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札记|王安石警世名句(一)

 无知一熊 2023-01-18 发布于广东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温,故又称王文公,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主张从政为吏“诚爱民而有以利之”,自比商鞅,不顾保守派反对,自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先后推行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场法等新法。
在经学上,创立“荆公新学”,促进了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提出“新故相除(新陈代谢)”哲学命题,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用世”“以适用为本”,其论说文章尤为出色,说理透彻,笔力雄健,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博观约取,有的放矢,概括力极强,有“半山文瘦硬通神”之说(刘熙载《艺概》),历来都被作为楷模和典范来学习效法。
王安石当权时,宋有“唯荆是师”之风,一方面说明宋人趋炎附势(司马光当道时,宋人“唯温是随”,由两“唯”可断定宋人趋炎附势之风忒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王荆公名声何其大矣。
1)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非终然也,规有济焉尔
出自王安石《知人》,(一段时期内)贪得的人反而表现出清廉,嗜于声色的人反而洁身自爱,奸佞小人反而刚正不阿,这不会长久,不过是有计划要成就某个目的的假装罢了。规:规划、计划。济:成就。《尚书·君陈》:“必有忍,其乃有济。”焉:代词,指代计划、目的。“规有济焉尔”指那些贪人廉等假装都是有计划要成就某个目的。
从古至今,知人为难,所以《尚书》云“知人则哲”。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往往会做出假象,使别人从其行为上看不清其本心,这就是所谓的蒙蔽。但蒙蔽虽然有效,却不能永久,最后总会露出本来面目的。
2)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出自王安石《兴贤》,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才能兴盛,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专凭君主一己之见而衰败。
中国之地大人众,贤能之士多不可举,关键是能否得到使用。王安石建议五点:“博询众庶”“不有忌讳”“不迩小人”“不拘文牵俗”“不责人以细过”,认为如果做到这五点,则可跨两汉、轶三代(夏商周)和践五帝三皇(上古时代)之涂(途)了。
3)慎则待义而后决,义则待宜而后动,盖不苟而已矣
出自王安石《勇惠》,所谓“慎”就是看到它符合道义后才决断,所谓“义”就是看到符合道义且适宜(包括切合时机)后才行动,不能苟且。
凡事要谨慎决断和遵道秉义。道就是客观规律,义就是行道。“勇”“惠”也应如此,不是“不怕死就是勇”,“舍得施舍、临财而不訾就是惠”,而应遵道秉义,尽量避免死亡和破财,不可逞一时之气而自恣苟且。《论语·为政》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意思就是做事要做到无疑和无殆(危险),有疑问时便要多闻以消除疑问,有危险时就要多见(观察)以消除危险。
4)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它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出自王安石《委任》,把自己的心和他人的心放在一起(心连心),别人不能挑拨离间关系从而事情就能成功(事有济)了。
推己之心,或推己之心及人,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引申为心连心出自《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推己之心,立人之道,可谓仁义。推己及人 是儒家恕道的核心之一。但现在看来,人心与人心存在差异,己所欲或不所欲不一定是人所欲或不所欲,推己及人未必正确;但利物厚生是正确的。
5)通才之人或见于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棑于俗
出自王安石《取材》,贯通古今的有才之士可能被时人认为多余,旷世之才的高明之士可能被世俗所排斥。

与之相关的一个效应是“劣币驱逐良币”。最合适进行观察的对象是单位用人。如果环境是一个相对保守甚至业务逐渐萎缩的部门,在用人策略上同一岗位的要求是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成本优先。如果某一人在这个部门内业务熟练,积极进取的话,其结果会是得到重用提拔吗?更大的可能是对上司,对同事造成威胁而被雪藏甚至抛弃。在这种场合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每当出现行业性的萎缩,或者周期性的危机,我们就看到很多关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思考。反之,如果是一个朝阳产业或者经济牛市,“良币”就不会得到如此下场。

6)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出自王安石《风俗》,风俗的改变浸染庶民的心志,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不可不审慎重视。

王安石有“矫世变俗之志”,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直指当时形势是“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xǐ)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急需“变风俗,立法度”。然而,“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而且“奢而不制”,其流弊必将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风俗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可以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地风俗在形式和内容上千差万别,但无论差异多大,都具有一个“奢俭”的共性。王安石《风俗》抓住“奢俭”共性,强调以俭为俗。宋朝以奢靡为荣,社会竞相追逐,“富者竞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致使道德败坏,“追时好而取世资”(王安石《取材》),乃至宋朝虚有富裕之表而无强盛之实。

王安石写过不少关于风俗的诗,其关于春节的《元日》可谓家喻户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善教者浃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民者也。不善教者施于民之耳目,而求浃于心,以道强民者也

出自王安石《原教》,善教者“以道扰民”,即用“道”引导民众,润物无声,风化于成(不是“耳濡目染”那么表面化),其施为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不善教者“以道强民”,用“道”强制民众,强聒不休,希望借此灌输到人心。教,政教风化也;扰,安抚、驯服。

王安石把治理国家的方法归纳为“善教者”和“不善教者”两种。善教者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使民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民化上而不知所以教之之源”,即润物无声,风化于成。不善教者以管理者、教育者自居,“暴为之制,烦为之防,劬劬于法令诰戒之间”,即依靠训诫说教、严刑酷法,即使让民众屈服于一时也不能让民众心悦诚服,“民之所以教之之源而不诚化上之意也”。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论语·颜渊》载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论语·子路》载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为政》做了更具体明确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弛舍之不适,裒取之不中,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而民始病

出自王安石《信州兴造记》,如果取舍不当,大奸大恶之人就会扰乱民众,那么人民就会困顿。弛舍:施舍、弛力,是周代免除徭役的制度;《周礼·地官·乡大夫》:“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废者皆舍”。裒(póu)取:从百姓手中收取税赋。元奸宿豪:元奸巨恶,大奸大恶;宿豪意思为强横不法的大恶人。舞手:谓上下其手,玩弄手段。乘民:趁机会算计百姓。

百姓不怕自然灾害,但怕官吏不知为政所引发的治理灾难:取舍不当和元奸巨恶舞手乘民。王安石提倡官吏应知为政之道,应“哀民”。

9)诚爱民而有以利之

出自王安石《通州海门兴利记》,真心爱护百姓且对百姓有利。

“诚爱民而有以利之”是王安石从政为吏的原则和主张。官吏应有至诚的“欲善之心”诚爱民而有以利之”,并发动百姓起而行之,才能做到政修民悦。如何做到“诚爱民而有以利之”呢,王安石讲官吏要“好学知方”,要“推其意以相民”“不苟于其民”,即根据民意来帮助百姓且不苛求他们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出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此句虽讲褒禅山后洞之况,实则为《游褒禅山记》的议论留下伏笔,义与后文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相同,喻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世人多聚集在“夷以近”而少至“险以远”,何矣?王安石将之归于“志”“力”“物”三个条件是否具备。无志者不可能至险远处,有志但无力者亦不能至,有志有力但无物者也不能至;力和物不取决于自己亦不可强求,然自己必须有志且尽志,“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