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手稿》:人这一生,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

 ZGGDWWZS 2023-01-17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梵高二十七岁才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那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以画画为生。

在此之前,他卖过画,当过老师,还干过牧师。

在红尘中反复试探,却发现没有一样是自己喜欢的,最后才决定在艺术领域里拼一把,当个画家。

画了十年,还是穷困潦倒,无人问津,画卖不出去,只能靠弟弟的资助活着,这让梵高很痛苦,觉得这一切毫无价值。

37岁的时候,他彻底崩溃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27岁决定献身绘画,到37岁结束生命,短短十年时间,他画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

平均下来,他绘画的速度是两天一幅。

讽刺的是,他活着的时候,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连生活都靠别人资助,可是他死了之后,他的画却价值连城。

读他写给弟弟的信,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真实的梵高,远离神话,远离吹捧,他只是一个敏感脆弱、热爱生命和艺术的人。

文章图片2

01

梵高从小就是一个怪孩子,在家人眼里,他顽皮,任性。他不论春夏秋冬,都喜欢一头扎进自然,去研究各种昆虫,和各种鸟儿打交道。

他和弟弟妹妹合不来,唯有弟弟提奥,很崇拜梵高,能跟梵高玩一玩。

梵高有一个亲戚,是做画商生意的,梵高大了之后,也做过售卖画画的售货员,而且看起来前途光明,如果他能一直好好做的话。

可是他没法做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能唯利是图,他试图给客户推荐有价值的画作,可是客人看上的,都是庸俗不堪的装饰画,对他精心推荐的东西无动于衷。

这让梵高难以忍受,他不干了。

为了生活,他做过老师,也不长久,做过牧师,却感觉很虚伪,要告诉那些吃不饱饭、住不暖和的人,受苦是救赎,忍耐是美德,自己却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

为了让自己的布道不虚伪,他放弃了生活的大房子,放弃了香喷喷的面包,和穷人们一样生活,试着真正关怀别人的灵魂,可他的做法却惹毛了教会,觉得他给教会丢了脸,是异教徒,牧师是干不成了。

27岁了,还一事无成,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可这一次,他决定画画,当一个艺术家。

马克吐温说:

人一生最重要的两天,是你刚出生的那天,和你知道为什么而活的那天。

梵高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可是他太穷了,就连画笔、颜料和画布都买不起,要不是提奥,他的艺术之路估计更艰难。

提奥一直相信哥哥的才华,其他人不相信梵高,提奥信,他鼓励梵高,改变画风,努力学习,利用自己是画商这个身份,为梵高找到名家画作,让他临摹。

梵高坚信,“艺术真是滋养现实生命的必须品。”

人这一生,都在寻找滋养生命的东西,有人找呀找,却总也找不到,一头扎进生活,被一地鸡毛的生活将所有追求都消磨没了。

什么是能滋养生命的东西?

就是那些能让我们的生命感受到充实的东西,就是那些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鲜活的东西。

文章图片3

02

在决定成为艺术家之前,梵高就喜欢用画画记录生活。

当他想画什么的时候,一定要画下来。

假如他想到某个人物,觉得有趣,动笔就画,或者看到某个场景,感觉被感动到,也要画下来,哪怕画到深夜。

宣布要成为艺术家之后,他更加努力了。

可却没有多少人理解他,周围的人说他不务正业,觉得他无所事事,因为他不忙着赚钱。

可不要紧,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就像尼采说的:“当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能忍受一切生活。”

面对不理解和失败感,梵高只能忍,在绘画冲动中,努力学习,努力变得更好。

因为他知道,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淡淡的青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梵高,已经懂得在灵魂的火堆旁取暖,并努力往里面添柴加火,试图让它燃烧得更猛烈。

他告诉提奥:

