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用法22条,速速收藏学习

 为什么73 2023-01-16 发布于北京

“甘草”用法22条,速速收藏学习

甘草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共有250方,用甘草者120方,不是甘草主病多,而是诸方必用甘草,始能协调诸药,曲当病情。

一说临证用甘草要避免滥用之误和不敢用之误。

不问何方,必加甘草,以为能和百药,此必用甘草之误。至于当用甘草之方,如炙甘草汤之类,用量只1钱,或8分、5分,不尽其力,此不敢用甘草之误。

又速下者勿入甘草,恐其缓功,不可不知。

 二 

甘草之味甘,甘宜于脾胃,然脾胃过受其甘,则宽缓之性生,水谷入之,必不迅予传导,而或至于停积瘀滞。水谷宜速化,宜速化而不速化,则传于各脏腑未免少失其精华,而各脏腑因之而不受其益者有之。

世人皆谓甘草有益而无损,谁知其益多,而损亦有之,知其益而防其损可也。

又甘草泻火,用于急症,可以多用,用于缓症,难以重加。盖缓症多是虚证,虚则胃气必弱,而甘草性过于甘,多用难以分消,未免有饱胀之虞,不如少用之。阴虚胃弱之症,不可多用。

 三 

后世医家有“中满忌用甘草”之说,遇脘腹胀满者,不敢用甘草。

实际上《伤寒论》甘草泻心汤专治“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其方用甘草独重,可见仲景用大剂甘草治疗脘胀腹满。只要遵仲景配伍之意,用甘草非但无壅滞之虞,反而能使胀满消除。

《本草备要》说“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亦是此意。

 四 

湿浊中阻引起脘腹胀满忌用甘草,而脾虚胀满不忌甘草,甘草为中宫补剂,《名医别录》云下气除满,甄权云除腹胀满,盖脾得补则善于健运。

若脾土太过,误服则转加胀满,故曰脾病人毋多食甘,甘能满中,此为土实者言。世俗不辨虚实,每见胀满,便禁甘草,此不思之过。

 五 

甘草虽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相反,但非绝对禁忌。

如古时胡洽居士治痰澼,以十枣汤加甘草、大黄,乃是痰在膈上,欲令通泄,以拔去病根也。

李东垣治项下结核,消肿溃坚汤加海藻;朱丹溪治劳瘵,莲心饮用芫花,二方俱有甘草。故陶弘景言古方亦有相恶、相反者,乃不为害,非妙达精微者,不知此理。

 六 

甘草入和剂,则补益脏腑气血、一切劳伤虚损。

 七 

甘草佐枳实、牛蒡子,可以清肺开咽,治咽喉肿痛;同苏子、二陈,可以消痰顺气,治痰涎咳嗽,得黄芩、白芍,止下痢腹痛;得连翘,散悬痈于垂成之际。

一说本品得白芍则补脾,佐黄芪、防风能运毒走表,佐陈皮和气,佐茯苓泄胀。

 八 

治阴虚火浮病,用酸味药物与大量甘草配合,有满意疗效。

阴虚病理形成,大都是长期脾胃虚衰,津血素亏。重用甘草,取其温中益气之功,有助于精微的生充,阴液即能无缺,再以酸味药收敛上扰之浮火,火降阴润,病即可已。

肝阴虛用生白芍为配,心阴虚用五味子为配,肺阴虚用乌梅为配,脾阴虚用木瓜为配,肾阴虚用熟地为配。

根据阴虚的轻重,在两味配伍药物等量的基础上,酌情可将生甘草从30克渐加至60克、90克、120克不等。

 九 

虚劳久延不复,气衰力惫,脏腑虚寒,恢复则须采用温补。单用辛温药物回阳、振阳,虽能取效一时,但难以持久。必与补中气之甘草配伍,方能阳热与气力并增,此即辛甘化阳之理。

肾阳虚,附子与甘草相配;脾阳虚,干姜与甘草相配。一般辛甘两药用量相等。脾肾阳虚甚时,若加重甘草用量,则干姜、附子用量亦须随之增加。

 十 

治脾虚气陷诸病,用甘草代替参、芪,疗效满意,如治内脏脱垂证,以大剂甘草配升麻,服后不惟症状得到改善,而且效果稳定。

另有短气息促,并非哮喘,时呵欠,疲乏倦怠,虽饮食尚可,而舌淡,脉弱,已表现出牌肺不足及于心肾之证,用大量甘草,佐以苓、术,每能气续力增。

 十一 

对肾亏者,于补肾固本药中加入重剂甘草,则诸证立见好转,此乃振肾兼予温脾之效。

况甘草的类皮质激素作用也属于温养肾阳者,故于各种疾病之依靠使用激素者,重用甘草于对证方药中,颇能代激素而获安;

