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旧京~过去的京官也不好当

 俗文化研究院 2023-01-16 发布于河北
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清朝的一些官员声色犬马,过着佼奢的生活。
其实,在清朝当官,尤其是当京官,尤尤其是当底层的京官,那是相当的穷。
有资料记载,京官的收入分两部分:俸银和俸米,合起来就是所谓的俸禄。
而俸禄又分为正俸(正常俸禄的部分)和恩俸(皇上额外给的部分)。
可是从咸丰开始,到光绪十二年,财政拮据,别说恩俸没有了,就是正俸也是八折发放。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京官,六品的正俸是六十两/年,七品是四十五两/年,八品四十两/年,九品三十三两/年。
数字多少我们先不说,我们只是做一个对比。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中描述,老舍的父亲只是一个旗丁,每月的饷银是三两银子,(另有粮米不算)这样看,一年也得有三十六两银子了。
由此对比可见,京官如果六品以下,俸银确实不多。
当官肯定不像普通旗丁,他们还有很多的应酬和人情往来。
比如,最基本的,清朝有个官场陋俗,就是下级要给上级送年节寿礼,还要给衙门里的茶房,仆役犒赏,拜见大官要给其门房送门包等等。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还有就是官员之间的人情往来,比如,京官之间的同年公会(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的聚会),每次AA,也要一二两银子。
每年新春的团拜,也是需要大家凑份子的,每次下来,同样要一二两银子。
就是上级官员,家里有个喜寿事,请你喝酒看堂会,除了正常的喜寿事随礼外,堂会你还要额外的封赏,数额也不能少了。
再加上平时官员们在自己聚一聚,八大胡同吃吃花酒,如此看来,低级官员一年的俸银恐怕只够一两个月花销的。
俸银不够用,就只能开辟新的财源。由于京官不能像地方官那样,直接取利于民,所以他们开出的新财源只有陋规钱。
陋规钱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印结银子一个是地方官的馈赠。
印结银子,就是清朝的制度决定,凡是捐官的人,都要有同乡的京官出具保结。(也就是现在的保证书,京官替捐官者做保证)当然,保结不能白出,需要捐官者花一笔钱,自然这笔钱也就落入京官的荷包了。
据记载,这些印结银子,一个月也能有几十两,一年就是好几百两,远超他们的俸银了。
由于京官们在京消息灵通,熟悉各种关节。地方官要想消息灵通,有个好的升迁,一定要巴结京官,这样,就出现了地方官对京官的馈赠。
这种馈赠,也分为冰敬,炭敬,别敬等明目。敬的意思,就是以钱财做礼物致敬,其实就是贿赂。
这里面,用的最多的是别敬,一般都是官员在外放出京,述职进京的时候,都要给相熟的京官别敬的。
当然,这也是一种陋习,导致很多地方官,害怕进京,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讲。
其次就是炭敬,故名思义,炭敬就是地方官给京官的冬天的采暖补贴。
别敬和炭敬,就根据每个京官的职务大小和交情深浅,每个人都不一样了。多的上千两,一般的二三百两,少的二 三两,八九两的也有。
至于冰敬(也就是防暑降温费),就不是每个京官都有了,一般只有督抚一级的和军机大臣才有资格拿冰敬。
这么一看,如果把俸银,印结钱和陋规钱加在一起京官的收入就不算少了,起码能够保证其基本的生活了。
但是,很多的文字记载中的京官又很穷,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只能说明,清朝的官场制度不合理。讲排场,摆阔气,虚礼应酬,通关节,挖门子,行贿受贿等等,这是清朝官场的痼疾,它实质上反映了清朝财政,官制和社会风气的种种弊端和漏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