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国​ | 拥挤的走廊

 大河文学 2023-01-17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数九歌》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可见三九四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至今仍记得小时候严寒的冬季里,小伙伴们在积雪覆盖的野地里打雪仗、在上了实冻的水坑里滑冰、在凝结了长长的冰凌的房檐下摘取天然冰棒吃,那时候的冬季是寒冷而又快乐的。

这些年,地球变暖了,大雪天难得一见,有很多小朋友甚至没有见过雪,更别说玩堆雪人打雪仗之类的游戏了。我们这里壬寅年的冬天一直不太冷,入冬后仅在2022年12月25日下过一次薄薄的小雪。现在已经进入三九天,气温还有还能达到十度以上,河面一直没有结冰,确实有点反常。

人们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今冬疫情防控政策放宽了,人们可以自由活动了,可是很长时间内大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商场饭店门可罗雀,只有药店诊所医院人来人往,比较繁忙,这很反常,因为有新冠病毒作祟。

2022年12月下旬,我和家人相继发烧咳嗽,在居家用药后,逐渐康复。父亲出现症状最晚,恢复得也最慢,12月28日,我感觉他咳嗽比前几天严重,拉他去看病,小诊所不给看,让去县XX医院就诊。医院内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每栋楼前停了很多。院里停车场更是一位难求,大楼进出口外划定的斑马线上也停了车,连消防通道都被占用了一半。在几位保安师傅的维持下,车辆摆放还算整齐,并留下了救护车和人员通行的道路。

父亲看病时,到处都排着长长的队,就这样做了胸部CT、血常规和心电图。CT报告肺部有感染,门诊医生对我说,医院里病人多,也没有床位,建议去市里医院。我心想,市里医院平时住院都困难,现在县里住不了院,市里肯定也不行。就给医生说,市里医疗水平确实高,不过还是在县里方便。好说歹说,医生最后同意办住院手续。

给父亲安排的床位在住院部中西医结合病区的走廊里,好在有中央空调,走廊也暖和。走廊两边靠墙已经有十几张床,墙上粘个挂钩给病人挂吊瓶用,病人多是发烧咳嗽的老年人,或坐或卧,或在输液,或等待输液。这个走廊有两米多宽,加了临时病床后,显得有点挤。

我们的床位正对着护士站,几位护士们又是配水配药又是扎针输液又是换水调速,忙得团团转。我看见有一个人坐在护士站旁边的连椅上输液,还有一个人坐在护士站熬中药的小房间输液。

等了两天,12月30日有人出院了,父亲才挪进病房里能吸氧气的床位。我们这边刚挪走,走廊的床铺已经安排上了新病号。

中西医结合病区每一个病房里,本来有四张可以吸氧的床,现在又临时增加了两张,还不够用。好在医院有所准备,又在走廊里加上临时病床。听医生说,那几天病人很多,大概是个发病的高潮,本来可以收治60人的病区,现在都超过了80人,有的病区能超过100人,一个病区的病号住满了,调整到另一个不满员的病区。怪不得浙江某市中心医院的电子屏幕上,12月21日曾经打出一个红底喜报:“热烈祝贺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不过,这算哪门子喜事呢?

父亲住院那天,在护士站旁边,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他穿着厚厚的棉衣,脸色蜡黄,呼吸急促,头上直出虚汗,脑袋歪在一边,好像已经没有咳嗽的气力。老人的儿子也有五六十了,正在跟护士长说情况。护士长对他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来看病的人都着急,没病谁都不想到医院来。你这病号是从急诊上转过来的,不是我们科里的病号,这个老先生的病太重,我负不起责,不经科室主任同意,不敢接收,再说了,也确实没有病床。你看看咱这走廊里,到处都是加的床位,过个轮椅都困难。我只能说看在他年纪大的份上,帮他先输上营养水,缓解一下病情。你赶紧去找医生,最好能入住重症监护室。”老人的儿子叹口气说:“实在不好意思,麻烦你们先给老父亲输点水,我去找接诊医生。”他边走边打电话,好像是给家里人通报情况。

过了好大一阵子,老人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对护士长说:“谢谢你帮忙,那边说好了,可以进重症监护室。”他边说边去推轮椅。望着他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穿过病床中间的空隙缓缓离去的背影,护士长摇了摇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看这个老先生的病太严重,这一劫恐怕难度过去。”旁边一位病人听见护士长的话,对她说:“我们村里有几个老年人,抵挡不住病毒,已经离世了。”这话一出口,附近又有人说:“你说哩不假,来医院路上我看见地里添了不少新坟。这个病就是一场灾难,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大灾难。”

正说着,一个六十多岁的男子走过来,他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旧棉袄,脚上那双棉鞋前边都已经破了洞,脖子上挂着一个布兜子,背上趴着一个穿着半旧红色碎花卫衣和棉裤上粘了一些饭疙痂的女子,径直到护士站,给护士们说:“她最近发了烧,乡里医院说条件有限,不能治,让到县医院。做完CT检查后,医生说是肺部有感染,让俺住院。”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住院证,递给一个护士。“住院人是你们什么人?”“是我老婆。”“叫啥名?”“她叫xxx。”“病人的身份证带了吗?”“有啊。”那人把身上的女子放在旁边的椅子上,又从随身携带的兜子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子放在护士站的吧台上,袋子里装了好几个本子,有残疾证、户口本、新农合本、低保卡和社保卡等,从里面翻出了病人的身份证,递给护士。“你在这个表上签上字,把身份证先押在这里。现在病房全满了,走廊里还能放张床,你跟着我拿张竹床。”这期间那个坐在椅子上的女人不断地呻吟着,含混不清地说着什么,好像是在叫那个男人,也好像是在念叨什么亲人。后来我发现她精神不太正常,腿脚有残疾,走不成路,吃喝拉撒全靠那个男人照顾,好在他有个真心待她的丈夫。

走廊里,还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大娘坐在床上不停地咳着喘着,还絮絮叨叨地说着,身边站着的应该是她的女儿。我打开水路过时,听那个女儿对老太太说:“妈,快过年了,你别光说那些咋不让你早点死之类的话,你说那话让我听着心里特难受,咱既然住到医院里来了,就好好治治,输几天水好了,安安生生回家过年。你要再胡扯,我也不管你了,让恁娃儿来伺候你。”大概是老太太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或者她不愿意让儿子来护理,或者她并不想早点去另一个世界,她默默躺下去,不再做声。正在这时,一位护士步履匆匆地拿着瓶子过来给老太太输液,刚扎上好针,就听到对面病房里有人喊:“护士,跑针了,麻烦你给弄弄。”那位护士麻利地结束这边工作,一路小跑过去查看情况。

几位医生轮流着从医生办公室走出来,穿行在拥挤的走廊和病房之间,到自己接诊的病人跟前问情况,有时也给其他咨询病情的病人或家属做相应解答。

2023年元月11日,父亲康复出院,医生让我签字时,另一位医生正给病人家属说:“你爱人在这儿输了几天水,也没见好转,今天做的CT显示他的肺部都白了,必须马上转市里医院治疗,你抓紧准备准备,别耽误事。”不知道那个病人最后啥样了,但愿他顺利康复。

毛主席曾经在《送瘟神》里说:“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新冠,你这小小的病毒,折腾了三年多,让“环球同此凉热”,该消停了。

兔年临近,春天正在归途。期待蝶舞花开时,疫情消散,天下康乐。


作者简介

李志国,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人,喜爱读书散步,现在社旗商务部门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