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人又出来排队斩鸭子了

 华东局 2023-01-18 发布于上海

“麻烦收拾一下!”上周四下午2时,记者站在南京李记清真馆内大声呼唤,但迅速被店内嘈杂的背景音淹没。

虽然已经过了饭点,这家以锅贴闻名的小吃店内依然座无虚席,上一桌客人刚起身,已经有两三名顾客快速过来抢座。但胜利们依然局促,桌上杯盘狼藉,服务员还顾不上收拾。在短暂的眼神交流后,一位膀大腰圆的顾客气沉丹田,大喊一声:“快来收一下!”短促有力的声音如仙乐一般,打开了局面。李记清真馆总经理李永建嘴角的笑意已经掩饰不住:“生意太好了,比想象中还要好,客流量甚至超过了疫情前。”

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在第一波感染高峰褪去后,之前还掩着门的街边小店突然活了过来,快递小哥往来不绝,老板的声音格外洪亮。

然而,要恢复如常还需要一些时日。推开李记的店门,寒风依然刺骨。有在夫子庙商业街开餐饮店的老板估计,附近约有50%的街边小店关门;在熙南里商业街区开咖啡店老板看到,商圈内大约35%的门店闭店;丰富路有“三步一网红店”的称号,记者数了一下,一段共有24家小店的路上,七八家大门紧闭。“疫情期间倒掉的小店很多,我们能坚持下来算是奇迹。”李永建收起笑容,心有戚戚焉。

在南京,像李记这样的街边小店约有19万家,这几年,小店经营实属不易,不仅收入来源大幅度降低,还面临着租金和人工成等多方面的压力。为助力小店健康发展,近期,南京推出“小店计划”和扩消费、促投资一揽子计划,综合采取税费、房租减免和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来纾解市场主体的压力。

小店虽小,却是经济活动的一个个鲜活的细胞。通过这些细胞,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温度,观察到小店、消费者和政府三方之间的同频共振,并得以一窥经济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下午两点,李记清真馆门口还有人加座吃饭

回归

听从南京朋友的建议,上周四,记者这样在新街口附近度过一天:一早,在金陵杨家馄饨店点一碗馄饨,顺便来副烧饼,饭毕,晃去二条商店,挑一挑有意思的日用品;中午,李记清真馆开始排队了,索性过了饭点吃锅贴,之后,揉着肚子去500米外的金宏兴鸭子店排队,斩只鸭子;晚上,再去附近的熙南里商业街区逛一逛,领略一下南京年轻人的夜生活……这是充实的一天,也是在反复吃撑和不停排队中度过的一天。

金宏兴鸭子店门脸不大,整个操作区不过四五平方米,但队伍已经排出去十几米,有人拉着行李箱过来,说是买好后立刻赶火车带回家。“一般都要排队半小时以上。”金宏兴老板娘对于这样的排队场面见怪不怪,经历过1个月前的经营低谷后,小店满血复活,“元旦以后,生意好多了。”老板娘一指街巷深处,“最近好多店都开了,火锅店开了,前面的小吃店也开了,这边鸭血粉丝店也开了,只要有客流,生意就正常了。”

“头部”小店的率先恢复,带来了一次行业内的洗牌。金陵杨家馄饨店的馄饨小有名气,平常一天能卖1000多碗馄饨。老板杨小三是安徽安庆人,他的很多老乡都在附近开馄饨店。疫情严重时,其他家没生意,只有杨家馄饨店通过社区团购蹚出一条道,一天销售5000多份生馄饨。

“最多时有11位老乡来店里帮忙包馄饨。”杨小三的语气中充满骄傲。前一段时间疫情感染高峰时,周围开馄饨店的安庆老乡有6成左右关店回家,打算年后再开业。而杨小三已经在盘算,把隔壁倒闭的干洗店盘下来,扩大店面并重新装修,争取在2023年把自家的生意推上一个新高度。

疫情期间,这条街上总共关了四五家店,但自家店受到的影响不大。“秘诀?”杨小三想了想回答:“秘诀就在辣油怎么熬才香,馅怎么调才好吃,五香粉怎么配、馄饨馅用的什么肉……”答案看起来很简单,却也不简单。


金陵杨家馄饨店

“这些小店成了'刚需’,价廉物美的东西永远都受欢迎。”在采访中,这句话总是被反复提起。一批社区小店通过多年的深耕,已经与市民的生活紧紧嵌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种核心竞争力来自差异化竞争。说起丰富路上的二条商店,很多人的评价是“任性”:在疫情期间创业、扩张,在100米之内开开关关5家店,去年1月,老板杨瑱又“豪气”租下了一幢7层小白楼,经营有各种设计感的日用品,似乎完全不顾外部经济下行的压力。这几年,二条商店经历过“卖什么都火”,也有过调整期。有朋友因为日杂行业利润微薄而警告他:“如果我是你,肯定不会选择做这个行业。”但杨瑱觉得未必是一件坏事:“如果一件事情所有人都蜂拥去做,你凭什么觉得能够做得出彩?”

