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剧的其他名家(七)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18 发布于北京

花月仙,生于1922年,原名张筠青,天津人,在旧社会里,花月仙为了生活从六岁开始学戏,在师父赵月楼成立了的一个“娃娃班”里学艺。花月仙在这里经过了几年严格训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1937年,15岁的花月仙在天津升平戏院担任了主演。她本来有一条清脆高亮的嗓子,但后来嗓音起了变化,高音区上不去了。就在她惆怅无计之时,她偶然看到了评剧老艺人碧莲花的演出,碧莲花的演唱技巧令她眼前一亮。

她主动地拜碧莲花为师,碧莲花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她的要求,并且认真负责地教授她碧派演唱技巧,把她拿手的戏一板一眼、逐字逐句地教给了花月仙。因此花月仙自己的独特的演唱风格,是从师父赵月楼的严格训练开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又受了一起同台演戏的许多著名演员的熏陶和影响,后来又根据自己的条件再拜碧莲花为师,博采众家之长进行了创造和发展。经过长期地实践和不断提高,才形成独特的“花派”艺术。

花月仙很善于学习,用其他兄弟剧种的优点和特长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演唱技巧。譬如她很喜欢曲艺,最爱唱京韵大鼓和单弦。花月仙为了学习曲艺,还特地请老师来教,她唱岔曲《风雨归舟》,这段岔曲中的“忽然风雨骤,便野起云烟,吧嗒嗒的冰雹就把那山花儿打,咕噜噜的沉雷震山川。”这是她练习快板基本功的一种方法,因此她在唱评剧的快板的时候,节奏掌握得很稳、稳中有俏、字正腔圆、清晰有力。花月仙还吸收融化了京韵大鼓中的“优雅、哀怨”的润腔方法和“刚劲挺拔、高亢激昂”的演唱风格。总之花月仙是一位勤奋好学、博才多艺、勇于创造、事业心很强的评剧著名演员。

专长评剧青衣、老旦,几十年的舞台实践创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广大观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她表演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善于从人物出发,体会角色深刻。她的演唱功夫深、底子厚,嗓子高亢圆润、宽厚有力,尤其是她的快板和垛板更是脍炙人口,形成了花派演唱艺术独特的风格。她的代表剧目有:《桃花庵》、《杨八姐游春》、《唐知县审诰命》等。1954年北京举行的文艺汇演时,她在《白洋淀春天》中扮演沈惠珍荣获演员一等奖。

在中国评剧院演出的现代戏《夺印》、《向阳商店》、《南海长城》中她都担任重要角色。在《夺印》、《向阳商店》、《第二次握手》、《故都春晓》、《钟离剑》、《无双传》、《卷席筒》等剧目中参加唱腔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唱段。她坚持对音乐的革新,如:《钟离剑》中越王的反调慢板,《向阳商店》中的老奶奶和《夺印》中烂菜花的唱腔,都是她自己创作自己演唱,颇受广大观众欢迎。在她年近六旬时,为了提高和丰富评剧唱腔,她经常观摩录听其他剧种的音乐,借鉴学习,以充实自己,弥补评剧音乐的不足。

花月仙善于吸收其他剧种的优长来丰富充实自己的演唱艺术,她掌握了京韵大鼓、单弦等多种曲艺的唱法和曲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演唱艺术。在荟萃了众多名家的中国评剧院,她被老院长胡沙称为中国评剧院“五大名旦”之一。至今,她在《庵堂认母》中塑造的王素珍、《无双传》中塑造的娘娘、《杨八姐游春》中塑造的佘太君以及在现代戏《李双双》中塑造的孙有婆、《向阳商店》中塑造的街道主任、《高山下的花环》中塑造的梁大娘等人物形象,依然留在观众心中。

《杨八姐游春》中的一段“问君王”这段唱腔有近百句唱词,是个很吃功夫的大唱段。在板式上有说理性很强的[慢板]抒情唱腔,也有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快板唱腔,特别是在几个“问君王”和“该不该”的唱腔处理上有抑有扬、伸长缩短、顿挫有力,在人物思想感情上也非常贴切、恰当,其中“该不该问斩刑就往午门外推”一句,花月仙在演唱中吸收融化了京韵大鼓的润腔方法,唱的很有韵味和特色,表达了佘太君质问宋王时的激昂情绪,唱得非常感人。唱腔的最后是一大段[垛板]和[快流水板],花月仙唱这段的时候情绪饱满、气量充沛、每个字都很有力地快速唱出,从始至终唱的铿锵有力、一气呵成,使佘太君敢于面对面地和宋王进行斗争的英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心里。

