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变篇 讲利害相杂,利可能也是害、害也可能是利,所以无绝对的利、也无绝对的害,所以“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即不侥幸于对方的作为、而要踏实于自己的作为。 孙子
这里讲的是对地形的利用、说的是不同的地形对己方的风险性,古代改造技术不足,所以主要是依据地形风险性来作自己的策略选择。 由于,现代武器的射程远、威力大,已经超脱了地形的限制,而更多的是打击战斗力形成的供应链——瘫痪对方。比如美军海湾战争中攻击的是指挥系统、通讯系统,就是使敌人无法合军聚众、使之瘫痪。 李德胜 1、把地形升级为战场,分为选择战场和布置战场,其核心是引发敌人的内在矛盾、加深敌人的内在矛盾,反过来取消自己的内在矛盾、缓解自己的内在矛盾。 2、在根本上也是打击敌人战斗力形成的供应链——使其战斗力消耗在空处、使其供应链趋向断裂、耗尽。 孙子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因为 1)每个行动,都要付出代价,有些代价不应该去付出,才能保存实力去争取军争的利益。 2)每个行动,都是索要利益,有些利益不应该去索要,因为存在两利取其大、同类利益应是两利取其大,垂直利益则可能力求全取。 李德胜 1)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形成对敌人的绝对优势。因为战争的末尾是形成了绝对优劣,所以让开始就是末尾,于是可以速决、可以持久。
2)围绕着战略去执行,执行对战略起直接作用、能起全局变化的行动,在以战争消灭战争的征服战的军事思想里,战略往往不止是一个,而是交叉编成一个大网的多个战略,故经常存在垂直利益和伴生利益,所以一个行动是要取得多种战略利益、也是要避开多种战略危害。
关于多个战略 请见: 孙子
这里讲了: 1)根据五种地形所能获得的收益和风险,但也讲了有五种不为、为之有危害、不为有利益。 2)由于,这五利和五不为之间是有冲突,比如既属于五利之一,又属于五不为之一。 3)所以,就要综合起来考虑,避开了五不为,然后才能得五利。所以说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也不能使动人。也即利不可尽取。 4)军争篇说了要以患为利、以迂为直。所以光知利,是不够的,还要尽知害。而同样的,光知害,是不够的,还要尽知利。并且要知己、也知彼,然后才能知用兵:
李德胜 没有绝对的利与害,所以,并不以利害作为第一优先级作决策;而是用辩证法,去符合环境“走向”的需要,执行环境所产生的任务。 也即:从“需要”和“可能”去考虑——“需要”+“可能”=现实实际 比如
比如
比如
这是知己知彼的意思,分析可能性、分析自己的任务和需要。正是从需要和可能性出发,才能步步向上、空间越来越大、健全自己和环境。 孙子
这里是说聪明的人用利害来驱使人,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德胜 力求自己的完全主动,以主动地位为利,以被动地位为害。 比如
比如
李德胜 1)这个利能不能转化成全局的利、能不能转化成战略上的利,如此虽害也是利,不如此,虽利也是害。 比如,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因其能转化为全局和战略上的利益,所以虽害也要执行,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2)也即是给所有的利和害,都建立在一个全局、全战略的相对坐标系上,把它投射到战略和全局的进动上。 3)战略和全局是发展运动的,也即这个坐标系是平移运动、旋转运动的,这就是利害互相转化的原因。 比如, 俘虏政策,就有即俘即放、又有即俘即补等等的不同,这是因为战略和全局这个坐标系在平移运动、也在旋转运动。 比如, 程子华在密云打了胜仗,却是遭到了批评。那就是把这个利益投射到全局和战略这个坐标系上,结果变成了全局和战略上的“害”的缘故。 比如,
当日军占领了南方的这些地区后,使得全局和战略发生了平移和旋转的进动的缘故,就符合了在敌后和交接处发展根据地的战略和全局了。 并且在此时,不存在以下说的矛盾:
孙子
这是至理,完全与李德胜一致。 这是使自己没有大的漏洞,使敌人无可为、故不为。
孙子
意思是将领有偏见、受制于自己性格的害处,只要有偏见、服从于自己的性格,就可以针对这种偏见和性格进行调动、设置陷阱、以致之于死命。 李德胜 1、这是目标不健全的缘故,目标必须兼具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发展自己,而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都是为着发展自己。 1)如果不能保存自己,则虽消灭了敌人也无用。 2)如果不能消灭敌人,则自己势必被挤压在狭小的空间,不能发展自己。 3)如果不能发展自己,则必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担更大的任务和挑战,也必不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而如果在行动中同时照顾这三个目标,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而能把握到真正的机会,而不落在敌人的陷阱里。 2、这是单纯军事观点的缘故,而军事必须与政治结合,并且服从于政治。
这种情况下,就能把战争变成了征服战——使之完全的变成自己的后方,从而以战争消灭战争,即服从于政治需要,就完成了破私立公,于是个人的性格和偏见,就可能服从于更大的要求。 3、这是不实事求是的缘故,应通过复盘、确立依赖的高频要素为必备条件,在每一次都创造这些必备条件,然后必然胜。
所以说是在必胜的战争中勇猛前进,因为只有在具备这些必备条件了,才进行决战,否则都是创造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