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四五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尿少消渴/五苓散

 火帝养生_WSH 2023-01-17 发布于重庆

四、尿少消渴

有尿多消渴,当然就有尿少消渴,张仲景在这一条文里讲得很清楚。

【原文】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脉浮,小便不利’脉浮就是指的是寸脉浮,'小便不利’就是小便量少,不要理解为尿频尿急尿痛叫小便不利。张仲景只要讲的小便不利,就是小便量少。

'微热,消渴者’'微热’就是体温稍微高一点,我们叫低热。然后有消渴,就是消瘦,口干。

'宜利小便、发汗’应该用利小便的办法和发汗的办法来治疗,也就是说应该是促进尿量增多、 促进皮肤出汗。说明无汗,这显然是小便量少的消渴,如果是小便频数,还需要利小便吗?当然不会。

既然消瘦,为什么还要利小便?那不越利小便,不就越瘦了吗?这是不是感觉很难理解?这个五苓散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其实五苓散根本就不是利尿的方剂,五苓散是一个保津液的方剂。它只是把血液里面的血容量充足以后,肾脏灌注充足以后才产生的尿,这是五苓散的作用。

但是,原文还提到了,不但要利小便,还要发汗,发汗说明了什么?一个是促进尿量增多,一个是促进皮肤出汗。这说明这一类病人,不但尿少,还没有汗,这就更证明了血容量严重的不足。这个利小便,发汗,一定是一个表面现象,本意是增加血容量,那么增加血容量就用五苓散。

五苓散方:泽泻(一两一分)、猪苓(三分,去皮)、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技(二分,去皮)。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我们看这个五苓散的服法,就是喝完五苓散以后,多饮暖水。让你多渴水,就是为了补液,所以,五苓散不要理解为利尿药,是一个自身输液药。把肠道里的液体吸收进入组织血液循环,组织间的水让它进入到血液里面去,增加血容量,血容量一足,该出汗就出汗,该有尿就有尿。这样一有脱水,所以就口渴,这就是消渴。脱水了就瘦了,又瘦又渴。所以,这是尿少消渴就用五苓散。

【要点延伸】

“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启示:'微热,消渴’,在张仲景书里面,很多地方,大多数是胃肠道疾病的事,他会用'微热’这个词。

①'微热’提示可能存在轻微的感染,只要有感染就会出现热,有轻微的感染,就会出现微热。

②小便量少+口渴+无汗"这三联征,提示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③无汗+尿少,提示血容量不足,不是体液从皮肤和尿液丢失的。因为他本来无法,又尿少,说明水液的丢失,血容量的减少不是从皮肤和尿丢失的。

④因此只有一种可能是消化道慢性轻微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低下所致,也就是胃肠道的感染,吸收也不好了,所以,才出现了尿少消渴。

⑤五苓散是治疗消化道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有效方剂。我们记住这个,五苓散是很好用的,例如秋季腹泻,大肠干菌导致的腹泻,五苓散很好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