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修的三个“秘密”,帮助人们回归圆满的“本来”

 mayprc 2023-01-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法”,是一味“药”。

“若无一切心,何需一切法”,健康圆满的灵魂,本无需修行,本是自在安然的存在。

然而,人们却常常被无明遮蔽,生出种种迷惑和心病,所以才有了“法”“智慧”和“修行”。

相对于听闻智慧,实修的方法有“修参、修观、修定”等等。这三种方法殊途同归,最终都能帮助人们回到本有的圆满存在状态。

01
修参

图片

修参、参禅,常用参“话头”的方法。参一句“话头”,比如参“我是谁”“谁在思考”“谁在迷惑”等等。

参,代表着一种对内在的询问。抱定一个“话头”,询问那个观念、那个思想、那内在一切现象与“我”的关系。

修参之人,首先要作出一种选择。选择不再认同自己的身心现象,不再追随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现实中,人们想去做一件事,往往可以找出许多种理由。这就代表人们选择了对既定观念、思想、情绪的顺从。或者说,人们不自觉的成为了观念、情绪、欲望本身。

修参,是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询问一切身心现象他们是谁?而我又是谁?

当参究者从身心现象中剥离出来的那一刻,体认到“我不是一切被参究的对象”,心灵便豁然开朗、通透明了,便是瞬间的“顿悟”,瞬间体会到了“我是谁”。

在这样的顿悟中,人们甚至可以产生对烦恼和迷惑“哈哈大笑”的能力。一些人称之为圆满自性的“深深幽默感”。

在这样的状态中,人们看到花会更鲜艳,树会更翠绿,心灵的背景成为了清净本然与豁达喜悦。

图片

02
修观

图片

观,就是觉知,是人们本有的一种自然状态。

人们能够观的对象,其实只是自己的身心现象。因为人们认识世界,只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自身的功能。

就好像,人们眼睛看见了阳光,实际上是阳光进入了人眼,人们觉知到了这一复合的身心现象。

而人们向他人讲述阳光,也许会说:“我看见了阳光”。这是另一种记忆浮现的身心现象。

修观的目的,与修参几乎相同。如果说修参,是为了找到“我”与身心现象的关系。修观,就是去觉知身心现象如何产生和运转,而不变成现象的运转本身。

区别在于,修观的起初,多了一份警觉与警惕。就好像给自己头脑里住了一个“警察”,时刻觉知着念头、想法、情绪的运转。

这样的状态里,人们可以获得初步的清醒与自由,具备情绪稳定的能力。

再进一步,当人们在觉知中,放下了警觉与防备,放下了期待和目的。那么人们的觉知将变得毫不费力,变得更加纯粹与清晰。

而觉知的本来面目,就是圣人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即是觉知,“行”即是对象。

在完全的觉知中,并不存在觉知者与被觉知对象的二元对立。他们是同步发生的合一。就好像人们感觉到“饿”,“饿”的觉受,即是与觉知的同步合一发生。

这就好像,有专注的思想时,人们便是思想本身。当人们回过神来反思时,才会有思想者的产生。实际上,思想者就是另一种思想。

因此,人们为觉知刻意加上一种目的、一种表达,将是另一种觉知现象。

当人们把自己等同于现象,当现象的分裂快于觉知,人们便陷入了所谓的轮回和命运。

而修观,最终就是回归到觉知本然的合一,即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行合一”。

觉知就像一束“光”,光的本身是通透与明亮,这其中没有任何疑惑与“无明”。这样的觉知,就是自性圆满的体现。

这也正如王阳明对世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意思是:“当体会到自己的心,即是光明的觉知本身,又何须言语和外物来衬托自心的明亮呢?”

图片

03

修定

图片

修定,也就是修“止”、禅定。
而人们在实际修习中,通常是“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止”的意义,是指将心止于一处。意思是将专注力集中于某一点上,比如呼吸、“脉轮”、气息流过“人中”的冷热感受、腹部的起伏等等。
《圆觉经》中讲到,修止起初要有一种“大勇猛”之心,“当断令断”。
也就是说,起初阶段,初学者需要用意志力,专注于呼吸和某一种觉知的对象。当发现注意力跑偏了,陷入妄念了,要再次立即回到之前的对象。
如此循环往复,人们便产生了最初的“定力”。带着最初的“定力”,人们才有能力修“观”,才不至于落入被观的“对象”,才能清楚的觉察到身心现象的生灭和流转。
而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就要用一种“无为”、“无所求”、放松的心态来进一步修习“止”或“观”。
无论是修止还是修观,无为与放松是前提。
因为任何刻意的警觉、内心的目的、细微的动机,无论好坏善恶,都是需要被“观”的对象。人们在观察一些有经验之人静坐时,身体并非刻意挺拔的,而是自然而放松的,其中透露着一种“和谐”的美感,透露出一种“无为”的气息。

图片

随着对“止观”熟悉程度的加深,人们在修习的过程中,气息会越发均匀和细长,以至于似有似无。而人们本身也会随着呼吸变得细微,逐渐体会到定静、喜悦和一种包容一切的空间感。
这种空间感,便是一种解脱。因为,人们会发现,“内在的空间”是能够包容一切、与一切同步发生的存在,包括一切烦恼和忧愁。
烦恼即菩提。修观的意义,即是在烦恼发生的那一刻,烦恼反而成为了一种“阶梯”,迈着一个个被觉知的”阶梯“,人们便进入了内在觉知的空间。而觉知本身便是定静、能量与喜悦。
而将这种“阶梯”连成一片,形成一条光明大道,便是“止”与“定”。
04
圆满的“本来”
图片
《太乙金华宗旨》中这样描述“觉知”:人们定静的觉知,不是一种绝对的空无,而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能量,犹如“春阳能够融化冰雪”,生机勃勃,所到之处“草木都会更加鲜艳”。
这也便是“真空妙有”的含义,也是人们的圆满的“本来面目”。
而处于觉知的空间中,是生命的最初表现,也是所有人共同的本质。
在定静的觉知空间中,人们会发现,并不存在一个连贯的“自我”。“我”这个概念,是因身心现象出现而产生,是一种不断生灭、但并不连续的心理现象和思维概念。
而贯穿于其中,犹如“灯芯贯穿于整个蜡烛”的,是人们的本质,是那如如不动的觉知空间。
体认到这一点,人们会感到极大的内在自由与信心。一种源源不断的能量也将从觉知的空间中产生。这也便是“无我”的智慧。

图片

一些人,会因此而发现自己人生真正的目的,不再受制于以往的教条和经验。人们做事的动机,不再是为了得到,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一种创造力和热忱。
人们也会变得更加包容他人,具备一种“平等心”。因为人们知道,他人的过失,只是跟随了累世以来的迷惑和习气,陷入了性格、记忆、情绪等等身心现象的惯性而无法“自觉”。进而,人们也学会了原谅。
如此一来,对他人的爱与慈悲也便产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