-1918年在《新青年》上连载。“藏晖室”即是胡适留美时期的书房名。1939年亚东图书馆在整理重排的时候,为了纪念他英年早逝的亡友许怡荪,胡适沿用了《藏晖室劄记》旧名,没有修改。

但是1947年商务重印时胡适在《重印自序》中做出了这样的说明,他向来是反对中国文人用某某堂、某某氏、某某斋的署名,他认为这是一种文人的故习、旧习惯,需要去修正,他很懊悔自己迁就旧习惯,因此将《藏晖室劄记》旧名改成《胡适留学日记》。我观察到因为商务印书馆1947年重印时是经胡适接洽,直接从亚东图书馆获取的旧纸版,尽管书名改了,书页页次还是用的“藏晖室劄记”。

自商务印书馆1947年重印后,《胡适留学日记》之名基本得到确立,之后台湾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店、安徽教育出版社、岳麓书社等多次再版重印都用的是《胡适留学日记》之名。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根据这部《手稿本》进行了仿真还原印制,我们从影印手稿本中可以看到相当多丰富的材料,其中保存了400多件中英文剪报、照片、残存的草稿的夹页等。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一套十八册,1912-1918年作, 12×22cm(每册尺寸)

另一个感兴趣的地方是我发现从卷三开始每一则札记都附有小标题,我当时很疑惑这些标题是胡适自己拟好还是许怡荪替他添加的,还是30年代整理重排的时候添加的。我就去查证了《新青年》连载的节选摘录的《藏晖室劄记》,发现许怡荪编选的时候没有小标题,看了日记手稿之后确定胡适写作札记时是没有拟写题目的,小标题应该是1930年代整理重排时添加的。

我有关注到耿先生给手稿本写序的时候提到过30年代的时候由胡适的同乡亚东图书馆的编辑章希吕为了整理和抄录《藏晖室劄记》的手稿,1933年11月专程从上海来到北平,住进了胡适的家里,我就去查阅了一下章希吕的日记,现在查证到的是章希吕在1934年1月5号日记当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记载,他说看藏晖室札记卷三以前两卷是日记,三卷起是札记,须编、标题较费事。从那儿以后有零星的记载过相关细节,说他整理抄录日记手稿编标题,耗去了差不多8个月的功夫。一直到1934年7月4日他在日记中记录其完成了《藏晖室劄记》十七卷的抄写工作,此书约40万字。而章希吕的誊抄本,胡适事实上还有做过修改。因此手稿本、誊抄本和出版本之间的衍生与变化就颇值得考辨与玩味,这也是我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想谈一谈《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价值的问题,日记手稿虽然私人性和个性化很强,但是作为一种私人史料并非意味着不和时代历史发生联动,很可能恰好可以起到对主流历史叙事的一种补充,甚至形成某种有趣的张力。胡适在1918年3月22号在写给许怡荪的信当中曾经抱怨过,对《新青年》的编辑们不能理解自己日记札记价值的无奈,从中也能看出胡适不仅仅是将自己的札记限定和界定为私人领域的内容。

《胡适留学日记》和《鲁迅日记》在风格和书写体例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鲁迅日记》甚为简要,主要是记帐式的,包括所有的往来赠与、银钱的出入记载甚小,但是极少涉及他内心的所思所想,而胡适却赋予了他的札记很重的思想史的意义和心灵史的价值。他认为他的留学日记写出了一个中国私人学生五七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还有他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记录了他主张文学革命的详细经过,他思想途径还有演变的痕迹。