春天的时候,笼子里的鸟儿想飞,于是就用头去撞笼子,笼子完好无损,鸟儿却悲伤得发狂。

梵高觉得,他就是这只发狂的鸟儿,而周围的世界就是那个笼子。

世间能够看到笼子的人很多,但能够打破樊笼,重新活得自由的人,却很少。

学画并不容易,梵高自己画,他画夕阳余晖下的矿工,画完之后,自己都觉得很烂。

他一边画,一边思考,一边改进,力求每次都进步一点点,绝不胡乱画,滥竽充数。

提奥是卖画的,就建议哥哥去临摹大家之作,比自己画更好。

梵高接受了这个建议,提奥给他找来米勒的作品《播种者》,梵高一看,就爱上了,他如痴如醉,一遍又一遍地临摹,临摹了五次还不够。

他喜欢米勒,临摹了米勒的很多作品。

他的画技也确实提高了,他就像一块干海绵,在疯狂地吸收所有能吸收的水分,绘画的知识不断丰富。

为了画好人体,他买来外科医生约翰·马歇尔的《艺用解剖学》,刻苦学习。

学了解剖,又学比例、光线和阴影,这些都很难,但梵高一一克服了。

他在进步,他在成为自己。

任何一件事,都不会一蹴而就,《庄子》里面有句话说:“美成在久”。

越努力,越幸运。

这世间所有的成功,都是三分运气,七分打拼。运气就是天赋等个人不可控制的东西,打拼就是努力。

文章图片4

03

决定要当艺术家之时,梵高就明白,没有技术,天赋和才情都是没用的,因为你根本就表达不出来。

为了学会技术,他很努力。

他不止学习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练习,而且一动起手来,就有抑制不住的绘画冲动,有时候,一天就要画好几幅画。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收获。

他说:“我画肖像画快要入门了。”

可是梵高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过于关注细节,忽略了整体,忽略了局部的重点表现。

发现问题,那就要改掉。

为了改变这个臭毛病,梵高又开始学习。他仔仔细细地钻研实践《木炭画练习》,对人物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还懂得了度量和线条。

学画,和小孩子学写字一样,最开始如同看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多难的字都能快速写出来,就觉得很厉害,可是等到真正掌握了,会发现那也不难。

但此时的梵高,显然还差一点。

自从投入画画之后,梵高没了收入,画的画又卖不出去,没有钱,生活全靠弟弟的支持。

在他给提奥的信里,大部分时候都在要钱,都在描述自己窘迫的生活。

有提奥的帮助,梵高才能安心画画,他经常一天到晚都在画画,钢笔画,素描,越来越得心应手,他开始尝试油画。

他画了很多,可是却没有一幅是自己满意的。

《草帽和烟斗的静物画》、《砂锅与木屐的静物画》,两年之间,他画了两百多幅画。

他的技巧越来越成熟,可是依然没有自己满意的作品。

为了画出更好的作品,他去巴黎学习,可是当他看了高更等人的画后,被打击得不行,他觉得自己的画一无是处。

提奥安慰他:

你的作品很不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属于你自己的。

提奥也是一个有艺术鉴赏力的人,他肯定梵高的艺术天分,却觉得梵高的画颜色暗淡,建议他可以把色彩调得鲜亮一点:

“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只善于描绘的手,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调亮你的调色板。”

确实,梵高的画开始亮起来了,他画阳光,开始变得热烈而滚烫,他画麦田,麦子是那样的惊人,他画葡萄园,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多情,他画的星空,色彩那么丰富。

在这世间,没有人生来就会什么,但即便是最平凡的人,只要足够努力,最终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文章图片5

04

梵高画得最疯狂的一年,应该是1888年,这一年2月,他乘车来到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

刚到这个小镇,梵高就被吸引了,小镇太美了,风景如画,白雪覆盖山顶,闪闪发光,他开始画。

春天,田野里处处都是花,他画开花的树,他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他一边画,大风一边吹,画架一不小心就倒,他把画架固定好,继续画。

梵高的笔,几乎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唰唰唰地画着,到了夏天,画海景和渔村。

他交到一个邮差朋友,给这个邮差朋友画了一幅画;