尤其慢性气管炎患者,已长期服用大量激素而不能或离者,将方中的甘草用至60~90克,服后症状即能减轻;若服后出现浮肿,只需加入泽泻18克即可消除。

 十二 

甘草能和阴阳之气。《伤寒论》方以“四逆”为名者都有甘草,可见甘草有顺接阴阳之气的功能。

 十三 

治疗四肢厥逆,用附子必配甘草,甘草为治疗四肢厥逆之首选药。以“四逆”名方者,不论寒热虚实,方中都用甘草;虽不以“四逆”名方,而见四肢厥逆证者,方中多数有甘草。四逆汤以甘草居首列,绝非偶然,可见甘草一药是强心复脉之要药。

 十四 

炙甘草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味重要药物,在应用时不要把它放在附属地位,而应当作君药,用量当重

 十五 

甘草,一切消化系统病证均可应用,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不全梗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肠痉挛、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

消化系统的“痛证”,尤其是“痛而喜按”者,或有“挛急”现象,如剧烈的呕吐或腹泻而势甚急迫者,必用甘草。常用量10~30克。一般虚证用炙甘草,实证用生甘草。

连续用甘草每日量在15克以上时,须配伍茯苓或车前子,以免出现排钾潴钠而导致水肿。

炙甘草15克,配赤芍、白及各10克,茯苓、黄芪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3克,淡吴萸4克,治消化性溃疡;炙甘草10克,配赤芍、苏木、炒枳壳、炒苍术各10克,代赭石30克,干姜6克,淡吴萸4克,治幽门梗阻;

生甘草10克,配赤芍、广木香、炒枳壳、制大黄各10克,蒲公英50克,虎杖30克,治胆囊炎、胆石症;炙甘草10克,配炒白芍15克,广木香、炒枳壳各10克,干姜5克,治肠痉挛疼痛。

 十六 

治疗消化性溃疡,甘草与白芍用量宜稍大,需各用15克,炙甘草有时可用至30克,取甘以缓之。

现知甘草中有生胃酮,可使胃黏膜获得再生。如因甘草用量过大见有水肿或出现高血压时,可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排钠,即可止。

 十七 

治疗肝硬化腹水,用等量之甘草浓汁浸泡已打碎的甘遂3日3夜,然后取甘遂晒干为末,装胶囊。每服1~2克,可先从1克开始服用,于晨用米粥送服。

1日之内可泻水几千毫升,翌日用纯人参或补中益气汤补之。约1周后腹水增加,可再行攻逐与补益,反复攻补,耐心治疗,有可愈者。

据经验用甘遂攻水不会引起大出血,经水泻之后,舌下静脉曲张度往往减轻,足以证明。

 十八 

治疗各类紫癜,可在辨证论治汤药中加大剂量甘草,从20克开始逐渐加量,最多用100克。如有浮肿、高血压及低血钾症出现,须减量或停药,并对症治疗,副作用可消除。

 十九 

用甘草15克,配金银花30克,连翘、牛蒡子、桔梗、菊花各15克,水煎服,同时针刺足少阳胆经“完骨”穴,治疗药物中毒性和神经性耳聋,疗效显著。

 二十 

用生甘草30克煎水,药液热烫时先熏蒸阴部,温度适宜后坐浴,每日2次,连用1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数十例,每获良效。

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有雌激素样作用,50毫克提取物相当于0.1毫升雌二醇的效力,且具有抗菌、消炎之功效。

 二十一 

小儿夜啼证属心热者居多。治此,可用生甘草3~6克通治,取其甘缓之意。如舌红加栀子1.5~3克,伴惊加钩藤3克。

 二十二 

炙甘草单独应用时并不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与党参、白术、茯苓相配时,当甘草含量达到1/3时,即可见明显拮抗作用,而为1/5时则无拮抗作用。在四君子汤中甘草含量为1/7,故无拮抗作用。

如期望应用四君子汤来提高脾虚患者的免疫功能,一方面可适当加大党参用量,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甘草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