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袖珍艺术品鼻烟壶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18 发布于北京

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

现而今,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被誉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是清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说到鼻烟壶,就得先说说鼻烟,而既然讲到鼻烟,那就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天蕙斋了。据王宾老人讲述:

开办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前门大栅栏天蕙斋鼻烟铺,是北京兴盛一时的一家老店。

鼻烟来自欧洲,我国在清康熙初年开始逐渐流行。最先仅限于官廷之内,后来渐及于王公大臣、府衙官吏以及文人墨客,最后比较广泛地流传到百姓当中。清廷退位,民国建立,服鼻烟的人日渐减少,天蕙斋鼻烟铺的生意也随着衰落下来,特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天蕙斋鼻烟铺的营业就更加萧条了。解放后,1960年,天蕙斋鼻烟铺并入聚庆斋糕点铺,到1970年便完全撤点停业了。

据说,鼻烟刚从欧洲传到中国时,皇帝看着这种外表像药、闻着有烟味的东西,不知是干什么用的,经太监说明,才知道是一种用鼻子闻的烟。这位皇帝一闻觉得很过瘾,后来,使舍弃水烟闻起鼻烟来了。以后皇帝又把鼻烟赏赐给大臣们闻。大臣们也觉得很新鲜很好闻。于是鼻烟便由宫廷传到大臣王公的府第里。

鼻烟一般为黑紫色,坚硬成团,以味道分类,分为酸味、膻味、煳味、豆味、甜味五种,以酸味者为最佳。一般装在三角或六角形的肩平料壶中。这种料壶叫烟壶。烟壶有素的,有的上面画有大金花、小金花、绿鸭等图案。中国人根据烟壶的不同图案,有的叫素罐,有的叫绿鸭,有的叫大金花,有的叫小金花。其中以大、小金花洋烟为上品,一两金花洋烟,其价值当时相当于一两黄金。闻鼻烟时,先用拇指和食指掰下-块,弄碎后,用手捻,越捻越觉得烟有油性,闻上一点,其味长久不去。

据传说,康熙皇帝有一次闻鼻烟,觉得不是平常的味道,另有一种茉莉花气味。原来是官内管烟库的太监把几十盆盛开的茉莉花放在烟库内,不小心串了味。康熙因为很喜欢闻这种串了味的烟,不仅没有怪罪太监,而且传旨,以后就用茉莉花熏烟。于是太监们经过研究,把烟碾碎,把茉莉花放在烟面里,经过熏制,烟味果然变了。康熙非常高兴,并对这种经莱莉花熏制的鼻烟赐名为御制露。后来康熙把御制露赐给大臣们品尝,大臣们自然又是谢恩又是赞扬。于是这种经过中国加工的鼻烟,便由王公大臣逐渐传到老百姓当中。不久就有人经营起用茉莉熏制的中国鼻烟了。开始时都由店铺代售,后来就出现了专门经营鼻烟的商店。

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姓杨的满族人,在前门大栅栏东口路南开了个名叫聚兴斋的鼻烟铺。虽然只有一间门面,买卖很小,但由于地处闹市,加之自制的鼻烟香味浓烈,所以买卖很不错。大约在同治十年1871年)左右,杨掌柜老了,把买卖交给了儿子杨远峰来办。杨远峰曾在聚兴斋学徒五六年,很会做生意。他接手聚兴斋鼻烟铺以后,营业又有进一步发展。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焚烧洋货的时候,一把大火把大栅栏烧了个一干二净,聚兴斋鼻烟铺也片瓦无存。事后,杨远峰又在聚兴斋鼻烟铺的原址盖起了新房,把买卖恢复起来。但他考虑,聚兴斋既被大火烧光,就让它永远结束吧,一切从头来,索性连字号也换成新的。于是聚兴斋鼻烟铺变成了天蕙斋鼻烟铺。