他和咖啡馆的主人成了朋友,咖啡馆和人,就都在他的作品里;

他和一个士兵成了朋友,这个士兵就成了他的模特。

他剃掉头发,也剃掉胡子,又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

此时的梵高,忙着绘画,脸色从“灰粉色变成了灰橙色,蓝色外套变成了白色”,他总是满身灰尘,戴着一顶黄色草帽,像个刺猬一样地插满杆子、画架、画布和其他装备,奔跑在田野的不同地方。

人家说他画得太快了,他就反驳说:

“难道不是情感和对自然的真切感受在指引我们绘画吗?如果这些情感太过强烈,你画的时候,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画画,有时就是一笔接一笔地流淌出来。”

他就是在这样的激情中,画下来一张又一张画,他的灵魂,似乎被上帝的手牵引着。

画画的时候,蚊子在他的周围胡乱飞舞,梵高被咬得一身包,狂风扫荡着他的画架,但他忘我地画着。

有时候太阳太大,他被晒得头皮发红。

每次画完之后,他都疲惫不堪,神魂颠倒。

然而,不管他如何绽放,作品却总也得不到承认,他很痛苦,悲叹:

“我越是头脑正常,我就越觉得自己愚蠢,不顾一切的作画让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却一无所获。”

从世俗来看,确实如此。

可这世间很多事情,都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

文章图片6

05

梵高这一生,是失败的一生。

他从未享受过世俗的成功,一直都在失败中争渡。

冯骥才说:

“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他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

他活着的时候,除了灵魂的激情,什么都没有,他想画画,可是画作却得不到承认。

1888年年底,梵高的精神,真的崩溃了。

他拿起剃刀,割自己的耳朵,将割下来的耳朵,用布包好,拿去送给某个肉乎乎的女孩,差点吓死别人。

他自己也进了医院,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疯子。

他的邻居,甚至请求监禁梵高,因为怕他疯起来伤人,谁也不愿意和这样一个疯子在一起。

可梵高还在画,他给缠着纱布的自己画自画像,这幅画就名垂青史。

1890年5月,他不得不去精神病院进行调理,可哪怕到了精神病院,他也没有放下画笔。

他为他的医生画肖像,多年后,这幅画就价值上亿。

他画一切想画的。

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终于有评论家注意梵高了,但他的画还是卖不出去。

在接受治疗的70天里,梵高以惊人的创造力完成了近70幅作品。

1890年7月底,他终于还是决定,告别这个世界,用生命告别。

对于梵高的死,或许可以用他很喜欢的那句关于德拉克洛瓦的悼词来进行总结:

“他就这样死了——几乎是在微笑中离开了世界,一个高贵的画家,内心充满了狂风暴雨,头脑里却阳光明媚。”

梵高死后,他的价值终于被发现了。

人们发现,这人就是天才,只有他那天才的想象力,才能画出这样惊人的作品。

可他已经死了,死后的名声,对他而言,已经太晚了。

文章图片7

06

梵高是天才,有天赋,这毫无疑问。

天赋是老天给他的底色,但在这片底色上画上什么样的作品,最重要的还是他后天的努力。

他跟所有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庸俗的世间,他的家人甚至抱着这样的观念,“在贫困中死去,是使家庭蒙羞的事情。”

意思就是,要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股最强大的观念,梵高在这样的世界里长大,却没有沾染着一身铜臭,反而积极探索自己生命的价值,寻找自己人生的使命,他找到了。

他之所以能找到,不仅仅是天赋决定的,跟他的努力,也是离不开的。

没有努力,天才也会沦为庸人。

我们努力是为了什么呢?

就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好,但好的标准,不应该仅仅看钱多钱少,不应该仅仅看吃穿住行,更要看看一个人的灵魂,是否鲜活,看看一个人的内心,是否饱满。

没有一颗饱满的内心,没有一个鲜活的灵魂,再多的钱,都不能让我们活得好。

文|不有趣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