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明的肢体残障思维观

 义明游 2023-01-17 发布于湖北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处于某种“残障”状态。比如受伤、生病、体弱等病理因素;年老、怀孕等生理因素;甚至包括提大件行李、抱小孩等生活因素。社会对残障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无论是残障个体还是群体的能力、价值均不太被社会认可。

残障其实一个「标签」,毕竟残障是基于人、然后有了生理男人女人、接下来才出现的残障等其他「标签」,这个标签是我们独特的属性,是与社会的特殊交流方式。在这特殊的与社会相处的模式之下,因过往的经历及自身属性,会形成一种因残障而产生的思维,我姑且称之为:残障思维。

基于我所认知的残障思维
要描述残障思维是什么?

那就必须得先说一说,对于思维的定义。

什么叫做思维?
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与过程。

那什么叫做残障呢?
残障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障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这其中的阻碍而造成的个人身体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残障。

残障思维是什么?
残障思维在结合残障与思维的逻辑后,本人整理出来了一段自我的理解:残障思维指的是在残障影响下产生的思考模式,使其帮助残障者参与社会构建的模式,在其社会参与中的创新性思维及发散性思考。

残障思维一句话理解便是:
依托残障参与社会而产生的逻辑方式。

残障思维面对的人群是谁?
谁又是残障思维的影响者?
残障思维的影响者首先是残障者本身,从我们国家对于残障者的划分来说,残障思维影响最大的便是七类残障者,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
其次受残障思维影响的是:残障者的家庭

应用残障思维的会有哪些人?
  • 残障者本身及残障者的家庭

  • 从事残障相关事业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伙伴
  • 开展残障品牌/产品相关的公司与伙伴


残障思维会有哪些表现?

无论是先天性残障还是后天因种种原因而造成的残障,对于残障这个词,我们皆为恐惧,而且还会不断地放大残障的缺点,让其感知人生的无力,生活的无望。这是我们在完全不了解残障的情况,第一反应,这也是传统的残障思维。
上述传统残障思维,在我们第一次面对残障时,皆为如此。因为不理解、不知道而产生的恐惧与害怕。

当我们真正与残障相处之后,渐渐地开始展现出来各种的不同。因身体的「缺陷」而导致的自卑,不敢面临社会,甚至说连至亲都不愿面对,想一个人孤独相处。进而会产生各类心态上的转变,自我的压抑,自我敏感度较高,孤独感的增加等。

作为肢体残障伙伴的我
重点会聊一聊我的肢体残障思维观

肢体残障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肢体器官损伤或功能缺陷而导致的肢体活动困难以及感觉障碍。在肢体障碍中又会分为因疾病或外部因素造成,因为疾病造成的肢体障碍,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会导致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接着会出现自能能力下降的现象。

那么在肢体障碍中
有哪些特别的残障思维呢?


1」生活的孤独与无力,因其自身的行动不便,开始减少与社会的交流,逐步增加了交往的孤独感,进而产生了各类社交障碍;但在这些社交障碍之下有极强的孤独感。

2」对自我认可缺乏自信心,因为社交障碍及孤独,而造成自己缺乏尝试的经验,对于社会层面的事物,缺乏信任与基本的判断力,主要是由于对自我认可度的不高;而在自我肯定层面,希望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认可,并因其所做的事情成功而自豪。

3」家庭对肢体残障的不支持,因为家庭对于残障没有认知,并不知其如何与残障面对,更多的家庭在处理残障的问题上,经常容易产生矛盾,使得残障者会因为自身家庭而感到自卑及自我怀疑。

4」物理环境的无力,大部分肢体障碍都需要有良好的物理无障碍环境,但因为目前大部分建筑的无障碍环境不达标以及应该开放的无障碍设施被尘封等,使得肢体残障者在出行中恐惧目的地的环境而害怕出门,久而久之在出门时会有许多的担忧。

5」残障者的坚持与倔强,对于事情有极强的忍耐力,孤独的我抗得过能坚持,难道坚持就很难吗?因为出行受限能够重复的在一件事上,重复的自我坚持,表现出极强的毅力。这里能够应对的就是身残志坚这个词。

以上五个点,换个表达方式就是:
  • 我家里人说了,他们不会支持我的,我也不想干了
  • 那个地方有没有无障碍设施?我真的能去吗?
  • 我是肢体残障者,你确定你们相信肢体残障者吗?
  • 天天关在家里,我都不知道咋出去?
  • 我讨厌身残志坚,可我又在拼命坚持,也想不出来另外一个词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



本文已经讲解了

肢体障碍残障者是谁?

会有哪些特别的肢体残障思维观?

那么这些价值观会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以及这些价值观能够带来哪些变化?

接下来将会陆续分享我在肢体残障思维观上的理解与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