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椎间盘切吸操作技术手术要点,值得一读!

 百度见贤思齐 2023-01-15 发布于河南

术前准备
  1. 停用抗凝剂至少10天,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形成血肿。

  2. 不得有感染性疾病存在,如感冒,发热、脚气和牙周炎等。手术区域不得有皮肤感染性疾病或未愈合的皮肤创伤。

  3. 临床症状明确,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并且,经过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可以住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

  4. 手术前应该建立随访档案,首先评估手术前的病情轻重,以便疗效评估。

  5. 糖尿病患者术前必须经过正规治疗空腹血糖在8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10mmol/L以下。

  6. 老年患者血液生化检查必须正常。

  7. 如果有终板炎得患者应该事先告知手术后恢复时间偏长。

  8. 手术前不禁食水,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低血糖等。

术中准备
  • 预留透视空间,最好使用可透视手术床。

  • 术前准备头架和托盘架。

  • 移动式C型臂X线机套无菌罩。

  • 术中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手术要点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以C4-5椎间盘为例)

确定穿刺点:患者取仰卧位,颈后部放一软垫使颈椎处于生理中立位置,在颈前部标记出气管中线及右侧颈动脉的体表位置,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确定C4-5病变节段椎间隙的体表投影位置,以确定皮肤进针穿刺点。

检测仪器:将刨削切吸仪的电源与电线回路正确连接后,打开电源,检查旋切式管状刨削刀运行正常备用。

图片

图2-2-4-1 术中穿刺侧位像

图片

图2-2-4-2 术中穿刺正位像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取仰卧位,颈后部放一软垫使颈椎处于生理中立位置(如上述),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先用1%利多卡因溶液3ml局部浸润麻醉至C4-5病变节段椎前筋膜,术者站在患者右侧用左手食指放在右侧动静脉鞘和内脏鞘之间隙,将动静脉推向外侧,气管、食管推过中线并触及病变椎体前缘。

在C型臂正侧位透视引导下确定C4-5病变节段椎间隙体表投影位置,以确定皮肤进针穿刺点,用8号穿刺导针在C型臂透视引导下穿刺至C4-5病变的椎间隙内,透视下再次确定穿刺针的位置:正位像针尖在椎间隙中外1/3处,侧位像针尖进入椎间隙5mm(图2-2-4-1,图2-2-4-2),用11号小圆刀于穿刺点处横行切开皮肤长约3mm,沿导针由细至粗依次逐级扩张插入套管,套管进入椎间隙前缘的深度约为3mm。

插入套管的方法:套管径由小到大,旋转式逐级插管,最后保留外套管为工作套管,拔出其他内套管,工作套管进入C4-5椎间隙前缘的深度不得超过5mm。沿工作套管通道送入环锯,缓慢切割纤维环后,退出环锯,再用颈椎髓核钳夹取髓核,椎间隙后缘部分突出的髓核应尽量取出(图2-2-4-3)。

然后,经工作套管插入旋切式管状刨削刀(图2-2-4-4),接通电源,刨削切吸取髓核组织,采用边切吸边冲洗的方法,冲洗液配制为庆大霉素16万U加入500ml生理盐水,操作过程中直至冲洗出的液体澄清无髓核组织碎屑为止,拔出工作套管,穿刺处按压5分钟,局部不出血为止,术毕(图2-2-4-5)。

图片

图2-2-4-3 术中髓核钳夹取髓核

图片

图2-2-4-4 刨刀经套管插入椎间隙切吸髓核组织术中侧位像

图片

图2-2-4-5 术前体表定位、术后穿刺创口3mm体表像

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操作,便于配合术者治疗,避免刺激或损伤脊髓神经。

治疗中患者颈椎应置于生理中立位置,便于术中颈椎透视,确定定位针与套管是否位于脊柱中外1/2~1/3处,以免损伤颈动静脉、椎动脉及食管,否则,要调整穿刺针的方向与角度。

术前选择标记正确的穿刺路线,透视下完成穿刺、插管全过程,以避免对周围组织损伤,并注意射线防护。

用局部浸润麻醉时,如果针尖到达椎前筋膜,回抽见全血,即刻退出改变方向。

在椎间隙切吸髓核时,工作套管进入病变的椎间隙前缘不得超过5mm,以免损伤脊髓。用颈椎髓核钳夹取髓核,特别是椎间隙后缘部分突出的髓核应尽量取出。

椎间盘内操作时,工作套管可呈左右扇形摆动45°,以最大程度地清除髓核组织。

穿刺针从皮肤至椎间盘前缘的穿刺过程中,可边进针边回抽针筒,如有血液抽出,则表明穿刺针进入颈动静脉或甲状腺的动静内,应立即退针并按压穿刺点3~5分钟,再改变穿刺点及进针角度重新穿刺,穿刺点每次移动不超过2~3mm,进针角度改变不超过5°。

深部穿刺针过程中,要避免食管损伤,即穿刺时左手的食指尖向内侧推移食管,穿刺针在椎间隙中外1/2~1/3处穿入。

在工作套管通道送入环锯切割纤维环时,要注意平行于椎间隙,以免损伤软骨板。

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双上肢感觉、运动、腱反射等情况,判断是否有神经根损伤表现;饮水是否呛咳,以判断是否有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吞咽是否疼痛,以判断是否有食管损伤;观察颈部是否有血肿形成,以了解是否有血管损伤;观察患者体温、血象、血沉是否正常,以判断是否有椎间隙感染。

本法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主要是血管损伤,对于血管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如下:

穿刺过程中采用负压抽吸穿针法,如发现注射器内有血液说明针尖刺入血管,应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5分钟,改变穿刺方向,重新穿刺,每次调整穿刺方向的角度不超过5°。

其次穿刺位置应确保正位透视在椎间隙平面中、外1/3处,侧位透视在椎间隙内5mm,如穿刺点偏外,可能损伤椎动脉,偏内则可能损伤食管。注意以上两点,可避免负损伤的发生。如果损伤血管引起大出血,应立即手术切开止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