而日记作为胡适有意识并且有目的地坚持了毕生的写作方式,蔓延和勾连着他诸多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命题,胡适日记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作为文学革命领袖以及学者胡适的一个生成的前史,1930年代胡适通过撰写《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等诸篇文章,着意建构出以他个人的生命史为中心逻辑的文学革命发生史论述,他非常有意地将他文学革命前史的延长线推伸到了他的留美时期,所以作为集中记录胡适留美生活经历和思想痕迹的《胡适留学日记》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思想草稿的意义;而另一方面手稿作为原始文献所蕴藏的文献价值是非常丰富的,因为有时候排印本会做一些删减,没有办法完整地保存信息,比如说胡适其实非常爱在日记当中贴剪报,比较遗憾的是这些剪报信息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在出版本中得到重现,所以作为原始文献手稿本的珍贵可见一斑。

我发现梁实秋先生就有注意到胡适爱在日记当中贴剪报的习惯,在《怀念胡适先生》这篇文章当中曾经写过他和徐志摩两个人一起在胡适的书房翻看《胡适日记》的一些情形,他发现胡适的日记除了私人记事之外每天会贴剪报,包括各种新闻在内,篇幅多的惊人,兼具了时事资料的汇集,可以说是他的日记的一大特色。因为我正在做有关《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的相关研究,据我的观察其日记中的剪贴材料主要包括剪贴报、摄影作品、书信粘贴这三种主要形式,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做过多展开了。

第三方面,我想通过日记和札记的体例之变,谈一下《胡适留学日记》当中的两副笔墨问题。

胡适曾经在《藏晖室劄记》的自序当中言及,这十七卷札记是我在美国留学时期的日记和杂记,明确指出了其留学日记包含日记和杂记两种不同文体,彰显了其清醒且自觉的文体意识,而这种两副笔墨的文体意识在他记日记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只是变换了多个不同的提法,有的时候用札记,有的时候用劄记,有的时候用杂记,尽管多处变换能指,却共同分享同一所指。

观察《胡适留学日记》可以很明显的意识到这种体例、书写风格上两种不同的差异,他在1911——1912年底所记的日记主要侧重于一些上课、读书心得、日常见闻,而1914——1917年的这些日记虽然每篇还是明确标示时间,却多是思想碎片、文学主张、观剧心得、论文、讲演的一些梗概,时间性并不详,内容上近乎于一种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胡适这种笔墨的调换、带有记述重点的转换始于1912年底,这一年12月16日日记当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他说自此以后,有事值得一记则记之,否则略之。自今日为始,凡是最终所载须具下列各种性质之一:一是凡关于吾一生行实者;二是论事之文;三是记事之有重要关系者;四是游记所见;五是论学之文。他在1913年2月6号写给许怡荪的信中也提及了这件事,他说前四五十日为生平最忙之时,公私交迫,日记亦废。现拟废日记为札记,有事则记之,无事则不着一字。

他的这封书信为我们理解他从日记转向记札记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重解释。因为公私交迫导致他无暇每日写日记,所以选择转为更便宜的有事则记的札记文体。从《藏晖室札记》第三卷开始,就由记身边琐事和日常经历的日记转为了“有事则记,有所感则记,而且著述亦记之……”的一种札记文体。而胡适对于日记和札记文体的差异有着清醒的认识,不仅限于中国传统文体的体式差异,他注意到在英文当中也存在着日记和札记之别,有明确的提示说逐日记曰Diary,或曰Journal。劄记曰Memoir。述往事曰Reminiscences。自传曰Autobiography。显然在他看来日记和札记是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文体功用的。藏晖室札记的前两卷主要是日记形式,他说他记日记最初只是为了做自己记忆的帮助,主要侧重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记录,也带有供友朋传观的意图,这个时候的胡适并没有,未脱传统士大夫私下观摩、交流创作的传统惆怅模式。

