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峰、A峰,别再傻傻分不清楚!

 影像自由人 2023-01-16 发布于山东


每天一个超声知识点!

大家做心脏超声,每天都需要测量二尖瓣的前向血流频谱:E峰、A峰,但你真的会辨认E峰、A峰吗?

如下图1:这是一例心律不齐的患者,频谱时而呈单峰,时而呈双峰,我们辨认起来比较困难。

那好,我们首先讲一下,二尖瓣前向血流的E峰和A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图片
图1 心律不齐患者的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

我们都知道,在舒张期的时候,二尖瓣开放,左心房的血液进入到左心室,并不是一次全部进入,它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为舒张早期,由于左房左室的压力差,舒张早期左室快速充盈形成了二尖瓣前向血流的第一个峰——E峰

第二步为舒张晚期,由于左心房的主动收缩,再次将左心房的血液主动充盈进入左心室,形成了二尖瓣前向血流的第二个峰——A峰

对于正常的人来说,E峰、A峰我们很容易辨别出来(视频1)。

视频1 正常人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频谱

而遇到图1那样的频谱,容易误判E、A峰。这时候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二尖瓣的关闭线来判断。

舒张期结束时,二尖瓣关闭会产生震动,这种震动会在频谱上表现出来,就是这条线(图2、图3),它不是伪像哦,它是条标志线,看见它就表示舒张期结束了

图片
图2 二尖瓣关闭线(箭头所示)

图片
图3 二尖瓣关闭线(三角箭头所示),因此长箭头所示为伪像,不是A峰

图片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正确取得E、A峰的频谱的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扫查出心尖四腔心切面,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加上彩色多普勒,观察二尖瓣口的彩色血流束。

注意,这时我们不要立刻按PW或者CW取频谱,应该先加上取样线,微调二维图像,使得取样线和血流方向尽量平行,不超过20°的夹角。

调整好以后,我们再按PW或CW键,取得频谱多普勒图像。

第二个技巧点,关于取样容积的放置位置。

大家知道,PW和位置有关,测得的是取样容积所在部位的流速、压差等,因此,对于二尖瓣前向血流,取样容积应置于瓣尖

CW与位置不相关,但是需要定量分析二尖瓣口血流时,取样容积应置于瓣尖下瓣环水平

第三个技巧点,关于频谱的图像调节。

如果我们取得的频谱是这样的(图4),需要调节增益,增加频谱图像的亮度(图5),同样,我们也需要调节基线,否则测值是不准确的。

图片
图4 频谱增益过低

图片
图5 调节频谱增益,清楚显示频谱

总之,看似简单的E、A峰,却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正确的认识和取得它们的频谱,是能获得正确的超声心动图的信息的前提

图片

看完文章,是不是有些意犹未尽呢?
经典医课
心脏超声(六):超声诊断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