天蕙斋鼻烟铺在杨远峰的操办下,比过去更加注意质量。杨的师兄郝润田专门负责鼻烟的熏制,他特别讲究“好料、细制”。天蕙斋所用的烟叶都来自山东兖州滋阳县。滋阳生产的烟叶叶细、味浓、柔和,最适于熏制鼻烟。天蕙斋在每年烟叶收获季节,都派人去滋阳采购。烟叶运来后,经过挑选,把颜色好、味浓、油性大的叶子制成细面,做成坯子,而后把坯子运到福建去熏头遍。为什么要去福建熏头遍呢?因为那里的茉莉花,味正、味浓、香气持久,尤其是单片茉莉花的味道更香。人称福建的茉莉花为建花,用建花熏的鼻烟,底味挂鼻子。

给天蕙斋熏烟的是福建长乐县的陈通记和陈宜记弟兄的两家铺子。在他们那里要熏一个夏天,算是头遍。头遍还是半成品,叫建烟。建烟运回后,还要用北京右安门外黄土岗一带专养的白花——茉莉花熏制。天蕙斋在每年四五月间,把从福建运回的坯子摊开晒干后,把花掺在坯子里,约熏七八个小时,再换鲜花。好烟要熏五六遍。据说,天蕙斋的上好鼻烟花香味大,柔和,刺激性小,抹在鼻子上,先闻到的是花香,后来闻到的才是烟的香味。总之,用花熏的遍数越多越好。

天蕙斋把所制鼻烟分做十级销售。抗战前夕,其等级和售价是这样的:一级叫高万馨露,每两(当时十六两为一斤)售价2.56元;二级叫万馨露,每两1.28元;三级叫万鲜露,每两0.64元;四级叫万蕊露,每两0.48元;五级叫高万花露,每两0.32元;六级叫万花露,每两0.24元;七级叫御制露。每两0.192元;八级叫茉莉露,每两0.16元;九级叫双花熏烟,每两0.128元;十级就是坯子了,每两0.08元。

天蕙斋鼻烟铺的顾客包括汉、满、蒙、藏各民族,其中有官僚、商人、京剧界人士和一般劳动群众。值得一提的是京剧界人士,绝大部分京剧男演员都是天蕙斋的老顾客,像当时的名角谭鑫培、杨月楼、俞振庭、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谭小培、谭富英、王瑶卿、金少山、侯喜瑞、李多奎、李洪春、丁永利、李万春等,都经常光顾天蕙斋鼻烟铺。李洪春、丁永利等,更是常客。据说李洪春幼年跟谭派文武老生刘春喜学艺时,就经常去天蕙斋给老师买鼻烟,他出师后,只要没有演出,就多半呆在鼻烟铺,他和丁永利经常在这里指点学生。天蕙斋鼻烟铺成了京剧界的集汇之处。某某演员,如果在别处找不到,到天蕙斋来找,准能找到;若找不到,天蕙斋的人也能告诉你他的下落。

天蕙斋的鼻烟不仅行销北京城,还远销内蒙、西安、东北、河南、上海等地,特别是冀东各县销量较大。在北京为了方便北城的顾客,天蕙斋曾特约西四牌楼的西文美斋和东四牌楼的东文美斋两个糕点铺为代销店。

抗日战争之前,杨远峰的儿子杨庆寿接手经营天蕙斋鼻烟铺。这前后,北京先后出现过另外几家鼻烟铺,如打磨厂的德和(专作内蒙的买卖)、太平街的合丰、崇外巾帽胡同的公利和、公义和等等。他们都是作一些零星买卖,无法同天蕙斋相比。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由于战乱,交通中断,天蕙斋鼻烟铺同福建陈记两家失去了联系,无法再在福建熏头遍,鼻烟的成色大大下降。这时,买卖虽能维持,但已经远不能和过去相比。

1945年抗战胜利后,尤其是解放以后,闻鼻烟者日渐减少,天蕙斋的买卖更加萧条。1956年公私合营后,亦未见起色,终于在1960年并入大栅栏聚庆斋糕点铺,1970年撤点停业。

笔者当年亦去大栅栏中寻找过天蕙斋,自然已经是找不到了。不过在张一元文记对面的旅店一层的柜台上倒是还有专门卖鼻烟的,不过那已经是后来的产品了。现如今,新建的前门大街上又有人将天蕙斋的招牌打了出来,笔者也曾去见识过一次,感觉除了贵之外,似乎没有和以前类似的。