而他最后三年1914-1917年,胡适逐渐萌生了记录自己思想发展的自觉意识,记札记对于他而言成为了求知识学问的一种帮助,也是思想的一种帮助。更重要的是札记的内容与形式也所涉甚广,方式有多种,读书作提要、写信、谈话、演说、作文,胡适认为统统都可以记录到札记当中,他正是希望通过记札记这样一种方式来分析辨难,从而帮助他形成某种有统系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胡适写作札记是带有发表的欲望与诉求的,这和他最初止于自我记忆和友朋传观的初衷不太一样,因此记录日常琐事和私人交际的日记文体显然必须隐退,因为读者发生了转换,不再局限于二三知己好友,而是面向更广大的公众的读者群来写作的。胡适在留美的时候曾经节录过数则《藏晖室劄记》在《留美学生季报》1939年第三卷第一期和第三期上发表,而与此同时还多次从海外寄给许怡荪札记,在书信当中多次强调他对札记思想价值的看重,而许怡荪对胡适的意图显然也是心领神会,他也费心将其重新整理抄录,当胡适还在国外忙于博士论文写作的时候,《藏晖室劄记》就已经在新青年1919年第二卷第四期上开始断续连载了。

而胡适寄给许怡荪观览也带有一种互相切磋和讨论的用意,他说:“足下读完之后,如有所见,岂质直相告。”可以看出胡适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征求友人意见,看重这种往来探讨和对话互动的价值,而以记札记的方式留存思想草稿,也有助于他形成有统系的思想。胡适摘录了相当多他和友人往来论学的书信内容,尤以1915-1916两年间最为频密,如1915年9月17日的札记《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诗》、1916年2月3日的《与梅觐庄论文学改良》、《论译诗寄陈独秀君》,1916年2月10日的《叔永答余论文学改良书》、1916年7月13日、7月22日、7月29日等等还有相当多他与任叔永、朱经农往来信札的摘录,他正是希望借助和友人的对谈辩论、通过在札记中记录友人对自己的观点驳斥从而进行自我辩难和不断地清理,从而厘清他的文学革命主张与具体方案。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第十七册《北京杂记》(局部)

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新史料的问题,刚刚发言的多位老师都提到手稿本除了《藏晖室劄记》之外还发掘和出土了胡适归国之初所记的两册日记《北京杂记》(一)和《归娶记》的重要价值。在《归国记》1917年7月10日结束之后,我们看到的胡适日记一下子跳到了1919年7月10日,这之间其实有两年的空白,而这两年恰好又是胡适他倡导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所以《北京杂记》(一)和《归娶记》的重见天日对胡适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北京杂记》(一)主要是记录胡适1917年9月11日到11月30日的日记,时间段是胡适在归国之后回家探亲继而返京、尚未完婚时的一段时光,而《归娶记》记录的则是他1917年12月16日到1918年2月21日这段时间的日记,是他回乡完婚再从家中返京的这段时间。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归娶记》(局部)

《北京杂记》(一)所记内容比较繁杂,多是他的读书心得和论学片断,但其中很重要的是他在日记中补录了两首有关江冬秀推拒、未婚夫妇未得见面的白话词。胡适的婚事也构成了《北京杂记》(一)和《归娶记》的核心关切,特别是《归娶记》,几乎完全是围绕胡适的婚事展开,小到他婚礼的座次、具体的流程都一一可查。而胡适他是有意的将改革婚礼这种旧俗当作他思想革命的重要实验之一种。

所以考察胡适的婚礼,以及胡适的婚恋观对于理解他这一时期的思想观念是很有帮助的。胡适的情感婚恋问题非常复杂,《归娶记》的出土使得我们获得了重新探讨胡适与江冬秀的关系、重新审视江冬秀形象的可能路径。

胡适对江冬秀在婚礼上的表现,他婚后陪江冬秀归宁的一些细节,他在返京的途中为江冬秀所做的《生查子》词以及他所写的《新婚杂诗》组诗初稿(和他后来在《新青年》发表时候是有出入和调整的),在《归娶记》当中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所以我觉得对《归娶记》的研究对我们理解胡适的情感问题、婚恋观等等提供一个更为生动的视角与思路。

原标题:《最全本《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现身,如何完整重现百年前青年一代家国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