现在,无论什么时候去二条商店,总能看到一些打扮新潮的年轻人在店内拍照打卡。摸索中,杨瑱想明白了,重点就做原创的设计,争取在日杂行业的分支赛道中做到最好。某种程度上,这种店构筑了一种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店内出售的不再是某种产品,而是某种值得向往的生活方式,这点恐怕就是杨瑱看似“任性”的底气吧。

“3年疫情,大家更注重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了。”有小店店主有了这层感悟。


永远有人拍照的二条商店

引导

有百年历史的李记清真馆最近成了网红店,网上一搜,各大平台上有关这家店的短视频随处可见,点赞量颇高。但李永建并不认同“网红”这个称呼。

“网红就像是一阵风,我们不是网红。”李永建解释,网上流传的这些短视频是一些网红主播自己拍的片子,有些都没有跟他打招呼。这些短视频能做个免费宣传,李永建乐见其成,但是如果谁提出要收费,他就捂紧钱包。“在平台上,我们不花一分钱。”李永建说,这是他的坚持。

这不是说老店放弃了线上经营。恰恰相反,2021年,李永建参加过南京市商务局的一次网店经营、直播经营培训辅导,相关团队介绍了小店数字化改造的方式和案例,给了他一些启发。后来,李永建自己申请了一个抖音号,眼下粉丝也超过了2000人。他自己拍、自己剪,有讲店内好人好事的,有宣传店内新品的,但所有的片子都是一镜到底,没有亮眼的剪辑,也几乎没有特效。“确实在这方面我们比较欠缺。”李永建承认,互联网运营是他们的一个短板。

最近,南京市商务局组织的培训班有了“加强版”。在“小店计划”中,开展“数字升级”行动,助力小店行稳致远就是其中重点一项。具体措施包括继续组织支付宝、抖音生活服务等互联网平台开展“三零行动”,对南京地区小微商户实施“零费率线上开店、零费率线上运营培训、指定时段零费率佣金”,对特色小店进驻平台予以经营指导,切实降低商户运营和推广费用;开展网店经营、直播经营培训辅导,为小店线上发展引流、导流等。

南京市流通业发展处副处长苏炜透露,这些措施的出台其实要追溯到2021年,当时一批小店经营困难,商务部门紧急联系了一些平台,推出了相应的培训班,延续至今。在政府的推动下,更多小店开始“触网”发展。

“刘姐菜篮子”农贸市场的软件开发人员也参加过一次这样的直播培训。那段时间,公司还没有专门的新媒体团队。但现在,公司专门招聘了两位有经验的年轻人负责互联网运营,去年年底一则“南方菜市场商户太内卷了”的短视频成为爆款,播放量超过35万。“我们在摸索,到底什么样的视频更适合推广菜市场,现在看起来,有话题性的30秒短视频更适合传播。”新媒体运营人员宁含悦总结经验。在她身后的桌子上,直播专用的的声卡、架子、灯具一应俱全,一场针对年货销售的直播正在酝酿中。

“效果未必很大,但可能会有一些启发。”对于培训班的成效,苏炜的评价很谦虚。但这种影响可能是润物细无声的。专门销售菌菇的嘉一菌菇摊位主李加敏也在捣鼓短视频,并开出了自己的视频号,有时她会把短视频发到自己运营的微信群中,以增加用户黏性。一旦遇到拍摄、剪辑的困难,李加敏就会向宁含悦讨教。

去年底,南京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发布了南京首个完整社区智慧平台“街坊”,涵盖本地生活、便民服务、社区服务、咨询投诉、信息发布、社群互动等模块。最重要的是不收取平台费,这一点让李永建连连点赞:“这让我们这些商户经营者更有底气让利给消费者。”


金宏兴鸭子店门口的队伍

共振

其实不仅仅在南京,长三角很多城市都推出过或者正在推出支持小店的计划,有发放消费券的,有减免租金的,有助力融资的,有通过直播引流的……到底什么样的措施才是小店和消费者最需要的?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小店坦言对消费券“没了感觉”。近些年,南京至少发放了4轮消费券,有消费者表示,一开始发放消费券时,自己兴奋、期待,经过几轮后,“心中已经没了波澜”。

“我打算自己搞个折扣力度大一点的。”丰富路上的餐饮店“农家小院”总经理黄志光在琢磨,最近要以新菜上市的名义搞个大活动,比如“吃100送100券”,同时推出小份菜,价格实惠、选择更多。为了扩大影响力,黄志光打算组织自治协会的会员们一起推出优惠活动。他所说的“自治协会”是去年刚成立的南京市朝天宫街道小商户自治协会,这是一个在街道指导下成立的自治组织,涵盖了街道范围内的1000多家小商户。疫情期间,这些小商户经常开会讨论、分享经验,还提出了“大店带小店,网红店带刚开业的店”的新思路,抱团取暖。

鼓励商户主动出击,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这或许是一个更有的放矢的促消费举措。

减免租金是另一项受商户欢迎的举措。为减少疫情对商户的影响,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去年3月,江苏省曾推出了关于减免国有房屋租金的实施细则,规定了对符合条件的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效果明显。但这一措施也有局限性,一是只针对国有房屋减租,二是只可应急、不可持续。

最近,南京在“小店计划”中提出,鼓励各类商业载体、房产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对承租房产的小微商户适当减免租金、缓缴租金、降低租金增幅。鼓励,并不强制,却鼓励出了新模式。鼓楼区结合“小店计划”,发展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改租赁为联营,降低入驻商户经营风险。在金银街街区,商户可以“拎包开店”,免租金,赚钱之前风险共担,赚到钱后街区抽成15%。更灵活的措施,让商户和街区“双向奔赴”,有助于产生更多奇妙的化学反应。

只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永远有机会。

在采访中,记者已经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就算我这家店倒了,我也会寻找下一个标的,总结经验,持续创业,我相信很多小商户都是这样想的。”一位咖啡店老板看到的是小商户的内生动力。

“有的小店倒掉了,但客人还是这么多,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机会,对不对?”一位小店老板看到的是逆境下的机遇。

“我们已经'阳康’了。”一位餐饮店老板向记者这样介绍自己,想了想,他又补充说,“我们要做'打不死的小强’。”

华东局原创稿件,转载、投稿或提供线索,请加小编微信并注明来意,暂不接广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