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是古希腊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为争夺希腊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交战时间长达27年,几乎所有城邦都参与了战争,战场涉及当时整个希腊语世界,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远,在古代世界实属罕见。 战争期间,接连不断的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统治,进一步加速了希腊衰落,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是希腊城邦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整个希腊陷入危机,被后来兴起的马其顿灭亡。
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古代军事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阵双方分别在海陆展开争夺,创造了很多战争新形式,如水淹、焚烧、地道挖掘、机动步兵方针、职业军人出现等,都对希腊以及西欧军事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5世纪,雅典曾与斯巴达结盟,联合战胜波斯帝国。在此期间,分别形成了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同盟集团。(雅典:提洛同盟;斯巴达:伯罗奔尼撒同盟)后提洛同盟成为雅典发展自身利益的工具,不仅将同盟国降级到臣属地位,要求同盟国交纳贡赋,军队由雅典统一管理;还建立起从雅典到比雷埃夫斯港的“长墙”,将雅典与比雷埃夫斯港连接在一起,以保证雅典不受敌人威胁。雅典的极速扩张,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斯巴达同盟内部出现反对派,本来属于斯巴达方面的米加腊,退出伯罗奔尼撒同盟,投靠雅典。双方冲突由此而起,从公元前460年开始,冲突不断,公元前446年,双方冲突以平局告终,米加腊重新回到伯罗奔尼撒同盟。雅典和斯巴达签订合约,维持和平30年。2、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大同盟,在商业利益上存在冲突。希腊地区和东方之间贸易频繁,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失去了与东方市场的联系,想要重新寻找新的市场和商路。(希腊商业贸易发达的还有北方市场和西方市场,即西西里和意大利。)科林斯是海上强国,也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重要成员,公元前435年,科林斯和殖民地科西拉发生争端。公元前433年,雅典出兵援助科西拉,逼迫科林斯退兵。原因是科西拉地处商路要冲,西西里的粮食在进入科林斯湾和萨洛尼克湾之前,需要在此处中转。雅典本身土地贫瘠,平原规模较小,需要外来粮食满足需求,对科西拉的掌握,意味着雅典在控制了西部商路上更进了一步。但雅典帮助科西拉,胁迫科林斯退兵,等于站在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对立面,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