说过了天蕙斋,自然也就要讲讲内画鼻烟壶了。据吴景泉老人讲述:

中国内画鼻烟壶发源于北京,现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内画鼻烟壶同玉器、雕漆、金银首饰、景泰蓝等工艺美术品相比,可算是个年幼的小妹妹。但是它造型优美,古雅精致,画技独特,十分逗人喜爱,所以成为独具一格的工艺美术品。

鼻烟壶就是装鼻烟的小瓶,当前内画鼻烟壶多采用玻璃和内画鼻烟壶水晶石,也有采用料器的。壶制作出来后,在作画前至少还要过两道基本工序:1、选壶,即挑选造型优美,壶面平洁的壶料。2、串壶,即打磨壶的内壁。这“串壶”的工序很重要,图为内画是在壶的内壁上作画,内壁就是工艺美术画师的“画纸”,所以要求内壁打磨到最适宜作画的程度。方法是:在壶内装上铁砂球和金刚砂,用手摇晃,直到内壁发乌为止,乌而不滑、便于滞笔、着墨。壶打磨好之后,就可以作画了。

内画所用的笔不同于我们通常的画笔。它是用竹签制作的,有的像家用手织毛线的竹针,每支长约20厘米,笔头尖细,呈钩状,所以叫“钩竹笔”;有的钩竹笔顶端扎上狼毫,叫“钩毛笔”。

作画的第一道工序是勾线,即打轮廓。虽是“轮廓”,可要求极细致。由于壶口很小,笔伸进去活动余地极为有限,笔尖又那么纤细,着墨非常少,一条小小的细线条,有时竟要蘸十几次、几十次墨才能完成。但是,不管是多少笔完成的一条线,看上去却没有一点换笔的痕迹,就仿佛是一笔画的那样自然、流畅、圆满。作画的第二道工序是上色,即按照勾定的轮廓,根据需要涂染各种色彩。涂彩所用的笔又有不同,那是在钩竹笔的尖端扎上布丝或棉花而制成的。第三道工序是题词、落款。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题词、落款、盖印,是一幅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这幅画的画面完美、意境深浅,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题词的书法本身又大有学向。

据说,吸鼻烟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从西方带到中国来的。开始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到了清朝,吸鼻烟已成为许多人的嗜好,鼻烟是一种赭色粉末,用烤烟和香料研制而成。闻鼻烟可以疏通外孔,振奋精神,具有一定的药物价值。后来虽被旱烟、纸烟取代,但据说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如藏族、蒙古族,仍有人闻鼻烟。自清朝皇帝染上闻鼻烟的习惯以后,鼻烟壶便成了艺人们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其后,旧社会一些权贵都争相收购珍贵稀有的鼻烟壶,用以贿赂当道。

内画鼻烟壶的创始人,据说是一个聪明的和尚。在清朝,有一个小官进京办事,在贿赂成风的环境中,自己少门无路办不成事,因而困在一座寺院中。一天,这个小官愁眉不展,躺在床上想吸鼻烟,可发现壶中已无鼻烟,只见烟壶内壁上还残存一些烟末,他便从炕席上抽出一根席篾插进鼻烟壶内去刮壶壁上的烟垢。这样,从透明的鼻烟壶外观看,壶壁上就现出了道道印络。这情景被寺院的一位老僧看在眼里,从中受到启发,便专门制作了适用的竹签,蘸上墨在烟壶内壁作起画来。后来,他就成了鼻烟壶的内画祖师。这故事虽未见诸史料,但听来似有道理。

内画鼻烟壶出现的初期,人们还不懂得打磨内壁的必要工艺。因为内壁过于光滑,作画受到限制。后来,掌握了打磨技术,在内画的题材及技术发展上打开了广阔道路。此后,中国画的一些基本技法,逐渐搬进内画中。但这段时期,人们还只限于作画,没有题词、落款之类的讲究。19世纪末,本世纪初,是内画的兴盛时期,被内画界称作“完善时期”。从画的内容上,山水、人物、花草、禽兽、肖像画,无所不画;还有书法艺术。1880年至1920年间,内画鼻烟壶已正式进入了工艺美术之宫。这期间的内画生产也从宫廷中解放出来,深入到民间,内画行业出现了各种流派,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艺人。

