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虚寒?这3个穴既能调和脾胃,又能增强免疫!

 地藏菩萨mohesa 2023-01-17 发布于北京


说到脾胃不好,现在都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无论男女老少比比皆是,大多由生活饮食习惯不好所造成的。

脾胃虚寒的主要表现
1、胃痛,一吃凉的胃痛就更厉害,甚至还腹泻;
2、平常胃口不好,没什么食欲;
3、怕冷,手脚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凉的;
4、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或便溏;
5、舌苔厚腻,舌头颜色也比较淡;
6、女性会出现月经疼痛。
以上其实都是因为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脾胃虚寒也就是脾胃阳虚、中焦虚寒,因为脾胃阳气不足,阳气的温煦的能力就会减弱,机体就会出现各种寒症和虚症,比如怕冷、四肢不温、水肿、容易腹泻、腹痛腹胀、胃寒胃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清稀,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等。

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他认为,寒则凝、温则通,胃脘痛虚寒证为多,治疗宜温通调补。

图片

图来自网络,侵删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诸病生焉,所以调理好脾胃对身体是很重要的。

其实艾灸是十分适合脾胃虚寒的调理方法,因为艾灸直接的作用就是是温补阳气、散除寒湿。艾条燃烧的热力具有很好的渗透力,可深入胃部祛除寒湿之气。艾灸的热力能走经络,可以把因寒造成的冻结及淤血都化掉,使气血运行通畅,化解疼痛。

图片

图来自网络,侵删


治疗脾胃虚寒常用的3个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等。

【中脘】

中脘穴为胃经募穴,保健强身要穴,人体的胃药,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中脘穴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位置: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图片

图来自网络,侵删



【关元】

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让它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是元气的关隘。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是公认的人体第一保健大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这关元穴的位置好定,也就是肚脐正中的下面3寸即4指处。

图片

图来大家中医

【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保健穴,长寿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斜之功效。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 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髌骨下缘3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拇指指关节横度)。

图片

图来自网络,侵删


除了艾灸,脾胃虚寒的人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宜食用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等。
脾胃虚寒者也可煲胡椒猪肚汤,有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效:

做法: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蜜枣。

图片

图来自网络,侵删

此外寒性胃痛者还应忌食鸭蛋、蛤蜊、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生菜瓜、海带、生莴苣、生萝卜、薄荷、蕹菜、蕺菜地耳、生藕、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菊花、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脾胃虚寒疼痛加剧。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要管住自己的嘴,莫贪一时的凉,伤了脾胃。

图片

图来自网络,侵删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