在《四季长青》里花月仙扮演贫农“王大妈”,“爬山岗”这段唱在唱腔上处理得很朴实开朗,在节奏上快慢地变化自然、灵活,开始的第一句“爬山岗穿树林提着小篮把你寻”唱腔在评剧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京剧[四平调]的音调加以发展变化,唱腔采取了顶板唱的方法,每句的结尾都很舒展地把音拉开,和小进门的音乐穿插在一起,听来清新流畅,然后转入[慢二六板][垛板]特别是唱段中的“一个饺子一个馅,一位亲人一颗心,颗颗红心光闪闪,照地我心里暖烘烘”一段唱腔采用了[顶板二六]的唱法。

唱腔的旋律性加强了,有起有伏、有高有低、对比鲜明、华丽多彩,乐队托腔托得也很严谨,更显得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花月仙以满腔热情从唱腔上塑造了一位热爱党、热爱集体的“王大妈”的音乐形象。不论从唱腔的创作上还是演唱的艺术上都进行了认真地创作和革新,因此这是一段很精彩、很有特色的唱段。

花月仙在评剧《向阳商店》里成功地扮演了一位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心支持商店售货员送货上门的“陈老奶奶”。在戏里“逛一逛万寿山”这段唱很有特色,这段唱腔评剧传统曲调的风格很突出,明朗、朴实、有力的音调和浓郁淳厚的韵味,花月仙演唱地清新悦耳、亲切动听,特别是她那娴熟地演唱技巧和甜润宽厚的声音显示出她功底的深厚,例如“这不叫拐仗叫方便”一句,气量特别充沛,字字像颗颗珍珠晶莹饱满、圆润洒脱,气、声、字、腔融为一体,唱出了陈老奶奶爽快乐观的心情。

虽然这一句唱腔是在高音区进行,但是由于花月仙擅于用气托声,用字带音,气息和音量控制得当,毫无紧张和声嘶力竭的感觉,唱段的最后几句“动物园里看百鸟,中山公园看牡丹,我要逛一逛天坛、地坛、故宫博物馆,看看北海的白塔,再逛上一逛万寿山”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垛板],这段[垛板]节奏比较快,唱词又很密集,咬字轻松有力,快速弹出,流畅清晰。而在气口上她擅于明气口和暗气口交替使用,所以这一大段[垛板]花月仙唱得气息连贯、感情饱满,最后一句“再逛上一逛万寿山”一句甩腔,花月仙把节奏稍微放慢了一些,但是每个字都很圆润有力。最后“万寿山”这三个字,特别是“山”字的“喷口”重如千钧、响堂扎实、不瘟不火收到了比较好的艺术效果。

评剧《夺印》中“吃元宵”这段唱只有三分钟,却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小陈庄地主陈景怡的老婆烂菜花,在何文进调到小陈庄任支部书记时对他进行拉拢腐蚀,到处地找何书记,一方面想把何文进拉下水,好掩盖他们一伙人的罪恶行径,另一方面他们起把何书记做为他们一伙的使群众不敢揭发他们的问题。花月仙创作的这一段唱段充分地把烂菜花的“虚伪、尖刻、狡猾”的面貌揭露无遗,她使用了以说带唱、不拘泥于死板的节奏而处理地灵活、俏皮、流畅。花月仙根据人物感情的需要,在唱腔里吸收融化了说唱音乐的因素,使唱腔显得丰富多彩、颇有风趣,花月仙以讽刺、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反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使这段唱成为家喻户晓的唱段。

花月仙的演唱艺术和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因此广大评剧观众都很欣赏她的演唱艺术,对她那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她几十年的舞台实践经验都很赞扬和尊重。

在培养青年方面,她更是不遗余力,对评剧艺术后继乏人的现状心急如焚,非常关心剧院中、青年演员的成长。她毫无保留地、热心诚恳地把自己的艺术积累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她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在剧院中、青年演员有较大影响。为了让青年更快地成长,在《包公赔情》一剧中,由青年演员李惟铨扮演花脸包拯,自己陪青年扮演老旦,演出颇为成功,受到院内外一致好评。她还在现代戏《野马》中出演陈母一角,全力辅佐两个青年演员李惟铨和恒红完成了角色的创造。她的弟子张淑桂、刘淑萍以及恒红都是北京评剧界有影响的好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