当时在绿烟壶的绘画上,曾有不少高超艺人,其中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丁二仲四人最为著名,他们对后来内画技艺的发展影响也最大。

周乐元擅长山水画。他的技法以极细的皴染为主。画出的山水画细腻流畅,气势雄伟。

马少宣擅于肖像技艺。他画了很多戏装人物,同时他还将古画、扇面、字帖等十几样古物布置在一个画面上,为在鼻烟壶上画人物题材创出了路子。

叶仲三画意比较全面,善画花鸟,另外山水、人物、走兽都可入画。他的作品粗犷浑厚,对后人影响较大。

丁二仲善于模仿宋、元、明、清的古人字画,同时对金石篆刻造诣较深。他的作品诗画结合,古香古色。

周、马、叶、丁四个流派,统称为“京派”。“京派”内画鼻烟壶的主要特点是诗画结合,画面色彩淡雅,古朴浑厚,粗犷无羁;行书草法,墨饱字圆。

本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的内画艺术又有所发展。一是普及,二是提高。现在除北京之外,河北、山东、广东等地均出现了一批内画研究者和专门人才。在他们中间出现了竞争和相互学习的情况。这样,就使历史上形成的各流派的长处互相渗透,进一步得到发扬。河北、山东、广东的内画技艺,都源于“京派”,但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比如河北衡水地区的工艺美术家王习三就是师承“京派”创始人之一的“叶派”,同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荟萃一身。北京的刘守本也是师承“叶派”。在北京工艺美术工厂,聚集了一批外国旅游者。他们争相观看一位年轻的工艺美术师在娴熟地作画。这位美术师左手拿着鸡蛋大小的半透明的鼻烟壶,右手交替使用纤细的钩竹笔、钩毛笔,通过只有黄豆粒大小的鼻烟壶口在壶的内壁上作画。一时鼻烟壶的正面便清晰地透出了秀丽的字、画。他就是国际鼻烟壶协会名誉会员、中国内画壶行业的后起之秀刘守本。

他的几件作品博得了参观者的好评。一个只有茶杯大小的鼻烟壶上,画了一百零八个古装人物,通过放大镜人们才可以看清楚人物的面貌、神情、服饰、手持器物以及他们的坐骑。这些人物,个个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整个画面布局生动,疏密得体。它是根据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人物的艺术形象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画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女郎和一个黑发健壮的男子,这是一对西德夫妇的肖像,是他们在旅游途中专程来到北京工艺美术工厂,特意订做的。

刘、王的作品既有粗犷无羁的风格,又有细腻清秀的特点,浓淡相宜,刚柔并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声誉。

由于内画鼻烟壶技艺精湛,加上它小巧精致,便于随手玩赏,深受各国工艺品收藏家的喜爱。香港地区设有国际鼻烟壶协会,会员遍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有画刊杂志进行专门研究和介绍。法国的茱都夫人,从16岁就开始搜集美丽的中国鼻烟壶,现在已经成为欧洲无以匹敌的鼻烟壶收藏家了。她出版了一本彩色精印的收藏品图案,附有世界各国鼻烟壶收藏家的姓名和地址。今年,她收藏的150个鼻烟壶在巴黎公开拍卖,每个售价至少1000法郎(见《人民日报》1981年4月11日第七版)。国际鼻烟壶协会每年还要举办展览会,世界各地的会员聚集在一起,展出自己收藏的鼻烟壶,进行观赏交流,这对我国鼻烟壶的销售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笔者也是非常喜欢鼻烟壶,也曾惊叹其制作之精巧,甚为羡慕。虽然收藏了几个,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要想玩这些玩意儿,还得需要有时间、有精力、最主要的是要有实力及一颗喜爱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