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跟压力性损伤 怎样处理愈合的快?

 纳洛酮护理天地 2023-01-17 发布于河南

     

足跟部位的压力性损伤,你见过吗?

案例

各位老师,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压疮怎么样处理会比较快的愈合?

                      

(图片:朋友圈网友分享)

解答

由于案例中提供的临床资料有限,我们只知道,这个是发生在患者足跟部位的压力性损伤。

足跟部位的皮层较厚,可以看出,这个皮损尚未出现水疱,但不排除接下来,它不会出现水疱。

护理诊断:II期压力性损伤(足跟部)。

处理

足跟部位有着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点,处于肢体末梢,局部血液循环较差,也是压力性损伤的易发部位,眼前的这个II期压力性损伤就是明证。

需要指出的是,足跟部的压力性损伤如若不立即采取应对护理措施,接下来发生水疱(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的水疱常常较大)、溃烂,甚至是溃疡,发展成为III、IV压力性损伤,都有很大几率。足跟部压疮通常很难愈合,且病程较长,若处理不当会极大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会增加患者的截肢率。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患者发生足跟部压力性损伤后,应全面、动态地评估并记录伤口情况。评估内容包括:①部位;②面积和深度(有无窦道、潜行);③分期;④气味;⑤渗液量、颜色、性质;⑥创面及创面周围皮肤情况;⑦疼痛等内容。

2、立即减压  

使用水垫、海绵垫、软枕、翻身垫、脚圈等减压装置,给予足跟部悬空减压。这是最基本的压力性损伤处理措施。足跟局部解除受压,血液循环加速了,压力性损伤愈合的希望就有了。 

3、局部处理

#压疮贴应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损伤部位尚未形成水疱,可用碘伏消毒后,贴减压用的泡沫敷料,5-7天更换一次,防止继续受压。

#活血化瘀药物外用    也可选用红花油外涂患处,一日3-4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水疱的处理     若后续出现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消毒后使用泡沫敷料进行覆盖。

4、促进循环    

在损伤范围逐步缩小的时候,可行足浴,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可每天进行温水泡脚。

预防、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泡沫敷料如何使用?

                    

(手机截图)

1、规格   可选用7.5*7.5cm正方形大小的泡沫贴。

2、方法   撕开隔离纸,粘贴在足跟部的患处。

3、时间    一片减压用的泡沫贴,多久更换一次?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就是5-7天更换一次,没破也不脏可用时间长一些。如果破溃,要消毒冲洗后更换。若看到敷料卷边及时更换,揭除时动作轻柔,切勿造成二次皮损。

管理

1、上报不良事件    住院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属于护理不良事件,需要责任护士填报压力性损伤报告表,详细描述压力性损伤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护理措施、事件经过、采取的改进措施,病区、科、护理部对患者不良事件进行追踪。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则在入院评估时就要注明、上报。

2、跟进追踪管理     责任护士每日对患处进行处理、评估,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的应对,加强翻身等,增进患者全身营养,必要时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合理运动等,以促进压力性损伤的早日康复。科护士长、护理部根据上报表跟进追踪,直至压力性损伤愈合。

3、不良事件分享     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后,此案例可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分享,让他科护士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防范,促进学习交流。

如何预防足跟部压力性损伤?

1、加强交接班   责任护士对于入院评估出的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要每班检查患者受压部位,包括患者足部与足跟,并列入护理交接班内容。

2、护理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检查患者皮肤受压情况时,对于患者的足部要注意要脱掉袜子、认真细致的检查。护理评估时,检查脚部及踝部的动脉搏动,查看足跟部是否有红肿受压等局部血运障碍现象。

3、加强防范    对于消瘦、无自理能力或躁动的卧床患者,可提前用泡沫敷料等局部减压材料,以防患于未然。

4、踝泵运动    高危病人可跟进踝泵运动,定时翻身减压,以促进双下肢的血液循环。清醒患者为患者及家属跟进相关健康教育指导,教会其定时进行踝泵运动,使其1-2h活动足踝一次。

5、减压装置   必要时,提前使用减压工具,如气垫床、水袋、泡沫贴等,以进行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护理管理工具与方法实用手册/吴欣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